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水鸡或濒临灭绝 厦门民间团体盼移栖金门复育
[内容预览]
| 2013/1/5 11:15:26难得现踪的紫水鸡可能再度面临灭绝危机。 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1月5日电 厦门鸟友向金门野鸟学会发出求救讯号,指已有144年未见的濒绝鸟种“紫水鸡”出现影踪,却因栖息地遭到破坏,再度面临灭绝危机,希望移栖金门复育。金门公园表示,将审慎评估可行性并提供最大协助。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金门野鸟学会转述厦门观鸟会说法,去年3月有鸟友在集美区杏林湾附近,发现紫水鸡美丽身影。濒临灭绝鸟种难得再度现身,[阅读全文]
-
新疆温泉湿地引来天鹅安家
[内容预览]
| 2012/12/31 0:10:37温泉(新疆),2012年12月30日 新疆温泉湿地引来天鹅安家 12月30日,天鹅在湿地水面比翼齐飞。 近日,新疆北部气温普遍低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城郊的湿地,十余只大天鹅在水面漫步,享受着当地清新的空气,惬意过冬。 新疆温泉县的湿地位于新疆西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包含河流、沼泽、冰川以及绿洲等多种地貌形态,栖息着国家濒危保护动物——新疆北鲵[阅读全文]
-
昆明湿地面积增加生态良好 越冬红嘴鸥增4400只
[内容预览]
| 2012/12/25 23:17:56新华网云南频道12月25日电(记者 侯文坤) 记者从昆明市鸟类协会了解到,经过统计,今年飞抵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达到35800只,相比去年同期的31400只,增加了4400只。 “每年12月中下旬是来昆越冬的红嘴鸥数量最稳定的时候,统计数量是为了了解其种群消长和分布情况。”昆明市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介绍,自1985年开始,今年已经是第28次进行统计。共有200多位志愿者在昆明红嘴鸥栖息的24个区[阅读全文]
-
走进腾格里沙漠:沙漠深处奏响绿色生命的乐章
[内容预览]
| 2012/12/25 23:08:21天鹅与野鸭在沙漠深处翩翩起舞的蓑羽鹤 从小在腾格里沙漠边上长大,以前却没有进去过。2008年春天第一次走进沙漠深处,惊奇地发现成百上千的飞鸟在寂静中聒噪,如海浪般的沙丘之间,散布着一家又一家牧人,几十种大大小小的鸟儿在这里陪伴着一群一群的牛羊,眼前展现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机勃勃。从那时起,顾不上沙海中行车的痛苦晕车,带着好奇,我十多次进入腾格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面积4.27万平[阅读全文]
-
成都现数只野生黑天鹅 生态建设见成效
[内容预览]
| 2012/12/19 11:12:05记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四川成都市在成华区北湖198区域湿地内发现数只野生黑天鹅,疑为结伴来此越冬。野生黑天鹅的发现,充分展现了成华区近年来大力开展“生态城区”建设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近年来,成华区切实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改善、提升城市环境的要求,以“生态城区、现代成华”为建设目标,在原有绿量和人均绿地面积均名列中心城区前列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新建、改建熊猫体育公园、[阅读全文]
-
中华鲟夫妇携百子来京定居 有望扭转其濒危局面
[内容预览]
| 2012/12/19 10:20:19昨天,首次全人工繁育成功的中华鲟一到海洋馆,工作人员就忙碌着为它们换水、药浴杀菌,并进行了B超、尾鳍采血等身体检查,让它们迅速适应新环境。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本报讯(记者 汪丹)昨天10时30分,一辆长途跋涉了20多个小时的卡车驶入北京海洋馆。工作人员对车载水箱进行了注水保温、药浴杀菌后,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国宝——一对中华鲟用钓竿托了起来,慢慢放入中华鲟展馆内的水池。与此同时,它们刚刚满月的百余[阅读全文]
-
200余白鹳滞留北大港湿地 志愿者投鱼助其南迁
[内容预览]
