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南极海豹研究项目负责人祝茜:我为海豹建档案
[内容预览]
| 2012/1/4 14:51:0337只象海豹、10余只威德尔海豹是第2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南极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项目现场负责人祝茜一个多月以来结识的新“朋友”。他对这些“朋友”的了解,已经细致到身上斑纹特点、表皮伤疤,甚至胡须长短的地步。 南极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对海豹个体特征、行为等进行系统观察,为研究南极海豹种群、栖息地状况和记录海豹的全部行为积累基础资料。祝茜此行的任务是观察中国南极长城[阅读全文]
-
专家解析熊猫吃肉:大熊猫祖先以肉食为主
[内容预览]
| 2012/1/1 8:52:51在保护区的筹建过程中,就开始开展野生动物的生态监测。红 外触发照相技术是针对大中型兽类和地栖型鸟类的重要监测的手段之一。 近日,“大熊猫野外吃羚牛尸体”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对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四川项目负责人赵鹏介绍说,获得这个证据的过程实际上并非偶然,TNC正与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一起推动在老河沟林区建立一个由社会公益资金支持的新型保护区,其主要的保护对象之一便是大熊猫。探[阅读全文]
-
人鹤和谐大山包 环保志愿者再次走近黑颈鹤
[内容预览]
| 2011/12/29 20:11:43给观测站的游客讲解黑颈鹤保护知识向当地居民发放宣传手册 云南网讯(记者杨之辉)12月28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携手安利云南分公司,再次来到昭通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继续开展“七彩云南,我的家园”2011安利志愿者保护黑颈鹤系列宣讲活动。 此次宣讲活动中,云南省宣教中心和安利云南分公司向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捐赠了2000斤鹤粮,并向昭通师专、大山包当地村民和旅行者派发了黑颈鹤保护资料和环[阅读全文]
-
摄影师蹲守4天拍摄小鹿“死里逃生”照片
[内容预览]
| 2011/12/28 7:40:06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外电27日报道,在一年一度的斯洛伐克猎鹰节上,一名摄影师精准地捕捉到一张金雕惊险捕捉小鹿的照片。 照片显示,一只金雕张开硕大的翅膀从高空扑下,锋利的双爪直接扣向小鹿的后背,然而,这只身临险境的小鹿也没有慌乱,而是机智地一趴,并疯狂地奔向一篱笆处,从而最终逃脱了金雕的“魔爪”。 据悉,该照片是摄影师米兰·卡拉休拉在斯洛伐克的一个草原蹲守了4天才捕捉到的珍贵镜头。[阅读全文]
-
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过冬东方白鹳增加到3只
[内容预览]
| 2011/12/28 7:14:45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2月27日讯继12月15日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北八滧优化区发现一只东方白鹳后,22日,在同一区域内,保护区监测人员再次发现了3只东方白鹳的身影,并有幸拍摄到了较为清晰的照片。此次的目击也是近年来保护区内发现东方白鹳数量最多的一次。 相关链接: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约有2500~3000只。喙粗壮黑色,脚暗[阅读全文]
-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保护江豚平安过冬
[内容预览]
| 2011/12/28 7:13:43入冬以来,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生活在半自然夹江水域的11头长江江豚平安越冬。 据了解,由于半自然水体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容易结冰,江豚的正常呼吸、摄食会受到影响。为此,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总结多年来的经验,制定了一整套应急预案。如果气温下降后出现较薄的冰层,保护区工作人员将通过划船来破冰;如果冰层较厚,工作人员将把长江[阅读全文]
-
2600余只大天鹅做客青海湖
[内容预览]
| 2011/12/22 10:00:22隆冬季节,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青海湖的蛋岛、泉湾、沙柳河一带,2600余只大天鹅欢快地栖息嬉戏,青海湖成了“天鹅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这里遍布的沼泽、湿地和不冻泉水,成为水鸟们的天堂。被誉为“大自然美丽精灵”的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都会成群结队从新疆和西伯利亚等地飞抵青海湖,享受半年左右的爱情时光。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科长吴永林介绍,最新的一项环湖巡查[阅读全文]
-
野放中心:为熊猫放野安个家
[内容预览]
| 2011/12/22 9:49:52正在全力推进“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成都,其生态本底的构筑,成为了重要的一块基石。作为成都得天独厚资源的熊猫,更是成为了“生态”最好的“指标”。在刚刚召开的全委会上,明确提出了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而打好成都“大熊猫”这张文化牌,更是将为此添加坚实砝码。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在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阅读全文]
-
“中国鹤湖”升金湖迎来十多万珍禽越冬
[内容预览]
| 2011/12/21 15:53:04新华网合肥12月21日电(记者王立武)入冬以来,位于安徽池州市的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每天都有大量候鸟翩翩飞至。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家称,按多年规律,10多万只珍禽将在明年2月初前在此过冬。万鸟齐飞共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妙场面,正吸引大批鸟类爱好者和摄影家前往观赏。 升金湖是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白头鹤、白鹳的最大种群越冬地之一,也是其它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处所,鸟类保有量达230种[阅读全文]
-
大批珍禽飞抵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内容预览]
| 2011/12/20 9:49:26中广网济南12月16日消息(记者桂园 山东台记者王金秀东营台记者赵新生)进入12月份以来,大批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禽开始飞抵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越冬,为苍茫的冬日湿地增添了无限魅力 目前,飞临保护区栖息越冬的丹顶鹤有100多只、东方白鹳180只左右。他们或展翅翱翔、引吭高歌,或悠闲自得觅食嬉戏,构成一幅美妙画卷。 丹顶鹤和东方白鹤体态优雅,舞姿秀美,许多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慕名而[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导致大猩猩和老虎濒临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12/13 11:31:02联合国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带给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得不到解决,包括卢旺达的大猩猩和孟加拉国老虎在内的一些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在德班举行的全球气候谈判期间发布了此份报告。它显示,较高的温度、海平面上升、森林砍伐和土地的过度使用破坏了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尤其是在非洲。 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部助理总干事爱德华多?罗哈斯-布里亚莱斯(Eduardo[阅读全文]
