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专攻绿色供暖 探求者直言行业要诀
低温余热被忽视
个性化节能方案显身手
“低温余热的利用不好做,主要是技术难度大,介入项目至少要考察一个月,比如要想做制药行业的余热利用,就得对清洗药材、烘干、浸泡、蒸煮、浓缩、提取、干燥等,整体工艺流程成竹在胸。但这样做耗时很长,很多做节能服务的企业都不愿意干。”
刘云堂介绍,每个工厂产品不一样,工艺也就千差万别,百思特把冶金、化工、煤炭、地下盐矿、食品、橡胶、建材、制药等各行各业的工艺流程都调研了一番,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工艺数据。无论客户来自哪个行业,他们都能紧贴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节能方案。他说,跨专业的技术人才、足够的耐力、一定的技术集成能力和资金实力,以及社会协调能力,都制约着工业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
关于工业余热的利用现状,刘云堂分析,工业余热必须尽量就地转化。“天津的大无缝钢管厂旁边正好是无瑕街,就隔着一条马路,很近,经济角度看是可行的。如果输送距离太远,成本上就不划算了。”
若无工业余热可用,供暖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刘云堂举例,可以采用“气气混合式热泵供热技术”:燃烧一部分天然气产生热量,同时通过换热器从空气中吸取一部分热量,二者混合产生的制热效率,比原来增加了62%,且比燃气锅炉节省一半能耗。
“这种方式只要把做饭的燃气管线接入供暖燃烧系统,就能满足需求,适用范围广。它的末端有分控,可调节采暖所需温度。但有一个缺点,如果家里的末端散热器是暖气片,就不能采用,它适合的末端是地板采暖或风机盘管,45摄氏度以上即可满足,而暖气片需要70~75摄氏度的热水供热。”刘云堂说,带暖气片的老旧小区要采用气气型热泵,就需改造末端散热器,增加点投入。
百思特回收天津港航桩业有限公司的废蒸汽,用于办公楼供暖。
政府需调整思路
节能和减排应并举
说起哪种供暖技术更值得推广,刘云堂摇了摇头:“一个区域有一种特点,环境温度、建筑结构各不相同、再生资源可利用比重、常规能源的条件、区域之间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和住宅不一样,大型城市和中小型城市还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用中医理论来考虑供暖,先诊脉,看看有什么特点和需求再制定解决方案。我们国家一直在搞推广,一个文件下达,全国一起走同一条路,这是不科学的。”他强调,任何一项技术由于不同区域种种条件的差异,不可能完全复制到另一地去,真正该推广的是节能的思维方式,而不只是推广某一项技术或方案的使用。在制定供暖方案上,应“一地一方”,根据本区域的资源可利用条件及用途,评选出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经济性好,适合本区域的最佳供暖方案。所以前期的能源优化设计尤为重要,在能源规划的思路上,着眼于城、镇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这样就不会造成后期改造资金的投入。
刘云堂补充道,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城区供暖问题,需要各省份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渠道的畅通,使城市可利用资源最大化。如污水处理厂、工业余热等,这些资源在城市供暖项目中均可利用,极具开发价值。他强调要多元化、个性化,不能选择一种能源解决同样的供热问题。
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只注重于减排工作,强调控制排放指标,而对节能没有强制措施。实际上,节能的直接可观结果即是减排,而减排途径并非节能一种。节能和减排所反映的分别是效率和总量,并非同一概念。
“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用能观念,加大对节能的扶植力度和出台对节能约束性的政策及标准。在保证减排工作良好完成的同时做好前端的节能工作。”
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采暖配套设施变电站,是天津百思特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第一个供暖节能订单。
【环境百科】
绿色采暖方式一览
地热能采暖
地热能是离地球表面5000米以内、15摄氏度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热源能量,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可直接用于供暖,但同时也受区域地质条件限制,不是任何地方都具有可供利用的地热资源。
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采暖是将太阳能通过集热器,加热水箱里的水,将其输送到发热末端,提供房间采暖。太阳能随着昼夜交替以及天气变化因素呈现波动性。
风力发电采暖
利用风力发电机作为采暖的主要能源,由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储能器、循环器和终端放热部分(暖气片或地热管)组成。风力发电受气候、海拔、地形以及温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随机波动性。
海洋能发电采暖
海洋能是利用海洋运动过程生产出来的能源,这些能量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形式,可用于发电取暖。这些资源中的大部分均蕴藏在远离用电中心区的海域,难以被广泛利用。
生物质能采暖
生物质包含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植物、能源作物、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等,燃烧生物质可释放热能。优点是容易燃烧、污染少;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不易运输。
(晓婷/整理)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