| 2012/12/17 23:21:15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正在投食 记者 胡晓春 摄 日前,不少市民给本报打来热线,询问候鸟迁飞时间已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东方白鹳滞留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记者随即跟随天津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赶赴第一现场,了解到东方白鹳由于觅食艰难,体型瘦弱而无法南迁。从12月14日开始,相关部门已连续三天在东方白鹳滞留水域共投放600余斤活鱼,帮它们尽快补充体力,帮助它们尽快迁往南方。 在北大港[阅读全文]
-
岳阳将筹建江豚保护管理站 全年禁渔采砂护水域
[内容预览]
| 2012/12/17 11:27:38继湖南省决定在东洞庭湖选择特定区域,探索江豚迁地保护措施之后,湖南岳阳市决定,在东洞庭湖筹建江豚保护管理站,对江豚实行特别保护。 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被称作长江生态“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初步统计显示,洞庭湖现有江豚约为90头,近年陆续进[阅读全文]
-
马来西亚查缴全球最大象牙案 宣告今年为最糟糕
[内容预览]
| 2012/12/17 10:09:50马来西亚官方今日宣布查缴了有记录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批象牙,重量高达24公吨。这次查缴正式宣告了2012年成为对大象和非法象牙贸易来说最糟糕的一年。 将今天查缴的这批象牙计算在内,2012年已查缴非法象牙近34公吨。这是自有详细查缴记录以来的24年里,查缴象牙最多的一年,相较于2011年查缴的24.3公吨,高出35%。 2011年12月12日,高达15公吨非法象牙被查缴,成为当时查获的最大一批象牙[阅读全文]
-
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升国家级 成候鸟保护试验田
[内容预览]
| 2012/12/17 9:54:58成群的黑颈 虽然大山包只是云南昭通的一个小乡镇,但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大山包的名气比昭通还要大。原因是大山包有一群特殊的居民——黑颈鹤。自1988年它们被云南大学王紫江教授确认为世界濒危动物黑颈鹤后,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关注,使大山包这个高原偏僻小镇声名鹊起。 鸟类保护任重道远。像王紫江和他的学生这样的护鸟者依然在云南各地工作,但是他们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爱惜这些飞翔的精灵。 黑颈鹤之舞[阅读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 救治迁徙候鸟引社会正能量
[内容预览]
| 2012/12/12 12:03:35近日,一批丹顶鹤飞抵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今年已有四百多只野生丹顶鹤到此越冬。图为十二月十一日,江苏盐城边防支队官兵执勤间隙兼职导游,提醒游客保护野生动物。章善玉摄(新华社发)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是一山区小县,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森林资源很丰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排名中部500个县区之首,被誉为“华夏翡翠,人类绿洲”。但在这里,猎杀、贩卖、销售野生动物,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 资溪拉网[阅读全文]
-
武夷山发现野生白天鹅 专家称是否栖息地待监测
[内容预览]
| 2012/12/6 3:26:15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南平武夷山市兰汤村边的崇阳溪近来有一群白天鹅停留,我在此生活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今日上午,南平市民郑春泉致电本网热线称,在其居住的南平武夷山市崇阳溪附近,近日发现有一群白天鹅频频造访该地,可能与该地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系。福建省林业厅福建野生动植物管理科表示,白天鹅偶尔出现属于正常,至于是不是因为生态环境改善导致白天鹅留恋栖息,仍需要进一步监测后才能定论。[阅读全文]
-
中国志愿者救助的受伤白鹤放归后融入鹤群
[内容预览]
| 2012/12/6 3:22:15中新社沈阳12月5日电 (司晓帅)一只在沈阳獾子洞湿地遭遇盗猎受伤的白鹤,在经过当地爱鸟志愿者救治后,11月末被运送至候鸟越冬地江西鄱阳湖湿地重返鹤群。 5日,一路送鹤归队的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鸟类研究专家周海翔教授告诉中新社记者,经过半个月的观察发现,这只白鹤已成功融入鹤群。 “自从11月20日放归后,已经多次监测到白鹤的信号。”周海翔说,尽管它曾有过两次脱离鹤群的单独行动,但通过信[阅读全文]
