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中日可持续农业合作硕果满枝

    [内容预览]

    | 2006/11/2 15:48:01
        科技日报2006年11月2日讯  投资1亿元、历时5年的中日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中国可持续农业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型合作项目11月1日在北京宣告完成。科学家指出,这些成果对中国的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的增收可起到“助推”作用。     得到科技部、农业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支持的这个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6个研究

    [阅读全文]

  • 平板电视加剧全球变暖 英国电视要能量分级

    [内容预览]

    | 2006/11/2 15:44:00
    北京晚报2006年11月2日消息:新华社电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日报道,英国自由民主党研究预测,2010年前,由于使用平板电视机,英国每年将向大气层增加排放温室气体70万吨,比目前电视机造成的排放量增加70%。  英政府市场改革项目追踪市场未来走向,经调查发现,24寸以上的平板电视机比同尺寸的普通电视机耗电量多3倍。目前,英国共有电视机6300万台,每年耗电量为96亿千瓦时,为产出这个数额的电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产生健康危害

    [内容预览]

    | 2006/11/1 19:50:06
    本报讯 日前,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博士辛迪·帕克就全球变暖产生的健康危害问题作了主题发言,她表示:“大多数人在考虑气温变化时,想到的只是热浪带来的压力,因为2003年席卷西欧的热浪曾夺去了3万多人的生命。随着气候变化,热浪会变得更加严酷,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依照她的观点,尽管随着气候变化,热浪会变得更加严酷,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阅读全文]

  • 非洲寻求可持续发展为中非合作提供新平台

    [内容预览]

    | 2006/11/1 19:46:30
    在非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些国家已开始推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同时保护环境。这一趋势为非洲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新平台。  南非矿产能源部最近启动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支持企业发展生物柴油,积极与国外合作利用垃圾发电,以减轻工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冈比亚和赞比亚等几个非洲国家把环保列为脱贫政策的重要内容;还有一些非洲国家

    [阅读全文]

  • 50万亿元:气候变化无所作为的代价

    [内容预览]

    | 2006/10/31 19:46:48
        人民网2006年10月31日讯  英国将于30日发布一份环境调查报告,就全球变暖问题展开广泛论证,并提出如果国际社会不在未来10年内采取有效措施,气候变化将给全球带来价值约3.68万亿英镑(约合50万亿人民币)的损失。    据英国《卫报》报道,这份报告厚达700多页,是著名经济学家尼科拉斯?斯特恩爵士受英国财政部委托经

    [阅读全文]

  • 气候公约: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内容预览]

    | 2006/10/31 19:41:53
        人民网2006年10月31日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今天公布新的数据显示,1990年到2004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上升趋势。《气候公约》秘书处10月30日发表的《温室气体数据》报告,首次搜集到了全部41个工业化缔约国提交的排放资料。    数据显示,虽然从1990年到2004年,工业化国

    [阅读全文]

  • 非洲急需富国支援应对环境变化

    [内容预览]

    | 2006/10/31 19:38:34
        人民网2006年10月31日讯   环境变化已经对非洲很多地区带来明显影响,如果国际社会不立即致力于寻求解决方案,情况只会变得更糟,一个组织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    据英国《卫报》30日报道,一个由牛津济世会(Oxfam)和新经济基金(New Economics Foundation)联合组成的行动小组呼

    [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基金会:APP甚至未能满足法律要求

    [内容预览]

    | 2006/10/31 11:09:11
    APP是对印尼苏门答腊岛(Sumatra)森林破坏最严重的几家公司之一。8月7日,在刊登于两家重要国际报纸的一则广告中,该公司虚假地将自己描绘为一家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并致力于“在法律要求之外实施保护”的企业。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Riau)省的调查显示,真实情况与APP在广告中宣称的有很大出入。事实上,APP正在继续大范围地破坏那些亟待保护的森林。这些森林因其在环境、社会经济、文化

    [阅读全文]

  • 美国:打造安静环境 由“1平方英寸”开始

    [内容预览]

    | 2006/10/31 8:12:20
    噪音日益增多使人们很难享有真正的安静。不过,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敦却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寻找到一处真正的安静之地,取名“1平方英寸安静地”,希望以此鼓励大众保护美国国家公园的安静环境。   安静之地   据美联社29日报道,汉普敦在华盛顿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发现了一方清静之所。在这里,他可以倾听大自然奏响的交响乐——远处霍河的汩汩水声,冬天鹪鹩的啭鸣,还有道格拉斯松鼠的吱吱叫声。   更为难得的是

    [阅读全文]

  • 环境污染衍生四大怪病 日本环保曾面困境

    [内容预览]

    | 2006/10/26 11:38:12
    环球在线消息:空气新鲜、水流清澈、森林遍布,来日本观光的人总会深深地沉醉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干干净净的城市街道、拧开就喝的自来水、可以放心享用的生鲜料理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40多年前的日本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在治理环境上,日本走过的弯路或许能给中国竖起一面镜子。  海湾河流也曾臭气熏天  “战后初期,日本一心想的就是复兴经济。对环境保护的忽略让日本吃了大亏。”出生于1953年的日本环境学

    [阅读全文]

  • 尼泊尔将紫茎泽兰“变害为宝”

