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夏候鸟南迁 数量锐减
[内容预览]
| 2011/9/14 8:09:48图为9月13日,江西省都昌印山附近的鄱阳湖畔栖息地。傅建斌 摄 随着秋天的来临,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息繁衍的夏候鸟集结南迁,在湖区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经过一个夏季的繁衍栖息,这些夏候鸟们带着添丁加口的喜悦飞回南方,等到明年春天,它们又将会回到鄱阳湖湿地度夏。据介绍,由于今年鄱阳湖遭遇春夏旱,造成湿地干裂,对候鸟越冬的食物链、生物链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湖区夏候鸟数量锐减至10万只,相[阅读全文]
-
全球白鹤种群保护论坛将在吉林莫莫格湿地举办
[内容预览]
| 2011/9/12 11:58:30新华网吉林频道9月11日电(记者王猛)11日记者从吉林省镇赉县获悉,首届中国·镇赉白鹤节举行期间,将在国际重要湿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召开全球白鹤种群保护论坛。届时将以白鹤种群生存与保护为主题,邀请全球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学者及生态保护基金组织负责人,共同探讨生态建设建设规划。 10日晚,首届中国镇赉白鹤节拉开帷幕,相关活动将[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野外繁殖东北虎取得成功
[内容预览]
| 2011/9/10 8:09:18图为小虎仔趴卧在母虎身边的草丛中。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9月9日,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宣布,该园东北虎野外繁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只雌性东北虎在半散放自然条件下顺利产下1只健康的雌性虎仔。此举意味着中国首次尝试东北虎野外繁殖取得成功。 &nb[阅读全文]
-
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技术拯救濒危动物
[内容预览]
| 2011/9/7 14:05:34图片中红色的纹路便是由北方白犀牛的干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细胞。 据英国广播公司9月4日报道,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配子的方法,将有望应用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中。 一个汇集了顶尖科学家的科研小组近日在《自然—方法学》杂志中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制造出两种濒危动物的干细胞,并计划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濒危动物的保护。这个由珍妮·洛林博士牵头的研究小组以北方白犀牛和非洲鬼狒的皮[阅读全文]
-
美首次获得濒危物种的干细胞
[内容预览]
| 2011/9/6 8:11:11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动物的皮肤细胞,通过诱导多能性技术,首次获得了濒危物种的干细胞。他们表示,最新研究有望让物种免于灭绝;也可用于人类的疾病治疗。相关研究发表在9月4日出版的《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5年前,圣地亚哥动物园保护研究所的奥利弗·瑞德和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发育神[阅读全文]
-
野生大熊猫开始“串门”了
[内容预览]
| 2011/9/1 10:31:26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 实习生龚晓蕾)受人类活动干扰,生活在四川岷山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之间,已多年隔绝。经过近十年的环境恢复,它们又重新开始“串门”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昨天宣布,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土梁廊道首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踪迹,这说明野生大熊猫之间的种群交流开始恢复。这将有利于“国宝”的基因交流,壮大种群。 处于发情期的野生大熊猫活动范围越大,觅到“佳偶”的可能性就越高。由于[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再现金斑喙凤蝶踪迹
[内容预览]
| 2011/8/30 8:32:48中新社武夷山8月29日电 (孙贤迅 邓闽利)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中断5年后,再次发现世界上最名贵、中国特有的金斑喙凤蝶。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9日透露,28日上午,该局工程师徐自坤在野外作业时发现一只色彩异常美丽的蝴蝶。经过仔细比对、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雄性。 金斑喙凤蝶是世界上最名贵、极为罕见的蝴蝶,也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阅读全文]
-
曾经濒临灭绝 海南坡鹿迎来新生
[内容预览]
| 2011/8/24 19:59:32这是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南坡鹿(8月23日摄)。 海南坡鹿是海南岛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一珍稀物种的数量只剩下二十多头,到了灭绝的边缘。在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海南坡鹿总数量超过2000只,成为我国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成效最显著的[阅读全文]
-
北戴河新增鸟类种群70余种
[内容预览]
| 2011/8/24 17:54:37新华网石家庄8月24日电(李俊义 李蔷)据秦皇岛市关爱鸟类协会调查统计,目前,秦皇岛市范围内鸟类种群由最初发现的38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451余种,增加70余种,久违的世界珍禽白鹤、丹顶鹤也开始光临北戴河沿海湿地。 位于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湿地被誉为“世界四大观鸟地” 之一,每到春天,成千上万的野鸭、鸥鸟、白鹭、黑水鸡、柳莺等来此驻足,万鸟翱翔的景象带给人们惊喜,也由此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阅读全文]
-
濒危珍禽白鹤现身河北唐县
[内容预览]
| 2011/8/16 22:02:00新华网石家庄8月15日电(记者曹国厂)记者15日从河北省唐县林业局了解到,经鸟类专家认真比对、鉴定,这个县齐家佐乡干部近日发现的“白色大鸟”为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鹤。 唐县齐家佐乡干部霍双群8月9日途经这个乡南齐家佐村时,在村南一小树林旁发现一只白色高大的大鸟,并小心翼翼用手机拍摄到照片。据他介绍,大鸟全身白色,身长约120厘米,嘴和腿为粉红色,体态优美,性情机警。他原以为大鸟受[阅读全文]
-