-
保护江豚 让江豚重回"江猪头"
[内容预览]
| 2012/12/5 23:07:27武汉白鳍豚馆现有7头人工保护饲养的江豚。图为江豚与游客在亲密“交谈”。IC 图 昨日,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在长沙开幕,本届论坛以“湖泊流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并围绕三大民生专题展开研讨,分别是“水资源利用与灾害防治”、“湖泊多样性与水产健康养殖”、“洞庭湖综合治理与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等出席并讲话。两院院士曹文宣、姚守拙、张建云、黄伯云、官春云等,[阅读全文]
-
西伯利亚天鹅连续七年府河越冬 湖北两地共保护
[内容预览]
| 2012/12/5 12:31:15昨日府河雾气蒸腾,观鸟爱好者用长焦镜头拍到的三大四小七只小天鹅 张叔勇 摄 昨日下午,东西湖区柏泉镇旁府河水域,武汉观鸟爱好者的望远镜里出现了26只小天鹅浮水嬉戏的场景。自2006年以来,他们已经连续7年观察到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美丽候鸟到此越冬。作为我市在候鸟迁徙季可以观赏到天鹅的唯一地点,在当地的一些交通路牌上,这一河段已被称作“天鹅湖”。 初冬时节,府河水位下降,大片湖底裸露成为草滩。“天[阅读全文]
-
长江铜陵段发现40头次江豚 密度为考察以来最高
[内容预览]
| 2012/12/4 22:45:47铜陵江豚保护区内,江豚在嬉戏。 昨天下午,长江淡水豚考察队进行了从安庆到铜陵长江段的考察活动。这段92公里的江段共发现江豚40头次,数量仅次于长江安庆段,密度却是考察活动开始以来最高的。考察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天将从芜湖离开安徽,但在12月中下旬将再次进入安徽境内反方向考察。 铜陵段江豚密度最高 昨天傍晚,考察队渔船顺利到达铜陵海事码头。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本次科考副总指挥王克雄告诉记[阅读全文]
-
百余爱鸟者聚集北大港湿地 "湿地飞羽"宣传护鸟
[内容预览]
| 2012/12/3 23:57:36人们在北大港湿地观察、拍摄候鸟北大港湿地的鸟类 昨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湿地飞羽”鸟类保护宣传活动天津站在北大港湿地举行。来自天津的100余名志愿者聚集在北大港湿地水鸟栖息地,学习了解北大港湿地和迁飞水鸟、认识到保护湿地系统和鸟类的重要性。本报记者王晓明摄[阅读全文]
-
三门峡黄河湿地生态良好 白天鹅带着幼鸟来越冬
[内容预览]
| 2012/12/3 23:45:04在豫西的“天鹅城”三门峡市,一条大桥横跨流经市区的黄河支流——涧河,桥上车流穿梭、行人来往,成群的白天鹅在桥下戏水。 这是记者在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看到的景色。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韩铁艳介绍,由于越冬栖息环境的改善,现在从遥远的北方带着幼鸟来越冬的白天鹅越来越多。 韩铁艳介绍说,往年12月初,公园才能迎来第一批白天鹅,而今年11月上旬就迎来了第一批,目前总数已有300多只。到元旦前后的[阅读全文]
-
濒危动物宝宝影集可爱萌态
[内容预览]
| 2012/11/30 12:34:57出生在澳大利亚珀斯动物园的一只小白颊长臂猿。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家名为“动物园新生命(Zooborns)”的网站把收集到的所有濒危动物宝宝照片编辑成书出版,希望这本书的收入可以用于帮助濒危动物。 据报道,这家网站搜集了各类濒危动物宝宝的照片,而这些动物宝宝全部出生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此次出版的新书中,收集了各种动物的照片,有丹麦动物园的北极熊,也有南非的侏儒河马,小动物们萌态毕露,惹人怜[阅读全文]
-
东北虎猎物种群恢复见成效 将重建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11/30 9:31:39记者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获悉,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兰家林场人员在当地用数码相机拍摄到一群马鹿,证实此前野放的圈养马鹿与野生马鹿成功合群,标志着东北虎猎物种群恢复项目初见成效。 据了解,此次拍摄获得五张照片及一段2分40秒的视频,经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工作人员辨认,拍摄到的五只马鹿中,其中一只长着锥角,确认为野生马鹿;有三只佩戴项圈或耳号,确认为此前释放的圈养马鹿;另外一只由于角度问题,无法辨认[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