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我国南极中山站规模最大改造工程开始动工

    [内容预览]

    | 2007/12/23 22:24:41
    中国南极中山站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12月22日开始动工。 这次改造工程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魏文良、副领队秦为稼、中山站站长邵辉等人出席了开工仪式,并为工程奠基。 南极中山站自1989年建成以来几经扩建,目前已有14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780多平方米,但仍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需求。 根据我国制定的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总体方案,今后3年内

    [阅读全文]

  •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863计划重点课题取得突破

    [内容预览]

    | 2007/12/22 17:07:02
        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22日电(记者徐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介绍,由这个所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目前取得重要突破。     有关专家认为,这一课题自2006年10月正式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鲆鲽鱼类和石斑鱼工厂化养殖车间,在养殖工艺、鱼池结构、鱼池排污、车间结构、车间保

    [阅读全文]

  • 信息化引领农村致富潮

    [内容预览]

    | 2007/12/21 9:56:29
    一个小鼠标,一“点”知天下。当现代科技与“三农”结合起来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力量和新财富。本报今天报道的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电子公务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心系“三农”,将新技术送到京郊农村,由电脑构成的数字家园让农民们“手眼通天”,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效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游刃有余。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正引领新农村铺就阳光道。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已将“

    [阅读全文]

  • “顶天”“立地”再创农业佳绩

    [内容预览]

    | 2007/12/21 9:48:44
    科研“顶天”、应用“立地”,是2007年农业自主创新的主旋律。这一年,全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紧紧把握科技创新的主脉,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以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式,不断改变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遗传育种食为天:主打稻麦黍   今年我国粮食连续第4年增产,这得益于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新突破。科技人员朝着“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的目标攻关。   在农业基础研

    [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国家应大力扶持推广有机肥重现循环农业经济链

    [内容预览]

    | 2007/12/21 9:47:13
    11月底,当斯里兰卡的总统特使、水稻局长带着50万吨的氨基酸有机无机肥料定购合同满意地离开中国时,全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应该高兴———这一大笔订单足够他项目组里那些有机肥料企业“吃”上一阵子。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斯里兰卡尚且知道推广施用有机无机肥,咱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为什么反而用得这么少呢?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化肥最多的国家,每年达5000万吨之巨,局部地区的环境

    [阅读全文]

  • 中国气象局成立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内容预览]

    | 2007/12/20 10:56:38
    12月19日,中国气象局宣布成立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并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以解决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高科技、综合性业务工作,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是云降水,这也是诸多地球环境问题的难点,直接关系到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灾害天气的预报与防御。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人工影

    [阅读全文]

  • 饮用水质安全风险末端控制技术:构建饮用水安全最后一道屏障

    [内容预览]

    | 2007/12/19 10:18:54
    北京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天气非常干燥。专家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摄入2500毫升的水,其中1200毫升靠喝水,最好喝白开水。 可是,把自来水烧开,水中总是悬浮着可疑的颗粒,水面上也永远有似油似尘的漂浮物。家里自来水管流出的水是安全的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饮用水质安全风险末端控制技术,为我们构建了一道更坚定的饮用水安全屏障。 现行末端供水系统亟待改善

    [阅读全文]

  • 最新发现与创新:黑色液态地膜解决“白色污染”难题

    [内容预览]

    | 2007/12/19 9:32:44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而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到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低使用成本30%%以上。”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一项农业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项被称为“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是由该校田原宇教授带领课题组历时13年完成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

    [阅读全文]

  • “嫦娥”群英:“女帅”巧解难题 数学奇才设计轨道

    [内容预览]

    | 2007/12/18 11:24:25
    “嫦娥”奔月背后,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卓绝智慧 12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深空探测能力”包括五个方面:进入空间能力、卫星研制能力与应用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载人航天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缘于我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随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一个个技术突破背后

    [阅读全文]

  • 纸业污泥堆肥处理技术产业化显效

    [内容预览]

    | 2007/12/17 15:26:04
    开拓新天地 “我出身于造纸行业,对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比较关注,而且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是困扰晨鸣纸业集团的难题,出于社会责任感,我也希望能为社会分担一些!” 谈到造纸业的污泥处置难题,山东寿光蔡伦申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桑国德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他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造纸化学助剂的企业。此前他本人就在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鸣纸业”)工作,虽然后来独立出来

    [阅读全文]

  • 最新发现与创新:酶法去皮脱囊衣技术使柑橘加工产业更环保

    [内容预览]

    | 2007/12/17 8:13:00
    本报讯 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柑橘食品加工的技术难题去皮与脱囊衣被一举攻克。12月12日,在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自主创新的“柑橘酶法去皮与脱囊衣技术”,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等30余名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解决了柑橘罐头传统加工工艺中大量酸碱废水的化学污染和产品重金属残留问题”,“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柑橘200

