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真菌高突变率威胁胡桃树

    [内容预览]

    | 2014/11/17 20:07:27
    图片来源:《科学》如果你是一棵胡桃树,那么有一个坏消息在等着你。你知道寄生性真菌正在杀死你的朋友吗?美国普渡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名为Geosmithia morbida的真菌,结果发现其具有惊人的遗传多样性,并能通过克隆自身进行繁殖。这些结果表明,这种生物体正在经历一个很高的突变速率,这赋予它们灵活性,并且人类会难以对其进行控制或消除。这种通过胡桃枝传播的真菌存在于美国和意大

    [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40年来中国红树林连通度降低

    [内容预览]

    | 2014/11/17 20:05:20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日前,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中国红树林遥感监测研究中,发现40年来中国红树林连通度降低。相关成果发布在《湿地》《 IEEE应用地球观测与遥感选题杂志》等期刊上。中国红树林生长区岸线长度约为14000公里,实地调查方法难以进行,常规手段进行准确定位和描绘费时费力,且

    [阅读全文]

  • 新树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内容预览]

    | 2014/11/13 13:53:26
    图片来源:PEDRO PELOSO如果时间倒流至1981年,英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黑色安息日”的领军人物奥兹·奥斯伯恩曾在台上咬掉了一只蝙蝠的脑袋。而时隔20余年后,一种新树蛙被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你想错了!这种身体娇小的亚马逊树蛙Dendropsophus ozzyi不会咬掉蝙蝠的头,它们会发出有如蝙蝠一般的尖锐鸣叫声。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称,这种树蛙中的雄性拥有尤其大的声囊,可以让它们

    [阅读全文]

  • 母马化石惊现胎儿

    [内容预览]

    | 2014/11/10 17:12:54
    图片来源:SENCKENBERG FORSCHUNGSINSTITUT FRANKFURT4700万年前,一只怀孕的母马和它未出生的胎儿或因被赶入湖泊溺水而亡。然而,它们的死亡对于21世纪发现其化石的古生物学家来说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儿。它们的化石遗体在一个叫作Messel坑的地方被发现,该地方原是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个煤油混合页岩矿,该地区一直以来以完整的化石保存而闻名。现在,这匹母马及其腹中的胎

    [阅读全文]

  • 李明小组揭示金丝猴起源和演化历史

    [内容预览]

    | 2014/11/10 13:47:58
    Nature Genetics 封面金丝猴植食性适应分子机制及其进化历史疣猴亚科是灵长类旧大陆猴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群体,它们通常以植食性为主且独立发展出具有类似反刍动物的复杂的胃这一重要生理特征,其肠道微生物可能参与发酵和消化纤维素。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组与其他单位合作,利用二代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疣猴亚科,仰鼻猴属)进行了de novo

    [阅读全文]

  • 阿根廷出台南露脊鲸领养计划 九只鲸选为"人类交流大使"

    [内容预览]

    | 2014/11/7 16:30:09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宇):为保护马德林港濒临灭绝的珍惜物种“南露脊鲸”,阿根廷当地的环保组织近日推出了一项特别的举措——领养鲸鱼计划。  这项计划是由阿根廷鲸类保护学会发起的一项环保活动,据学会负责人之一罗萨娜·施泰因巴格女士介绍,该计划能够得以实行要归功于现代照相辨识技术的应用。  “阿根廷鲸类保护学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考工作中通过照相等技术陆陆续续辨识了3000多头南露脊鲸,我们甚至已

    [阅读全文]

  • 欧洲常见鸟类数量锐减

    [内容预览]

    | 2014/11/6 23:40:58
     利用从25个国家收集的数据,科学家估计欧洲鸟类数量在过去30年减少了4200多万只,一些常见的鸟类如家雀、云雀、椋鸟等数量锐减。英国《卫报》报道称,多亏采取了保护措施,一些更罕见的鸟类数量则有所增长。但是由于没有对常见鸟类保护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其数量损失惨重。科学家表示,鸟类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栖息地的丧失,由于这些常见鸟类具有广泛分布、数量众多等特点,需要对其采取更宽泛、更综合的

