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显示:青海第二大湖泊哈拉湖连年“长胖”
[内容预览]
| 2008/12/26 14:02:10新华社西宁12月25日电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06年以来,青海省第二大湖泊——哈拉湖的水体面积连年增长。3年间已比2005年同期增大20平方公里。哈拉湖,又称黑海,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深藏于祁连山腹地,是青藏高原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咸水湖。作为青海省第二大湖泊,哈拉湖及其周边水草丰美的湿地是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滩边的异类美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哈拉湖一带人迹罕至,其周边湿地是中[阅读全文]
-
青海计划为330万农牧民建立健康档案
[内容预览]
| 2008/12/19 16:59:27新华网西宁12月19日电(记者顾玲)青海省从明年起计划逐步为全省330万农牧民建立健康档案,以掌握农牧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流行规律,及时为农牧民提供科学规范的预防保健指导服务。 青海省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李秀忠介绍,农牧民健康档案将由其所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 室共同建立,其中乡镇卫生院负责建立农牧民家庭健康档案,村卫生室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农牧民家庭和个人基本健康资料主要通过日常门诊、健康[阅读全文]
-
江河源环保世纪行 保护青海湖母亲河布哈河
[内容预览]
| 2008/12/19 9:37:36青海新闻网讯 布哈河孕育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它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汇集雪山清泉,草地细流,源源不断地向青海湖倾注琼浆玉液,不仅减缓了青海湖水位的下降,也是青海湖湟鱼产卵的主要河道之一,而且防止了因蒸发量过大而引起的湖水盐分变浓,保护了青海湖水生物的繁衍生息,流域群众亲切地称布哈河是青海湖的母亲河。 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天峻县境内。“布哈”蒙古语意为“野牛”,因昔日沿河区野牛出没而得名。发源[阅读全文]
-
青海省将构建三江源生态旅游重点景区体系
[内容预览]
| 2008/12/18 13:46:24据青海日报报道,根据刚刚通过评审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核算,在三江源地区构建以“一级重点景区为龙头,二级重点景区为骨干,三级重点景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重点景区体系,合计要投入资金18.42亿元。《规划》提出的一、二、三级重点景区项目共有35个,建设时间分为近、中、远三个时期,按照计划将在2009年有序展开。 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中,一级重点景区有6个,建设时间排序锁定在近、中[阅读全文]
-
青海开辟中央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内容预览]
| 2008/12/18 10:50:14本报讯 面对中央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新形势,青海省环保部门近日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环评审批工作新机制,对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开辟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青海省环保部门实行“全天候”服务,对列入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做到了3日内办结环评文件审批,对节能减排项目基本做到当日报送当日办结。尤其是为中央投资初步落实的77个项目开辟了审批快车道,在保证审[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悄悄改变您的生活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24:16候鸟迁徙的时间一再推迟;冬天的时候,家里还有苍蝇出没……气候冷与暖,你我共感知。 青海新闻网讯 -近44年来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明显上升,2006年为历史最暖年份。1998年和2007年并列第二。 -部分动植物生活已经受到气候影响。 -今年11月,全省气温普遍偏高,月平均气温在3.1摄氏度至零下12.8摄氏度之间,较历年平均偏高1至2摄氏度。 ◆新闻现象 鸟儿走晚了 对角羚挪窝……[阅读全文]
-
青海六年投入三亿元
[内容预览]
| 2008/12/8 11:49:21本报讯 近6年来,青海省环保部门按照新时期加强污染减排和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在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已累计争取和投放各类专项资金近3亿元,加快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环境监管能力。 从2002年起,青海省从国家申请到各类环保专项资金共计22303万元。 从2006年开始,为提高排污费使用效益,青海省通过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和排污费渠道下达省级预算资金7391万元[阅读全文]
-
青海已建立11处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8/12/7 12:15:08人民网西宁12月07日电 (记者郅振璞)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功能省的青海,目前已建立包括森林植被、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区涵盖大部分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和江河源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区域,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保护区体系。 青海是全国野生动物资源大省。多年来,不断加大对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拯救保护力度,全省在高度重视自然保[阅读全文]
-
来吧,到青海湖踏雪冬游 青海湖冰雪旅游节拉开大幕
[内容预览]
| 2008/12/6 22:17:10青海新闻网讯 我省龙头景区青海湖今年冬季游大幕已经拉开,“冰雪”题材贯穿整个景区冬游活动。目前,青海湖景区不仅向游客开出了诱人的冬季旅游项目“菜单”,而且推出门票等价格优惠“菜单”,由此,将极大地活跃景区乃至全省冬季游市场。 如果说青海湖的夏天蓝色晶莹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让人震撼流连。那么它的冬天则宛如银色的童话,让人迷离陶醉。每年12月到来年3月,青海湖冰封湖面,尽显苍茫无垠气势;周边的南山被皑[阅读全文]
-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集成项目启动
[内容预览]