    [阅读全文]

  • “吃”下废电池“吐”出新能源

    [内容预览]

    | 2007/12/15 7:58:01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12月14日电杭州民间发明家王威平日前发明了一种自主创新机器,能“吃”下所有型号的废旧民用干电池、手机废电池等各种废弃电池。  据悉,我国一年大约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而1000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力相当于一个小型造纸厂。王威平研制的危险垃圾环保处理机器每小时能“吃”进300个旧电池,经过分化等一系列工序后,产生的碳锌可以用于生产新电池,或用于锻造昂贵的锰钢

    [阅读全文]

  • 广东利用工业废污物料研发新型生物有机肥

    [内容预览]

    | 2007/12/14 14:37:46
    12月12日,由广州天河奥特农化新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承担完成的广州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利用工业废污物料进行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开发”,在广东肇庆通过了由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和技术鉴定。 自2004年10月起,广州天河奥特农化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了以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排放的造纸污泥、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排放的味精废液渣和广东星湖

    [阅读全文]

  • 中国一些资源型城市成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生力军”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36:42
    中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众多资源型城市减排潜力巨大,成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生力军”。 欧盟,减排1吨二氧化碳的交易价格约为27欧元,而在中国,只需要10美元至12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和供应方。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每年将提供近1.5亿到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可能带来高达22.5亿美元收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源和C

    [阅读全文]

  • 清华大学罗毅小组新型LED城市道路照明光源可节能60%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35:29
    以清华大学为主研发的新型LED(发光二极管)城市道路照明光源突破了技术瓶颈,使得LED路灯的实际照度分布近似为矩形,照度分布均匀,比目前道路使用的高压钠灯综合节能达60%以上。 据介绍,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其存在照度分布不均、被照物体颜色失真、眩光严重、寿命短、维修率高等缺点,整体上光效低。白光LED的发光效率高,并具有生产成本低、器件性能稳定、市场易接受、高效、节能、长寿命、显色

    [阅读全文]

  •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装备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27:58
    本报讯 记者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获悉,16套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捐赠的中央空调活性氧空气净化设备,在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和健身训练馆安装运行后,效果显著。   据介绍,活性氧又称臭氧,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是广谱、高效、快速杀菌剂,具有起效快、无死角、连续不间断、无残留、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还可有效分解甲醛、苯等有机挥发物。汇清公司和清华大学研究院研制

    [阅读全文]

  • 垃圾处理新方法:抽气输氧曝气法成垃圾克星

    [内容预览]

    | 2007/12/13 10:03:03
    距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旅游景点慈善寺不远,有个名为黑石头的山坳,山坳中有片占地200亩、容量达200万吨的垃圾消纳场。过去,一听说这儿是垃圾场,路人往往疾步而去。如今,垃圾场里插着五色相间的彩旗,杂草丛生的地面铺了许多白色的管子,人们不免好奇,询问附近村民,说是在搞垃圾处理。  仔细打听,才知道这种垃圾处理办法名叫抽气输氧曝气法,是留美博士屈志军从美国引进的。屈志军现在是北京煜立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阅读全文]

  • 中国已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四大技术体系

    [内容预览]

    | 2007/12/12 9:56:33
    新华网福州12月11日电(记者 沈汝发)中国目前已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四大技术体系:早期预警与狙击体系、应急控制技术体系、阻断与扑灭技术体系、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体系。 据中国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万方浩介绍,中国的生物入侵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正在福州参加首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的万方浩指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

    [阅读全文]

  • 我国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内容预览]

    | 2007/12/11 21:24:09
        据新华网2007年12月11日报道:记者日前从位于河南新乡市的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承担的“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日前顺利通过验收。相关专家表示,该成果在劣质水安全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劣质水大致分为污水和微咸水。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与水环

    [阅读全文]

  • 中科院拟建敦煌风沙灾害防治科技试验站

    [内容预览]

    | 2007/12/11 11:26:54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已与甘肃省敦煌市科技局达成初步意见,将在甘肃敦煌地区建立敦煌风沙灾害防治科技试验研究站。该站的建成将弥补我国在极端干旱荒漠区风沙综合观测站点的空白。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屈建军介绍,建立敦煌风沙灾害防治科技试验研究站是为进一步摸清敦煌及周边地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本底,监测其演变过程,探索风沙灾害对工农业、文物

    [阅读全文]

202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