    [阅读全文]

  • 英环保组织称深海巨型动物急需保护 吁划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4/11/5 14:43:02
    姥鲨在春夏活跃于不列颠海域,它们外形巨大,但性情并不凶猛。  据英国媒体4日报道,一份报告指出,不列颠海域正面临过度捕捞、污染、船运交通以及海洋开发等因素带来的影响,需要保护措施。  发表报告的机构野生生物信托(The Wildlife Trusts)组织正呼吁政府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海岸一带划设17个鲸类、海豚、鼠海豚及鲨鱼保护区。  该报告指出,目前的政策并不能保护鲸类动物。  英国政府则表示,他

    [阅读全文]

  • 漫游机器人帮科学家研究企鹅

    [内容预览]

    | 2014/11/5 11:43:00
     本报讯 对于科学家来说,与动物研究对象近距离接触,详细观察它们的生活,而又不会给它们带来压力,从而让研究复杂化,可谓是一个挑战。《科学新闻》报道称,通过发明一个远程遥控的人造小企鹅漫游机器人,一队研究人员找到了近距离接触企鹅群的方法,即便是那些最胆怯的企鹅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外来者。给一些企鹅装上心率监测器后,该研究团队控制着没有任何装饰的探测器进入企鹅群的领地,监测它们是否存在压力反应。

    [阅读全文]

  • 英国专家调查称环境恶化导致欧洲鸟类数量大减

    [内容预览]

    | 2014/11/4 14:56:23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报道,过去30年,欧洲鸟类数量减少了4.21亿只,而且目前的环境威胁使一些常见鸟类难以继续生存。  在《生态学快报》(Ecology Letters)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欧洲鸟类数量大减跟现代农业耕作方法以及鸟类栖息地的减少和遭破坏有关系。  领导这一调查的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专家格雷戈里说:“这是欧洲鸟类发出的警告,很显然,对许多我们熟悉的鸟类来说,我们管理环境的方式是不可

    [阅读全文]

  • 深海地平线事故漏油深藏海底

    [内容预览]

    | 2014/11/4 10:46:33
    2010年6月,深海地平线事故后墨西哥湾漂浮的油污  图片来源:Kari Goodnough/Bloomberg/Getty2010年深海地平线漏油事故,超过1/3的流入墨西哥湾的石油“从未露面”。自那时起,科学家一直试图定位失踪的200万桶原油。有人认为,这些石油已经被微生物消耗掉,或“定居”在海床上。10月27日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大部分漏油被存储在横贯3

    [阅读全文]

  • 科研人员认为亚马孙雨林大面积消失或致巴西大旱

    [内容预览]

    | 2014/11/4 10:33:59
    巴西东南部今年遭遇特大旱情,巴西科研人员分析认为,亚马孙热带雨林由于盗采等因素大面积消失,可能是今年干旱问题的导火索。  今年,巴西包括圣保罗市在内的东南部地区居民用水出现困难。干旱已经殃及该地区2700万人口,其中圣保罗州情况尤为严重。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带是巴西人口最为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下属科技中心研究员安东尼奥·诺布雷在分析了超过2

    [阅读全文]

  • 环保组织称若非法猎杀比例上升 大象将绝种

    [内容预览]

    | 2014/11/3 10:21:54
    环保组织昨日举行第二届“象义行”,得到城中艺人,以及公众人士共同参与。《新报》  据香港《新报》报道,有专家指,全球3年内有达10万头大象被猎杀,估计大象更有机会在未来10至15年绝种。有环保组织举办游行活动,呼吁各界去除旧观念,拒买象牙制品,拒食鱼翅。  环保组织“海峰环保教育基金”11月1日举行第二届香港“象义行”,由湾仔君悦酒店附近的小公园出发,步行至金紫荆广场,并得到城中艺人、野生动物保育

    [阅读全文]

  • 近海污染严重 科学家警告:30年后或“无鱼可吃”

