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中科院专家:江豚正走白鳍豚老路 20年内或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7/29 8:50:46
    本报发起“寻找江豚之旅”科考昨日石首启动专家:江豚20年内可能灭绝  本报石首讯(特派记者王刚)昨日,石首市天鹅洲长江豚类保护区内,由本报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发起的“寻找江豚之旅”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启动。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对参加“寻找江豚之旅”科学考察活动的志愿者说:江豚正在走白鳍豚的老路,可能要不了20年,“白鳍豚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子,属国家

    [阅读全文]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又添新成员

    [内容预览]

    | 2011/7/27 17:25:21
    近期,华南师范大学黎振昌教授等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期间,新发现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4种。此外,鼎湖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观察拍摄时新发现爬行动物1种。至此,保护区共观察记录到的两栖和爬行动物增加至72种。  此次新发现的1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含5种蛙类(华南湍蛙 Amolops ricketti、长趾纤蛙Hylarana macrodactyla、台北纤蛙Hylarana

    [阅读全文]

  • 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优化 现有野生动物近三百种

    [内容预览]

    | 2011/7/27 10:47:32
        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珲春市是中国野生东北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境内现有野生动物近300种。近年来,珲春市政府加大野生东北虎、远东豹的保护力度,不断优化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与此同时,野生动物伤畜、破坏庄稼的现象也在增多。    记者从吉林省珲春市政府了解到,从7月25日起珲春市开始向农民发放野生动物伤畜、破坏庄稼补偿

    [阅读全文]

  • 土著珍稀鱼种繁育成功

    [内容预览]

    | 2011/7/27 9:34:28
    中国环境报讯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了解到,近几年,伊犁河土著鱼等珍稀冷水鱼种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今年将继续加大伊犁河土著鱼繁育和投放力度,计划在伊犁河投放超过10万尾土著鱼类,不断恢复濒临灭绝的鱼类种群,改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  近3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质恶化、过度捕捞、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约80%的伊犁土著鱼类濒临灭绝。作为伊犁河特有鱼类的伊犁裂腹鱼、

    [阅读全文]

  • 广西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因缺乏经费至今无法繁殖大鲵

    [内容预览]

    | 2011/7/25 18:01:05
    被寄养的娃娃鱼  广西泗涧山,水清林密、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无工矿企业污染,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是大鲵(俗称娃娃鱼)理想的繁殖栖息地。全区首个区级野生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广西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就设立在此。  然而,自然保护区投资上百万的救护驯养池2009年9月验收合格至今,仍未正常投入使用,就连40多万元购回的505尾鲵苗还寄养在一家民营养殖场里。  目前被称为“金娃娃”的商品鲵每公斤的市场

    [阅读全文]

  •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白海豚活跃种群

    [内容预览]

    | 2011/7/23 9:04:24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22日电(记者闫祥岭)记者从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获悉,经过半年多的考察研究,保护区管理站发现中华白海豚活跃种群。     这是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考察组在考察中发现保护区内生活着一个非常活跃的中华白海豚种群,这个

    [阅读全文]

  • 熊猫栖息地偏爱存"性别差异" 雌熊猫更挑剔

    [内容预览]

    | 2011/7/18 14:32:30
    图:在栖息地的选择上,雌熊猫比公熊猫更挑剔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8日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雌性和雄性大熊猫偏爱不同的栖息地。雌熊猫往往喜欢海拔较高的针叶林和斜坡上的混生林,公熊猫则没有这么挑剔。雌熊猫的挑剔是为繁育下一代着想,它们要找到合适的洞穴,周围长着大量竹子,一方面帮助幼仔隐藏,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食物。这一发现有助于革新大熊猫保护策略,在将它们放归野外时能够选择合适的地点。

    [阅读全文]

  • 黄山短尾猴耍酷秀"笑脸" 令游人忍俊不禁

    [内容预览]

    | 2011/7/11 21:21:59
    2011年7月10日,安徽省黄山市野生猴谷的一只黄山短尾猴“扮笑”造型令游人忍俊不禁。黄山短尾猴是中国黄山独有的一种猴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新社发 胡宏坤 摄   发布时间:2011-07-11 16:39:56  2011年7月10日,安徽省黄山市野生猴谷的一只黄山短尾猴“扮笑”造型令游人忍俊不禁。黄山短尾猴是中国黄山独有的一种猴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新社发 胡宏坤 摄   发布时间:2

    [阅读全文]

  • 中国首次将10只人工育幼的鸳鸯 放归野外

    [内容预览]

    | 2011/7/11 15:16:37
    近日,10只北京动物园人工育幼的野生鸳鸯,在北京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附近湖面回归自然,这是中国首次将人工育幼的鸳鸯放归野外。野生鸳鸯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国家林业部门统计,目前国内野生鸳鸯种群总数在12000只左右,分布广泛,因此,每一个种群数量都很有限。北京地区08、0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地区野生鸳鸯仅300—400只,因此,野生鸳鸯野外放飞成功将有效地补充北京地区野生鸳鸯种群数量。放飞后,科

    [阅读全文]

  • 新疆科考新发现确定多个物种 藏羚羊数量在恢复

    [内容预览]

    | 2011/7/11 11:54:57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 (孙亭文 熊光伟)记者8日从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考察组6月对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第二次科学考察,并取得新发现。  一是数量骤减的藏羚羊种群正在恢复之中,分布区也在扩大,大部分地区都见到数量可观的雄性藏羚羊,预计数量大于历年;二是保护区东部藏野驴、野牦牛种群数量增长,且在西部多年无分

    [阅读全文]