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正逐渐恢复和上升
[内容预览]
| 2011/8/12 12:15:17新华网西宁8月12日电(记者张进林 何伟)“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6年来,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当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和上升。”青海省生态办公室兼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李晓南说,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三江源[阅读全文]
-
澳洲动物保护者呼吁阻止袋鼠肉出口
[内容预览]
| 2011/8/12 9:10:15澳洲土著居民与袋鼠联系紧密,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 澳大利亚政府日前计划增加对俄罗斯等国的袋鼠肉出口。一石激起千层浪,该项提议一出,便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按照该方案,澳大利亚的袋鼠出口产值将大幅增加,而目前的出口产值达到了2亿美元。贸易部发言人克瑞格??艾默生(Craig Emerson)表示,联邦政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积极推动恢复向俄罗斯出口袋鼠肉。([阅读全文]
-
韶关将建广东首个华南虎"虎崽幼儿园"
[内容预览]
| 2011/8/11 10:56:38龙凤胎虎崽将入住“幼儿园”。 记者昨日从粤北华南虎驯养繁殖中心采访获悉,广东首个专门为华南虎崽建立的“幼儿园”将于今年年底在韶关建成。 香港吴氏野生动物基金会将捐资60万元人民币,为目前该中心的3头珍贵华南虎宝宝,量身定造一个可以进行体能训练与野化研究的“虎崽幼儿园”。 虎崽可得到更好的锻炼 从去年至今,该研究中心的两只成年虎“公主”和“王子”已经诞下3个儿女,老大虎哥9个月大,身强体壮,[阅读全文]
-
西太平洋地区将建立全球最大的鲨鱼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1/8/7 16:23:29据《萨摩亚新闻报》讯,在近期举行的第15届密克罗尼西亚行政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建立鲨鱼自然保护区的决议。该保护区面积为200万平方英里,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鲨鱼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包括帕劳、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北部以及关岛地区的水域。在该保护区内将禁止对鲨鱼的捕捞以及对鲨鱼器官的采集和出售。 -----摘自8月5日《萨摩亚新闻报》[阅读全文]
-
印度老虎数量恢复 喜优参半
[内容预览]
| 2011/8/4 11:25:24印度官方近日公布,曾一度濒临灭绝的印度老虎,在过去四年内,规模扩大了20%。在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萨蒂亚曼哥拉姆(Satyamangalam)森林进行的为期四年的考察发现了54只老虎。 老虎规模扩大,不仅体现了其自身非凡的生存能力,同时老虎生存也更靠近人群和村庄,给人类带来威胁。近些年来,老虎袭击其居住地附近村庄报道不断上升。 根据印度环境与森林署的调查,目前在全印度境内,共有1706只老虎生活[阅读全文]
-
中国大力推进东北虎"安家繁衍" 境内仅剩约20只
[内容预览]
| 2011/8/4 10:44:31新华网长春8月3日电(记者杜白羽宗巍)“我们将多方合力采取综合措施,争取在下个中国虎年即2022年,实现3-5只雌虎在东北森林安家繁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志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7月29日的“全球老虎日”上,中国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了《中国野生虎恢复计划》,标志中国野生虎保护和恢复工作全面启动[阅读全文]
-
藏羚羊完成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产仔开始返迁
[内容预览]
| 2011/8/4 8:31:31日前,藏羚羊已经全部完成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卓乃湖、太阳湖“大产房”产仔,经过近一个月的育幼阶段后开始向各分布区返迁,小藏羚羊已经能够跟着母亲的步伐快速奔跑和长途跋涉。 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从卓乃湖产仔结束返回三江源栖息地的藏羚羊到达五道梁后,要先后通过楚玛尔河、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从7月23日起,上千只藏羚羊就开始在楚玛尔河畔集结,之后每天都有一千只左右的藏羚羊陆续到达[阅读全文]
-
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建设通道桥助野生动物迁徙
[内容预览]
| 2011/8/3 21:15:32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3日消息(记者孙涛 特约记者李晓军 赵玉梅) 8月2日上午,在国道216线新疆昌吉州五彩湾至大黄山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关于爱护自然环境、严禁乱砍乱伐和禁止随意碾压植被的警示栏,各类大型车辆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力争将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据了解,新高速公路在道路设计和施工时,也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仅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附近,高速公路就设计和预留[阅读全文]
-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原型大熊猫“毛毛”顺利产仔
[内容预览]
| 2011/8/2 8:19:32“毛毛”8月1日顺利产下一只幼仔 新华网成都8月1日电(记者孙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原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8岁的雌性大熊猫“毛毛”8月1日顺利产下一只幼仔。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5岁的“毛毛”就曾产下双胞胎。当年产下头胎后,“毛毛”在尝试几次抱幼仔不成功后,便放弃了育幼。“毛毛”的孩子随即被取出[阅读全文]
-
南极"北漂"企鹅身体恢复健康 新西兰打算"放生"
[内容预览]
| 2011/8/1 10:59:35据新华社电 新西兰惠灵顿动物园说,动物园打算在今后几周内放生帝企鹅“快乐的大脚”。 这只帝企鹅从南极“北漂”大约3200公里,今年6月来到新西兰北岛佩卡佩卡海滩,成为44年来首次自行造访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野生帝企鹅。 帝企鹅通常一辈子生活在南极洲。初到佩卡佩卡海滩时,“快乐的大脚”看起来还算健康,但一周过去后越发无精打采,出现脱水、中暑症状,还错误地将沙子当成雪来吞食。它随后被送至惠灵顿动物园[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