    [内容预览]

    | 2014/10/28 15:48:00
    “要想30年后还有鱼可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7日,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保护我国海洋与湖泊生态安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一万公里海岸已人工化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12万种海洋生物,但是据估计,海洋生物种类多达100万种,因此,还有90%的海洋生物是我们所未知的,

    [阅读全文]

  • 为适应极端环境 高山蕨类发生形态变异

    [内容预览]

    | 2014/10/28 12:13:29
    英国科学家日前称,研究发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蕨类植物为了适应当地极端的环境状况,进化出了适应生存的新形态。蕨类是地球上“古老”的物种,部分蕨类植物在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已经存在。英格兰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帕特丽夏(Pataricia Sanchez-Baracaldo)博士和加文·托马斯(Gavin Thomas)博士通过用分子和形态数据研究发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蕨类植物在最近的200万年以内

    [阅读全文]

  • 近11年来最大太阳黑子出现

    [内容预览]

    | 2014/10/27 11:14:45
    你看你看,太阳脸上长了“雀斑” 近11年来最大太阳黑子出现,市民早晚肉眼可见记者 任金如/文 黄洋洋/图黑点处即为太阳黑子(用望远镜拍摄)星报讯 近几天,太阳黑子“发威”,一个巨大的黑子群现身太阳表面。昨日,市场星报记者从安徽省天文爱好者协会获悉,在10月28日之前,合肥地区都可看到太阳上的“大黑痣”,目前,它足足有地球的52倍大。昨日早晨,太阳刚升起不久,在左下方有一块非常明显的黑斑,这就是已经

    [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长江沿岸设立公益生态湖泊保护濒危江豚

    [内容预览]

    | 2014/10/24 15:37:14
    每年的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从事淡水豚研究长达20多年的安庆师范学院教授于道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呼吁,在长江沿岸设立若干公益生态湖泊,减缓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现状,从而为江豚提供食物供给,减少“饿死”的江豚数量。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在地球上生存超过2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显示,长江江豚的数量呈加速下降趋势,仅剩1

    [阅读全文]

  • 药物污染可能导致野生动物数量下降

    [内容预览]

    | 2014/10/22 8:47:55
    避孕药中使用的合成雌激素造成安大略省湖泊中常见的研究实验鱼类黑头呆鱼灭绝,严重扰乱了整个生态系统。图片来源:Alamy图片社由于牛群被滥用消炎药,以它们的尸体为食的印度秃鹰因此几乎完全绝迹。图片来源:Alamy图片社据英国《卫报》报道,多项新研究表明,通过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进入环境中的药物可能是造成全球野生动物危机的背后原因之一。科学家同时警告说,这些在低浓度下即具有生物活动的药物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

    [阅读全文]

  • 太阳X射线或存暗物质迹象

    [内容预览]

    | 2014/10/20 14:13:32
     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搜寻暗物质—— 一种可以用引力把宇宙星系连接在一起的神秘物质。欧空局在轨X射线任务卫星XMM-Newton发现暗物质或是由一种奇异的粒子“轴子”所组成。太阳产生的轴子在到达地球磁场后会转变成X光。关键在于地球磁场的方向会随着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而变化,依靠这种途径产生的X光的数量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英国《卫报》报道称,XMM-Newton研究人员观察到来自太阳的X光

    [阅读全文]

  • 东洞庭湖违规出租调查:候鸟天堂何以沦为蟹池藕塘

    [内容预览]

    | 2014/10/16 10:33:51
    东洞庭湖的万亩内湖——采桑湖与大湖一堤之隔。这里是候鸟的栖息地,被誉为“候鸟天堂”。当大湖水位过高淹没滩涂和草甸时,这里更是东洞庭湖保护区内的“诺亚方舟”。  然而,被誉为“候鸟天堂”“诺亚方舟”的采桑湖却以每年370万元的价格被出租,沦落为种藕、养蟹的“池塘”。  万亩湿地“命运”为何遭遇突变?这一切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承租金上涨近49倍 万亩湿地一分为二:一半种藕,

    [阅读全文]

2372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