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中国10余年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逾16亿亩

    [内容预览]

    | 2011/1/3 20:55:46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刘羊旸)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至202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中国17个省区市全面启动10余年来,已有效保护森林资源16.19亿亩。    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40.73%,森林蓄积量占中国森林总蓄积量的50.06%

    [阅读全文]

  • 中美科研人员首赴南大洋查“铁”

    [内容预览]

    | 2011/1/3 18:00:30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美国化学家约翰·马丁20年前的这一大胆预言,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争论。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美科研人员首次在南大洋系统开展铁的空间分布及输入通量调查,以研究南大洋的碳循环,探讨“铁假说”的科学基础。 据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陈立奇研究员介绍,自2007年以来,中美科研人员围绕南大洋和北冰洋开展了一系

    [阅读全文]

  • 我国海洋可燃冰调查取得四大突破

    [内容预览]

    | 2011/1/3 10:01:00
    新华社广州1月2日电(记者梁钢华)我国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施后,现已取得四大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将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结题。这是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专项结题部署会上获悉的。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可以作为传统能源如石油、碳等的替代品。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

    [阅读全文]

  • 地沟油变生物柴油 或迎减税利好

    [内容预览]

    | 2011/1/2 11:15:16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财政部税政司、发改委环资司、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委以及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等处获悉,为了严厉打击地沟油重新流入餐桌,餐饮环节废弃(物)油脂管理的问题已经全面进入国家部委2011年的监管视野。目前,全国90%以上的生物柴油原料都来自于地沟油,但地沟油却大部分流向了餐桌。  多部委计划,未来5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建立地沟油回收站点。为了确保数百万吨计的地沟油彻底被

    [阅读全文]

  • 碳减排16% 用水量降25%

    [内容预览]

    | 2010/12/31 9:27:53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晓星 北京报道 记者从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到2015年,工业领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据介绍,预计2005~2010年,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20%左右;淘汰

    [阅读全文]

  • 第三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10/12/31 8:58:03
    新华社讯(记者陈菲)12月28日,全国政协第三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有关部委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约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对当前我国资源形势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煤炭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资源等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多视角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发表了题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演讲。提

    [阅读全文]

  • 201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揭晓

    [内容预览]

    | 2010/12/31 8:29:58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游雪晴)今天,201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网络进行,投票时间为12月1—22日,共有近4万人参与投票。   经过统计最后投票结果为,2010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1. 秋冬春特大干旱刷新西南地区气象记录;2. 甘肃舟曲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3. 新疆北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雪灾;4. 14次强降雨轮番袭击南方汛情严重;5

    [阅读全文]

  • 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近十年最多

    [内容预览]

    | 2010/12/31 8:29:10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游雪晴)记者今天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是近1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站次数为近10年来最多,夏季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虽然西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但台风登陆比例为有记录以来最高。   据介绍,今年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和

    [阅读全文]

  • 世博科技将如何引领未来生活?

    [内容预览]

    | 2010/12/31 8:26:4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世博更美好。184天的世博会上展示的科技成果,让人们展望一种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一个趣味盎然的未来世界。张雷/CFP   4月25日,游客乘坐新能源汽车参观世博园。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欣然/CFP  ■壹零记事   编者按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将要结束了。  在中国,2010年无疑结束得很精彩: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那些

    [阅读全文]

  • “十一五”节能减排达标 环保仍任重道远

    [内容预览]

    | 2010/12/30 20:04:36
    在挥别2010年之际,本版挑选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十大热词并加以点评。从这些热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    走过2010年,“十一五”成为过去。“十二五”即将开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让我们共同努力! 

    [阅读全文]

  • 我国第27次南极科考队员 已经安全到达"昆仑站"

    [内容预览]

    | 2010/12/30 10:24:48
        本报南极中山站12月29日电(特派记者陈瑜)今天16时(北京时间),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昆仑站队抵达我国南极昆仑站。     自12月17日出发以来,昆仑站队16名队员克服南极内陆严寒、暴风、冰裂隙、低能见度、软雪地带、复杂冰雪地貌、高原缺氧、车辆和雪橇故障,每日行车均超过12小时,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总计行程约13

    [阅读全文]

  • 三江源区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内容预览]

    | 2010/12/30 10:12:38
    中广网西宁12月29日消息(记者 罗占祥)经专家组评估认为,“三江源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三江源地区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近年来,项目组围绕三江源湿地变化特征、湿地变化成因、湿地的区域气候生态效应、退化湿地修复技术的试验示范开展了系统研究,表明湿地萎缩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发现三江源地区湿地萎缩后,湿地分布集中区域呈现气候暖干化趋势。同时,

    [阅读全文]

  • 当好森林卫士 建设绿色长城

    [内容预览]

    | 2010/12/30 10:07:08
           2010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视察森防总站工作时提出要求: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面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发挥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国家队作用,并给予森防工作新的定位——       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林业

    [阅读全文]

  • 环保部称中国环境污染代价大 年"折损"近万亿

    [内容预览]

    | 2010/12/29 10:49:35
    来自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12月27日的消息称,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中国生态环境年“折损”近万亿。  2008年的全国环境经济核算已于2010年10月完成。环境规划院称,全国连续5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尽管我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取得了进展,但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5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提高到8947.6亿元,

    [阅读全文]

  • 稀土环保标准将出 全行业面临数亿元改造成本压力

    [内容预览]

    | 2010/12/29 10:41:01
    备受瞩目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有望“破茧而出”。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在28日举行的国际稀土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稀土污染排放标准已经基本制定完毕,有望于明年正式颁布。  同时参会的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巡视员王彩凤在会议间隙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证实,目前该《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完成,等待审批部门最后通过,应该会很快推出。  和前期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即将出台的《标准》对

    [阅读全文]

  • 绿色GDP核算再现身

    [内容预览]

    | 2010/12/28 9:50:38
    本报记者 王尔德北京报道  “隐身”已久的“绿色GDP”再次“上线”。  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完成并低调地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也即俗称的“绿色GDP”)的部分研究结果。  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以下简称《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

    [阅读全文]

  • 中国生态与资源补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内容预览]

    | 2010/12/28 9:39:11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姜颖)12月26日,中国生态与资源补偿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当前,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呼吁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等的研究,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

    [阅读全文]

  • 2010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内容预览]

    | 2010/12/28 9:27:13
    史上最壮观的LED灯光秀令世博园流光溢彩。CFP“蛟龙”3000米海试作业,南海海底竖起中国国旗。王文胜/CFP“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秦宪安/CFP 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纪录。CFP   编者按 今年评选出来的十大国内科技新闻,较往届分量更重。评委的视角不仅仅局限在那些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进展和不同学科的原创成果,像在上海世博会这

    [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 遏制严峻水土流失状况

    [内容预览]

    | 2010/12/27 11:17:16
    中国的水土保持法在实施近20年后首次进行了修订。12月25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法律。相关人士表示,修改水土保持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形式,遏制中国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状况,保住秀美山川。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阅读全文]

  • 绿色信贷怎么走向深绿?

    [内容预览]

    | 2010/12/27 10:37:57
    截至目前,有近4万条环保信息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许多环境违法企业因此被银行限制或收回贷款,绿色信贷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银行退出“两高一资”行业贷款成为银行业加强信贷安全的重要手段。上海各银行2009年前3个季度退出130亿元贷款,其中钢铁行业62亿元、电力行业32亿元、化工行业11亿元、纺织行业4.1亿元、焦炭行业2.6亿元;建设银行2008年退出645亿元,退出客户6934个。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