  • 海归大熊猫"苏琳":产下2011年全球首胎熊猫宝宝

    [内容预览]

    | 2011/7/8 12:38:19
    7月7日,海归大熊猫“苏琳”在四川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苏琳”的第一次生产,也是2011年全球出生的第一胎熊猫宝宝。  “苏琳”于今年3月16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与雄性大熊猫“武岗”完成了配种,3月19日被送到卧龙参与野化放归培训试验。近日来,“苏琳”出现了明显的产前行为,卧龙放归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和精心护理。  7日凌晨五点

    [阅读全文]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角鸮获救

    [内容预览]

    | 2011/7/6 16:40:08
      本报讯(通讯员 郎丰杰 冯淑珍)7月5日下午,在延庆县城江水泉公园内,一只受伤的红角鸮(读“消”)幼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救助。红角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江水泉公园员工罗女士最先发现这只幼鸟,她说:“下午我在园内工作,突然听到地上传来一声声鸟叫,声音非常微弱,我就顺着叫声一路找,在树底下的草丛中发现了这只小家伙。”发现这只幼鸟后

    [阅读全文]

  • 美裁决维持北极熊"受威胁"物种地位 需继续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7/1 13:17:54
        新华网华盛顿6月30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30日作出裁决,认为气候变化威胁着北极熊的栖息环境,决定维持北极熊的“受威胁”物种地位。     地方法院法官埃米特沙利文的裁决维持了美国内政部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2008年作出的一项决定,即北极熊应继续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的保护。  &

    [阅读全文]

  • 可可西里“藏羚羊大产房”卓乃湖的藏羚羊开始产仔

    [内容预览]

    | 2011/6/30 7:45:24
    青海新闻网讯 6月27日,集中到可可西里“藏羚羊大产房”卓乃湖的藏羚羊开始产仔。卓乃湖保护站视频监控首次拍摄到藏羚羊产仔的全过程。据悉,这是视频首次拍摄到藏羚羊生产的全过程,央视新闻频道当日下午13时对藏羚羊产仔全过程进行了直播,这是世界电视史上首次同步直播藏羚羊集体产仔的壮观过程。  当日上午,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保护工作人员和央视新闻频道摄制组记者用刚刚建成一个月的卓乃湖视频监控设备,拍摄到藏

    [阅读全文]

  • 大丰麋鹿喜添新丁

    [内容预览]

    | 2011/6/30 7:19:22
    日前,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麋鹿产仔期刚刚结束,保护区今年新添171头小麋鹿,麋鹿种群数量由去年的1618头增加到现在的1789头。其中,野生麋鹿种群由去年的156头增加到现在的182头,净增26头。  1986年我国从英国引进39头麋鹿,投放在大丰的沿海滩涂。目前,这个保护区保持着三个“世界之最”,即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拥有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

    [阅读全文]

  • 我国启动第4次大熊猫“人口普查”

    [内容预览]

    | 2011/6/30 7:16:48
    新华网成都6月27日专电(记者余里 孙阳)国家林业局第4次全国大熊猫普查,26日在位于四川绵阳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启动试点工作。随后,普查工作将在全国展开。  据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站长杨旭煜介绍,此次试点调查选择在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最多的四川绵阳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约有70名,从26日开始集中培训,预计两三天后上山调查,在7月上旬结束。  国家林业局将根

    [阅读全文]

  • 中国启动第4次大熊猫普查 1596只数据将被刷新

    [内容预览]

    | 2011/6/27 8:44:50
     大熊猫(资料图片)  中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今天凌晨1点24消息: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资源普查启动试点。随后,普查工作将在全国铺开。这意味着10年前得出的中国1596只大熊猫的数据将刷新。  方法:用粪便提取DNA查熊猫“户口”  全国大熊猫资源普查相当于大熊猫的“人口普查”,1999年至2000年的第三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大熊猫1596

    [阅读全文]

  • 穗保存20珍稀龟类 首次人工成功繁殖大东方龟

    [内容预览]

    | 2011/6/24 8:12:39
    刚刚破壳的人工孵化鳄鱼龟幼龟。  国内首次人工成功繁殖大东方龟等四种    20种成功保存的珍稀龟类:    (记者黄蓉芳 王维宣通讯员袁耀飞、刘时良)大东方龟、印度黑龟、黑凹甲陆龟、眼斑龟、四眼斑龟、圆澳龟、锯缘龟、缅甸陆龟、黄额盒龟、西氏长颈龟、剃刀动胸龟、锦龟、日本拟水龟、黄缘盒龟、果龟、地龟、马来闭壳龟、安南龟

    [阅读全文]

  • 东北虎尝试"野外繁殖" 终极目标"放虎归山"

    [内容预览]

    | 2011/6/23 14:45:04
       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中,有两只大腹便便的壮硕雌性东北虎,正在悠闲享受着与自然融合的感觉。在它们周边,有人工挖掘的池塘、小溪;几只野生猎物正随时准备成为它们的“盘中餐”,与以往怀孕的雌老虎不一样的是,这两只待产虎妈妈的“产房”,是几个人工开掘的洞穴。在野外,东北虎最喜爱在山洞或者山窝内产仔。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隶属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目前共养育老虎1000多只,是世界

    [阅读全文]

  •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已达1789头

    [内容预览]

    | 2011/6/23 11:35:49
    中广网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杨守华 通讯员夏勇 李东明)记者近日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区麋鹿产仔期刚刚结束,麋鹿种群数量由去年的1618头增加到现在的1789头,净增171头,增长率达10.6%,其中野生种群由去年的156头增加到现在的182头,净增26头,增长率达16.7%。保护区依然保持了三个“世界之最”的地位,即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拥有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