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成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
[内容预览]
| 2008/2/22 11:20:45近日,科技部正式认定河北省保定市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同日,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被认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同时启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兆瓦海上风电设备研发项目。 据介绍,2007年,保定提出建设“太阳能之城”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在全市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基本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让阳光照亮保定,让阳光融入生活,推动发展,使保定[阅读全文]
-
固体废弃物制备新型复合材料变废为宝
[内容预览]
| 2008/2/21 14:31:492006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6亿吨以上,但大部分被烧掉;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火力发电和塑料制品生产都大幅度增加,其中,2006年废旧塑料达700万吨以上,粉煤灰达两亿吨以上,两种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现在,一项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发的新技术让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成为可能。日前,这项名为“废塑料、粉煤灰和农作物秸秆共混模塑制备新型复合材料”的成果获[阅读全文]
-
冻雨: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内容预览]
| 2008/2/20 8:53:23■新闻缘起 1月中旬以来,我国发生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全国降水日数突破极值。此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电力供应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其中,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了四次明显的冻雨或冰冻天气。 1月10日以来,我国很多省份出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未遇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阅读全文]
-
治污标准提高技术有保障吗
[内容预览]
| 2008/2/19 13:33:49本报讯 针对江苏省太湖地区污染产业密集、排污总量持续走高的趋势,江苏省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出发,大力实施了污染产业压减排污总量的措施。在相继抬高了印染、化工行业“二升一”达标排放标准的基础上,近日,江苏省政府又批准了新的“升级提标”地方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从2008年起正式施行。 江苏省太湖地区这次“升级提标”的重点工业行业,包括印染、化工、[阅读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开发利用固体有机废弃物
[内容预览]
| 2008/2/19 11:43:41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固体有机物未被利用,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仅太湖流域每年未加利用而浪费的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约有4000万吨,折算成干燥物重约1500万吨,如果全部加以利用可以生产出100万吨左右的有机肥料。由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组建的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日前举行了挂牌仪式。该实验室将重点研究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阅读全文]
-
郑州市成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内容预览]
| 2008/2/18 10:55:46日前,“郑州市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郑州大学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等参加。 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在讲话中说,此次郑州大学与郑州市联手合作,共建“郑州市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将在进一步提升郑州在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提高郑州大学的环境学科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阅读全文]
-
罕见雪灾,气象部门是如何预报的
[内容预览]
| 2008/2/17 13:17:59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于文静 姚润丰) 在“测、报、防、抗、救、援”这条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链中,测、报环节是整个体系的前提,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凸现重要性。面对刚刚过去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级政府乃至受雨雪影响的灾区群众,时刻都在关注着天气的变化。这次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度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惊心动魄的抗冰战雪之后,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 预报比[阅读全文]
-
新疆与日本合作启动天然草地保护和牧民定居项目
[内容预览]
| 2008/2/17 12:14:36新华网乌鲁木齐2月17日电(记者 曹志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蒙古等少数民族正在通过定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一项旨在保护天然草地和牧民定居的国际合作示范项目近日在新疆开始全面启动。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介绍,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是新疆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投资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 这个项目将通过对天然草地保护及利用,逐步改善示范区内[阅读全文]
-
大厦玻璃能发电
[内容预览]
| 2008/2/14 9:47:19河北省保定市,一座神奇的大厦拔地而起。 说它“神奇”是因为,能当五星级大酒店的“大厦”还是一座小型发电站。它利用特制的玻璃幕墙,将太阳光吸收过来,直接转化成电能。不仅满足了大厦自身的用电需要,甚至每年为地方电网供电300多万度。 大厦能发电,奥秘在“玻璃” 在都市里,玻璃大厦并不少见,但这些普通的玻璃却白白浪费了很多的阳光,有时甚至因为反射光线过强而引来“光污染”的指责。 保定的这[阅读全文]
-
树栖翼龙是“空中霸主”鸟掌翼龙的祖先
[内容预览]
