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发布《大连宣言》

    [内容预览]

    | 2011/6/20 9:12:09
    中国经济网大连6月19日讯(记者曹伟)19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大连闭幕,经过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代表的充分讨论,通过并发布了《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大连宣言》。  以下为全文:  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大连宣言。初夏六月,我们参加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各界代表汇聚大连。我们认识到,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的生存和幸福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森林的给予和呵护,

    [阅读全文]

  • 辽宁大连等8城市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

    [内容预览]

    | 2011/6/19 14:53:40
        为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树立城市森林建设的典型,进一步推广城市森林建设的先进理念,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近日将辽宁省大连市等8个城市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至此,我国“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30个。     这是记者18日在大连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获悉的。新被命名的8个城市是: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珲春

    [阅读全文]

  • 大气细颗粒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内容预览]

    | 2011/6/19 14:41:09
    如今,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明显感到,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少了,但有些时候,尽管阳光灿烂,天空依然灰蒙蒙的,不见蓝天,其实,这就是比较轻度的灰霾天。请关注——  灰霾是指灰尘、硫酸等粒子使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大气浑浊现象。灰霾并非只是频繁“光顾”北京,现在,它早已跨越了大江南北,成为很多城市难以回避的问题。灰霾的成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危害,该如何应对?  细颗粒污染致多重危害  在北京地球村等主办的

    [阅读全文]

  • 2011联合国第二轮气候谈判在波恩落幕

    [内容预览]

    | 2011/6/18 18:20:23
    国际在线报道(驻德国记者孔杰):当地时间17号,今年第二轮联合国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落幕。  在6月6号到17号为期两周的时间内,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候谈判代表重聚前西德首都,为年底南非德班的第1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作出准备。然而在波恩,气候政治的一块著名硬骨头——《京都议定书》依然没有被“啃动”。可以这么评价本次会议:技术层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等核心问题上依然没有

    [阅读全文]

  • 苏伟希望气候大会落实“巴厘路线图”上再上新台阶

    [内容预览]

    | 2011/6/18 18:19:12
    专访:希望德班气候大会在落实“巴厘路线图”上再上新台阶  ――访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  新华社德国波恩6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 刘向 韩墨)正在参加2011年联合国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17日在波恩说,今年11月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应当按照“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在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称《公约》和《议定书》)实施方面再上新

    [阅读全文]

  • 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防治荒漠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内容预览]

    | 2011/6/18 10:45:28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乔全兴):在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信中国林业部门,对中国防治荒漠化取得的重要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17日,由中国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荒漠化防治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潘基文在贺信中对研修班开班表示祝贺,并说,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退化土地是可以通过农林间作和其他可持续管理方法获得治理的。   潘基文还对中非合作论坛将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十二五”青藏高原着力解决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

    [内容预览]

    | 2011/6/17 8:07:14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李禾)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今日表示,青藏高原区域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着力解决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该负责人说,《规划》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区)27个地区(市、州)1

    [阅读全文]

  • 南方连降暴雨多地受灾严重 20多条中小河流水位超警

    [内容预览]

    | 2011/6/16 9:05:42
    图为15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一男子拉着皮筏在被水淹没的道路上行走。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记者15日从国家防总获悉:受近日降雨影响,江西昌江、浙江钱塘江以及湖南湘江支流涟水等20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8.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15日11时,13日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过程共造成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6省7人死亡、7人失踪,8.8万人紧急转移

    [阅读全文]

  • 是谁放出了吞食土地的老虎?

    [内容预览]

    | 2011/6/15 9:45:54
        江西省南昌市厚田沙漠沙化土地面积日益扩大,风沙对附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日益加剧。  CFP供图  编者按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荒漠化日纪念活动的主题为“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荒漠化作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正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现象整体得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 呵护地球

    [内容预览]

    | 2011/6/15 8:13:39
    进入新世纪后,人类既面临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环境资源破坏和人口暴增所带来的挑战。有人提出,未来如何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全球人类的生死存亡。6月10日,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举办《美中绿色发展论坛》,政府官员、科学家和企业家通过主题发言和技术专题会议等形式,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战略,结合美国以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复苏的新契机,在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

    [阅读全文]

  • 低碳体验日 你节能了吗

    [内容预览]

    | 2011/6/14 18:32:10
    日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12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低碳体验日”,开展一次全民广泛参与的能源紧缺体验。其实,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一词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已经发展成为潮流生活方式的一种。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而今天,正好是低碳体验日,你又准备怎样开展你的节能计划呢?  节能项目:  爱“拼”才会赢  