-
近万种动植物将得到更有效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12/11 16:14:16今报南宁讯(记者潘登)物种总数居全国第三位,已经建设了78个自然保护区……如何保护广西丰富的物种呢?12月10日,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正式启动。来自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央项目办和海南、吉林、广西等省区的74位领导、专家,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及后续的研讨会。 广西物种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物种总数居全国第三位。已发现和命名的野生动植物共计[阅读全文]
-
大熊猫“阳光”“甜甜”启程赴英国定居十年
[内容预览]
| 2011/12/4 16:04:38资料图片:11月17日,在四川雅安开展访问的英国外交国务大臣杰里米·布朗,前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探望即将启程赴英的两只大熊猫“甜甜”和“阳光”。图为布朗与大熊猫合影留念。 中新社发 徐杨祎 摄 12月3日,临行前,大熊猫“阳光”在大快朵颐。当日,大熊猫“甜甜”“阳光”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阅读全文]
-
全球野骆驼数量或不足千峰 保护形势严峻
[内容预览]
| 2011/11/27 10:21:00记者从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野骆驼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据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长期观察和推测,目前生活在我国和蒙古共和国的野骆驼数量可能已不足1000峰。 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西北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全球野骆驼的主要生活区域。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陶辽汗介绍,目前,在我国生活的野骆驼数量600余峰。他介绍说,全球野骆驼的另一个主要生活区域[阅读全文]
-
浙大校园发现濒危植物
[内容预览]
| 2011/11/21 15:25:53浙大校园里的水蕨 本报杭州11月20日讯 “你看,这就是水蕨。”今天上午,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农业化学研究所的徐正浩博士,指着浙大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一丛丛绿色矮小的植物高兴地说。一直从事“野生植物资源研究”的徐正浩练就一眼就能识别数百种草本植物的本领。两个月前,他在这里偶然发现了10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 水蕨为一年生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绿色、多汁,具有药用、食用、[阅读全文]
-
1487只黑颈鹤“落户”昭通
[内容预览]
| 2011/11/21 9:15:28从11月7日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先头部队”飞临昭通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到昨日为止,已有1487只黑颈鹤“安家”昭通境内。 据观测和统计,截止到昨日下午3点,飞临昭通境内湿地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达1487只,黑颈鹤的具体分布地点和数量分别是:在大山包保护区栖息的黑颈鹤共有906只,包括大海子541只、小海坝221只、长会口121只、勒力寨23只;永善县茂林镇永安村354只;永善县伍寨[阅读全文]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吸引大批迁徙鸟类
[内容预览]
| 2011/11/21 9:05:05中广网济南11月20日消息(记者桂园 山东台记者王金秀 东营台记者杨奎强)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大批迁徙鸟类,黄河口进入最佳观鸟期。 初冬时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大批珍稀鸟类如约而至,大天鹅优雅湖中,丹顶鹤随风而舞,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 由于气候适宜,饵料充足,面积达到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前来栖息,每天来到这里的鸟的种类和数[阅读全文]
-
我国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328只
[内容预览]
| 2011/11/18 17:32:39本报电 (记者潘少军)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今年圈养大熊猫繁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繁育大熊猫15胎、25仔,成活20仔,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2仔、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7仔、重庆动物园1仔。至此,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328只。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立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64处,总面积近320万公顷;建立起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阅读全文]
-
为保护濒危鲸鱼美国调整大洋航线
[内容预览]
| 2011/11/18 15:46:51美国海洋警卫队近期提议,改变圣巴巴拉海峡的大洋航线,让船只绕行鲸鱼捕食区域,从而为生活在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的海洋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这一提议是海洋警卫队经过了长达一年的研究后做出的。该研究主要关注使用洛杉矶港口、长滩港口及圣巴巴拉港口的货船通道问题。其研究于今年六月截止。 某海洋警卫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发现船只通行在海峡群岛的南端,给海洋动物带来了安全隐患。随着船只越来越多,我们必须要考虑[阅读全文]
-
银瓶自然保护区发现小灵猫
[内容预览]
| 2011/11/18 7:05:48资料图 小灵猫产的“灵猫香”是著名的四大动物香料之一,其他三种是麝香、海狸香、龙涎香。由于人类捕猎过度,野生小灵猫成了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们刚到银瓶山自然保护区时,走访了当地农户,农户们说,山上有小灵猫,专家们还半信半疑,但是没过多久,这个疑团解开了,专家们放置在森林里的红外线相机,两次“捕捉”到了小灵猫的踪迹。 【探秘】 放红 外相机寻踪迹 利用红外线相机寻找动物踪迹,[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