| 2008/2/13 10:49:30图为翼龙复原图。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与巴西科学院凯尔勒、坎普斯博士合作研究的论文刊登在1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森林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阅读全文]
-
浙江省环科院创新改革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内容预览]
| 2008/2/1 17:36:48本报讯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全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浙江省环境科研及环保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和龙头单位。2007年,浙江省环科院完成科研、环评、工程等合同总额达到6.52亿元,成为全国环保科研院所的排头兵。 在浙江省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悉心指导下,30年来,浙江省环科院在环境科研、技术应用、体制改革、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阅读全文]
-
大学成创新节能示范样本
[内容预览]
| 2008/2/1 8:44:04一项项节能措施在大学校园推广,一项项节能新技术在校园里应用。昨天教育部召开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上,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展示了各自的节能成果,这些成果显示,大学已经成为创新节能的示范样本。 节能产品推广应用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是高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从去年开始,复旦大学将学生园区的282只25瓦道路照明灯,改为11瓦的节能灯,不仅节电效果明显,而且节能灯夜间照明亮度更高了。[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08/1/30 23:52:551月26日,中-英国际合作重要咨询项目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圆桌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中国实例研究”。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办(NDRC)与英国国际合作发展署(DFID)联合支持,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夏军研究员与英国Sussex大学发展研究所Thomas Tanner博士共同负责,中国科学院[阅读全文]
-
阮国岭:海水淡化亟待加强管理、倡导创新
[内容预览]
| 2008/1/30 14:49:34本期关注:青岛市两年后将靠淡化海水解渴 青岛市日前发布《青岛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到2010年,青岛市将建设成为国家海水利用示范城市,争取海水淡化规模达到20万立方米/日,与目前该市日用水量的1/3大体相当。阮国岭 博士,研究员,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国家海水(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副主任,从事海水淡化研究16年,主持完成自主产权电厂[阅读全文]
-
赵文津院士领衔破解青藏高原“心脏”升高之谜
[内容预览]
| 2008/1/29 10:16:192000多台地震仪,横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钻探爆破100多炮,历经四载,耗资1000多万元,获得一批高质量人工地震反射数据,揭示了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为认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是记者从1月23日在京闭幕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获悉的。 这一重要成果是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阅读全文]
-
中国西部地区实现卫星遥感数据全面覆盖
[内容预览]
| 2008/1/28 23:18:53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喀什站28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西部地区实现卫星遥感数据全面覆盖。 据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介绍,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喀什站位于新疆喀什市,目前已具备接收国内外多种遥感卫星数据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表示,喀什站的建设与运行,完善了中国民用[阅读全文]
-
全国席卷"风电热" 国内企业"瘸腿"核心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1/28 11:14:23火热的“风”潮 在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无疑是最被看好的,这些能源理论上最清洁也最廉价。而与太阳能比,风能发电技术更趋成熟,应用也更为广泛。因此,从2006年以来,风电建设热大有席卷全国之势。 据统计,2006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1454台,装机容量[阅读全文]
-
我国对柴油植物小桐子研究取得进展
[内容预览]
| 2008/1/28 9:54:45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从2005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积极开展能源植物小桐子的研究,目前小桐子的栽培技术、小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小桐子俗称麻疯树,它既是保水固土、防治沙化、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也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阅读全文]
-
寻求与洪水的“共存”之道
[内容预览]
| 2008/1/28 9:49:59“如果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中英携手开展的“预见未来50年太湖流域洪水风险”项目正是对这一理念的阐释。 一曲“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让太湖成了多少人魂牵梦萦的“梦里水乡”。 然而,位于上海、宁波、杭州中心地带的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也并非总如梦中那般迷人,这里是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1年和1999年的那两次大洪水更是让人心有[阅读全文]
-
我地学家从青藏高原“心脏”解升高之谜
[内容预览]
| 2008/1/26 11:06:42本报讯(记者 于莘明) 2000多台地震仪,横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钻探爆破100多炮,历经四载,耗资1000多万元,获得一批高质量人工地震反射数据,揭示了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为认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是记者从1月23日在京闭幕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获悉[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