    [阅读全文]

  • 报告指近六成中国人愿过“低碳生活”

    [内容预览]

    | 2011/6/14 18:30:56
    中新社上海6月13日电 (许婧)华东理工大学1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表明,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为0.578,意味着57.8%的受访者具备和应用了一定程度的节约知识,节约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习惯。   中国公众节约指数自2007年首次在北京发布以来,6年间变化显著,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与2009年的0.517相比,上升了11.8%;相对2007年

    [阅读全文]

  • 两岸常态化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6/13 13:20:36
    中新网厦门6月13日电(记者 林永传 杨伏山)作为第三届海峡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13日上午在此间开幕,大陆32名、台湾29名代表,就“生物多样性与人居环境”的主题进行研讨。   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将移师“绿色瓷都”德化县,开展纪念性主题活动,参加“ 两岸携手• 有你更精彩”主题签名活动启动仪式及“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揭碑仪式。  参

    [阅读全文]

  • 我国土地市场正回归理性

    [内容预览]

    | 2011/6/12 11:27:16
    本报讯(记者操秀英)6月9日上午,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中地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土地市场由2009年第四季度过热状态,正向偏热和理性的合理状态回归,如果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土地市场将继续得到调整并逐步形成新的市场均衡。   根据中地指数预警信号灯变化情况,今年第一季度,市场规模指数运行正常,综合指数、地产景气指数处于亚热区间。该课题组表示,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中地指数

    [阅读全文]

  • 微量有机污染物正威胁饮用水安全

    [内容预览]

    | 2011/6/12 11:18:12
    本报讯(记者李禾)台湾饮料中的塑化剂问题备受关注,饮用水中是否也存在类似塑化剂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余刚教授6月10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在美国等众多国家水体中都发现了微量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据悉,水体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排放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增塑剂、遮光剂(抗紫外线防护因子)、汽油添加剂、阻燃剂、药物和化妆品等多种有机

    [阅读全文]

  • “旱涝急转”下的生态警示

    [内容预览]

    | 2011/6/10 8:52:02
    几天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还饱受干旱之苦,守着大江大湖“喊渴”;可是几天后,风云突变,这一地区大雨倾盆,上百万人遭遇洪灾,农田受淹,房屋倒塌。   如何看待这种“旱涝急转”天气现象?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极端天气:剧烈变化程度过去罕见  “前一天还在紧张抗旱,可24小时后,我们就投入到防汛抗洪中。”江西省防办负责人说,自己的工作角色转变得非常快。  今年以来江西省37个县

    [阅读全文]

  • 强降雨使洞庭湖“变大” 生态恢复仍存挑战

    [内容预览]

    | 2011/6/9 22:13:05
    中新社长沙6月9日电 (记者 刘双双 邓霞)始自2日的一轮强降雨为湖床干涸开裂的洞庭湖及时“解渴”,也让这个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开始“变大”。  据气象卫星最新监测结果,6月8日10时洞庭湖水体面积约652平方公里,较7日增大约82平方公里。此前,受持续干旱影响,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与历年同期平均面积比较偏小约六成。  记者同时从水文部门了解,洞庭湖城陵矶水位自本月1日起已连续

    [阅读全文]

  • 保护林地对保障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内容预览]

    | 2011/6/9 10:00:22
    中国土地辽阔,地理条件类型多样,发展农、林、牧业,因地制宜十分重要。林地、宜林地是森林和林业发展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山地多的国家,山地、丘陵森林分布多,适宜以发展森林为主;而平原、台地,无论发展农业、牧业,或形成草原、荒漠绿洲,都要靠山地森林涵养的水源来滋润生存;我国漫长的海岸,要靠红树林和海岸防护林来保护。所以,保护林地就是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林地可以喻为我国生态安全的根基。我们要像保护农田、耕地

    [阅读全文]

  • 林地保护利用:迎来科学管理的春天

    [内容预览]

    | 2011/6/9 9:59:21
    中国绿色时报6月9日报道(记者:梅青  通讯员:王洪波  韩爱惠)  去年的今天,中国林业发展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2010年6月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作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它的颁布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世界作

    [阅读全文]

  • 林地保护利用成绩显著 实现科学管理任重道远

    [内容预览]

    | 2011/6/9 9:57:54
    在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一周年。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保障国家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发展林下经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核心地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到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