    [内容预览]

    | 2006/10/25 22:35:39
    新华网加德满都10月25日电(记者全晓书)喜马拉雅山南坡广泛生长的“害草”紫茎泽兰现在成了有用之材。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将这种“害草”制成蜂窝煤的办法,并已在这个山地国家的农民中推广。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所以得名。在中国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名单中,紫茎泽兰排名第一。此前相关部

    [阅读全文]

  • 实施《全球行动计划》需要采取实质性行动

    [内容预览]

    | 2006/10/20 12:19:50
    本报10月1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应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邀请参加今日在京召开的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新闻发布会。祝光耀指出,海洋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实施好《全球行动计划》,需要在全球、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面采取实质性行动。   祝光耀说,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尽管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沿海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

    [阅读全文]

  • 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中国临汾榜上有名

    [内容预览]

    | 2006/10/20 8:16:43
        据redorbit网站报道由于居住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超过一千万人将可能由于感染呼吸系统传染病及肺癌等疾病而缩短寿命。国际环境研究组织近期列举了目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其中中国山西临汾市榜上有名。     美国“铁匠研究所”(国际环保组织)在其报告中列举了来自于八个国家的十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污染将

    [阅读全文]

  • 全球饥饿人口仍有8亿妇女与儿童首当其冲 小投资让穷人养活自己

    [内容预览]

    | 2006/10/17 23:15:05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个每年一度的活动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饥饿人口的关注。今年粮食日的主题是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特别是投资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  20年前,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与会领导人提出,各国要努力将全球饥饿人口在2015年以前减少一半。对此,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机构总干事乔基姆·文·布劳姆认为,这一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中国、印度、巴西已经在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上采取了很多新

    [阅读全文]

  • 美国河流协会赞同保护法明顿河

    [内容预览]

    | 2006/10/17 15:21:29
    刘志阳 译 孙磊 校对  华盛顿讯:来自美国河流协会的消息,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将对康涅狄格州的法明顿河和萨蒙河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它们能否列入自然景观河,它们距获得永久保护又近了一步。日前,议员南希·约翰逊提出的法案获得了议会一致通过。  “美国河流协会衷心祝贺南希和康涅狄格州的公民。多亏他们的努力,才使下法明顿河和萨蒙河越来越接近它们本该获得永久保护。”美国河流协会副理事奎恩·麦库说。  下法明顿河

    [阅读全文]

  • 环保:亚洲走在十字路口

    [内容预览]

    | 2006/10/17 8:51:12
    新德里贫民窟一名小女孩从肮脏的河流中取水回家,作为一家人的食用水。 (资料图片)   近几十年来亚洲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亚洲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环境开始恶化。如今,环境问题已经让亚洲走到了十字路口。   《时代》周刊亚洲版近期封面文章以《绿色的前景》为题报道了亚洲所面临的环境困境,并指出了困境中的希望:只要亚洲各级政府以及普通的亚洲人能够在环境问题上觉醒,强化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进行

    [阅读全文]

  • 印度PVC玩具铅镉严重超标

    [内容预览]

    | 2006/10/9 13:21:17
    民间环保组织毒物连线(Toxic Link)在印度孟买一个最大的生产、供应无品牌玩具批发中心收集了样品,测定的PVC(聚氯乙烯)玩具中铅和镉浓度很高,存在不安全隐患。  PVC是一种合成树脂材料,主要用于塑料生产。PVC塑料的化学合成过程中需要添加如铅、镉和其他化学添加剂以提高性能。但是,这些添加物会从PVC材料中渗透出来,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威胁儿童成长。  民间环保组织的资深项目协调员柯绍尔.

    [阅读全文]

  • 河中惊现变异鱼罪魁竟是水污染

    [内容预览]

    | 2006/9/18 17:03:23
        经济参考报2006年9月18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美国科学家最近在为包括首都华盛顿等地区提供饮用水的波托马克河发现奇怪现象,河中一些黑鲈兼具雄性和雌性生理特征,这一发现引起人们对水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的担忧。    2003年,联邦政府雇佣的科学家在调查波托马克河在弗吉尼亚州的支流时,首次发现“双性

    [阅读全文]

  • 国外网站推百幅对比卫星图 地球变化惊人(组图)

    [内容预览]

    | 2006/9/15 15:08:44
    1972年的乍得湖。     2004年的乍得湖。(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为了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联合国环境署和美国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合作,在“谷歌地球”网站上推出100幅环境变化显著地区的今昔对比卫星图片。  以西部非洲的乍得湖为例,通过图片,人们可以看出这个昔日的世界第6大浅水湖,从1963年到2001年这段时间里,湖泊退化成了湿地,湖泊面积缩小了十分之九。相关网页上还列出了受乍得湖

    [阅读全文]

  • 黎巴嫩生态环境恢复需数年

    [内容预览]

    | 2006/9/14 22:44:51
    9月14日,黎巴嫩人在首都贝鲁特海边一个污水排放口附近钓鱼。以色列战机于7月中旬空袭贝鲁特以南吉耶的一个发电厂,造成大约1万至1.5万吨燃油倾泻进地中海,造成黎巴嫩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灾难。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说,仅打捞浮油和清理海岸线的工作就需要整整一年时间,而恢复海域的生态环境则需要数年时间。新华社/法新       9月14日,几名黎巴嫩人在首都贝鲁特海边一处污水排放口附近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