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天然气大布局:管道建设提速 中国正跨入天然气时代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能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8

   》》其他油气通道

    【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今年9月开工建设

    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已于今年9月开工,建成后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年输气能力将提升至550亿立方米,D线预计也将于明年开工。


    【东北】中俄原油管道将由年输量1500万吨向3000万吨扩建

    中俄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它起自俄罗斯的斯科沃罗季诺,止于黑龙江大庆。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在铺设这条原油管道之前,中国由俄罗斯进口石油主要靠铁路运输。输油管道不仅输送量大幅提高,运输成本也将大大降低。中俄石油管道谈判历经15年,最终签约。这是中国与俄罗斯建的第一条石油管道,具有标志性意义。


    截至2012年1月1日零时47分,全长近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1501万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至此,这条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已安全平稳地正式运行一周年。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规划中,中俄原油管道将由年输量1500万吨向3000万吨扩建。

    【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于2010年开工建设,管道总体为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缅甸境内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分别长793公里和771公里,国内段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分别长1727公里和1631公里,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它将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中缅天然气管道预计将于明年5月1日通气。


    【区域性管网】

    我国省级区域性管网将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规模发展,骨干管网间的联络线建设也将加快,这都将推动全国性油气管网进一步建成。

    《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城市和县城天然气用气人口数量约达到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

   ·“气化云南”惠民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中缅天然气管道云南支线及城市燃气项目在昆明安宁开工建设,标志着云南和中国石油“气化云南”这一造福于民的重大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介绍,中缅天然气管道云南支线及城市燃气项目总设计21条支线和13个城市燃气项目,总投资近46亿元,项目覆盖云南省15个州市,支线总长近1700公里。

   ·煤炭大省山西的“气化”革命 替换煤炭4649万吨

    煤炭大省山西正在进行一场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以 “气”代“煤”,“气化山西”。

    据环保部门测算,根据山西省2011年用气比例,该省用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减排氮氧化物11.87万吨、二氧化硫34.69万吨,替换煤炭4649万吨。山西省“十一五”节能量为4000万吨标准煤,这100亿立方米天然气所带来的节能量对该省的节能工作意义重大。如果到2020年,实现年供气量300亿立方米,节能减排效益将更为可观。

   ·北京进入“气时代” 最边远山村用上天然气

    1987年到2012年,从煤炭到天然气,从1亿立方米到近70亿立方米。北京用25年时间,完成了能源结构的嬗变。如今,天然气使北京每年少烧燃煤1106万吨,减排污染物总量达580万吨。清洁的天然气不仅为市民提供便利,也使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

    随着北京市司马台新村居民的大部分迁入,记者从北京燃气密云公司了解到,这个离城区150公里的最边远山村做饭烧水已经从烧柴禾直接变成用气,成为燃气集团最远的“客户”。

   ·气源地为下游3亿人“加气御寒”

    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克拉2气田、迪娜2气田等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近日多措并举,上调产量,为下游亿万用户“加气御寒”。

    入冬以来,受多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面积降温,西气东输下游用气量明显增加。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介绍,为帮助管道沿线省市抵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确保居民用气,油田提前制定了详细的供气方案,西气东输一线下游日供气量已由今年9月的3900万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5200万立方米,增加了三成多。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