天然气大布局:管道建设提速 中国正跨入天然气时代
“十二五”规划中多处提到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重要性,显示了国家对非常规天然气的高度重视。
》》政策支持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明确页岩气将实行市场定价
业内讨论已久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终于正式由国家能源局公布。其中明确了页岩气的出厂价格将实行市场定价。而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方式成为了本次规划的最大亮点。
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将推进页岩气投资主体多元化,页岩气的出厂价格也将实行市场定价,并参照煤层气政策研究制定具体的页岩气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
·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发布 2020年产量有望达千亿立方米
3月16日,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将推进页岩气投资主体多元化,页岩气的出厂价格也将实行市场定价,并参照煤层气政策研究制定具体的页岩气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015年)》(简称《规划》)在北京正式发布。业内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开发大幕正式拉开,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根据《规划》,2015年我国将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产量规划目标为65亿立方米;展望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预计将达1000亿立方米。
· “页岩气革命”主攻勘探开发
“页岩气革命是改变能源格局的大事,也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张玉清表示,该“十二五”规划是“五年磨一剑”,主要任务是探明储量,掌握勘探开发技术,为“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页岩气的飞跃打基础。
“十二五”规划则称,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此外,还打算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且让主要装备实现自主化生产,形成一系列国家级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此外,张玉清还尤其欢迎“民营企业参与管道建设和下游应用方面的开发”。
·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获批
9月27日,陕西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准设立了延长石油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这标志着首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国家级示范区成立,延长石油也成为首个进军页岩气的地方大型油企。
》》开放民资
·页岩气二轮招标首次向民资开放 两家民企中标
此次招标是我国矿权出让有史以来门槛最低、最开放的一次,探矿权资质首次向民企开放。此次招标中,并没有限制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凡是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注册资金在3亿元以上的内资企业或独立法人,都可以参与国内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
资料显示,本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北京兆泰置地、新疆广汇集团、武汉凯迪电力、江苏永泰能源、浙江航民股份等民营企业也都参与到此次招标中。在参与招标的83家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到了1/3。
国土资源部公布页岩气第二轮招标结果,在总计19个区块中,有17个区块被国资的煤业集团以及城市能源投资公司等中标,民营企业只中得两块资源。在第二轮招标结果中并没有此前被看好的两大石油公司的身影。
·国土部酝酿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
从公布结果看,国企在这轮招标角逐中较民企还是更胜一筹,不过国土部已经在酝酿第三轮招标了。目前正在选区块,可能向华北地区偏移,且有可能会与中石油、中石化协商,看能否从他们现有的区块中进行选择。
目前,中国天然气建设正处继往开来。其消费的艰巨命题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仅占4%;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存量,仅为美国的1/10……若无足够的天然气管道先行建设,将会严重拉扯中国迈向天然气大国的步伐。
油气管网是能源输送的大动脉。过去10年,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加速推进,从2004年总里程不到3万公里,到目前已超过9万公里。油气管道建设新一轮高峰期将持续5至10年,将极大推动我国能源进口战略通道的建设以及覆盖全国的油气管网的建成,为全面提升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加快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西气东输
【工程名片】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成为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等地区,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该工程分为西一线、西二线、西三线工程,西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已建成投产,惠及3亿人。
西二线工程于2009年开工,今年年底将修到香港,实现全线竣工,将惠及4亿人;西三线工程于今年10月16日开工,计划于2015年前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西二线】 年底全线投产中国跨入“天然气时代”
若无意外,总里程8700公里、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下称西二线)管道,将于今年底正式全线投产。
迥异于主要使用来自塔里木和鄂尔多斯国产气的西气东输一线(下称西一线)。西二线使用的,是成本远高于国产气的“中亚洋气”。内外价格之差,需要中国展开新一轮天然气价改,使得能源价格与国际进一步接轨。
【西三线】 工程10月16日开工 谱写能源利用新格局
10月16日,我国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之后的又一条天然气大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据了解,该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大天然气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沿线10个省区46个地级市106个县共计上亿人口,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提高1至2个百分点。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和天然气骨干管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资首次进入油气管道领域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与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项目签署合资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总投资1160亿元,拟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625亿元。其中,中石油拟出资325亿元,持股比例52%;全国社保基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宝钢集团各出资10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16%。
·构建中国西北能源战略新通
西气东输三线主供气源为每年250亿立方米新增进口中亚天然气,包括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各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哈萨克斯坦50亿立方米天然气,补充资源为新疆伊犁地区每年5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目标市场为中国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通过现有管道也可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供气。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