| 2008/12/3 9:01:46美丽的青海湖 中广网西宁12月2日消息(记者才让多杰)日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在西宁启动。项目总投资4816万元,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承担。 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脆弱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区,亦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阅读全文]
-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鸟类资源增加种群达191种(图)
[内容预览]
| 2008/12/2 12:36:10冬日青海湖 中广网西宁12月2日消息(记者卓娅罗占祥)近日,青海湖保护管理局在青海湖哈达滩湿地首次发现1雄1雌两只白眉鸭和在布哈河口鸟岛附近发现两只翘嘴鹬。至此,青海湖及环湖地区鸟类种类已由1989年的164种,增加到目前的191种,其中水鸟66种,占全省鸟类种类的65%。青海湖“主人” 今年以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与中科院9家研究所建成了“中科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研究基地”,搭[阅读全文]
-
社区共管 青海湖景区编织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内容预览]
| 2008/12/1 14:17:32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于近日同湖东种羊场签订保护项目协议,以建立社区共管制度,建造普氏原羚试验通道,完善管理、科研和监测体系,恢复和发展普氏原羚的种群。此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建设期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编织“大局”与“小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逐渐[阅读全文]
-
青海:近3亿环保专项投入为生态立省战略强基固本
[内容预览]
| 2008/11/29 11:53:53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为遏制严峻的环境形势,我省环保部门想方设法拓宽渠道,千方百计争取资金,从2002年至今,已累计争取和投放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近3亿元,加快环保基础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使环境管理工作得以有续开展。 据了解,从2002年起,我省环保部门先后从国家申请到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累计达22303万元,其中投入环境监管能力专项资金8629万元,投入重点企业污染治理专项资金3600万元,[阅读全文]
-
青海争取国家投资14.56亿 用于环保等领域
[内容预览]
| 2008/11/27 10:10:37国家决定在2010年底前新增1000亿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保障民生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经省发改委积极争取,近日,14.56亿项目资金花落青海。“我们一直关注着省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青海争取到14亿项目资金,老百姓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西宁市民林万有急切地希望了解。据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发改委迅速提出一批有利于争取国家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能够增强经济[阅读全文]
-
打好粉尘污染治理攻坚战
[内容预览]
| 2008/11/15 9:13:14青海新闻网讯昨天,省政府在乐都华夏水泥有限公司召开全省水泥行业环境污染整治现场观摩会,这不仅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措施的具体体现,也是切实履行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际行动。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敏感性问题,也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水泥企业粉尘污染作为我省工业污染的主要源,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阅读全文]
-
消费视点:超低价节能灯缘何少人问津?
[内容预览]
| 2008/11/4 10:33:33一项利国利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绿照工程”今年在全国推广开来,然而,和其他省份市民积极购买相比,这项工程却在我省西宁市遇冷。 这项“绿色照明工程”,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今年正式启动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旨在大幅度降低照明领域的耗电量,促进照明电器行业技术快速发展。 &[阅读全文]
-
青海重拳出击治理“硅铁走廊”污染
[内容预览]
| 2008/11/2 10:59:33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1月02日电 (记者叶超)随着起吊机的吊臂徐徐上升,一家小铁合金冶炼厂的铁制烟囱被连根拔起。日前,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向以污染严重闻名全省的“硅铁走廊”打出了关小建大,促进节能减排的重拳。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然而,在青海省民和县境内兰青铁路、青藏公路沿线的“硅铁走廊”内,[阅读全文]
-
生态绿色屏障一期建设完成 3.4亿"染绿"大南山
[内容预览]
| 2008/10/28 17:35:15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0月28日电 深秋的西宁大南山层林尽染,落叶铺就满地金。10月24日,从西宁市政府办公厅传来喜人消息:为期3年的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结束,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到今年8月,共造林52000亩,已栽植油松、祁连圆柏、榆树、丁香等19个品种的大规格苗木409万株,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总体保存率超过85%。 &[阅读全文]
-
青海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70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08/10/26 11:02:58人民网西宁10月26日电 近年来,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近半的青海省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投资8425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70.42平方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对周边地区乃至下游省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全省水土流失[阅读全文]
-
保护“中华水塔”
[内容预览]
| 2008/10/26 10:47:24“面积大省,资源富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当之无愧,然而,多年来青海也总是与“贫穷”“落后”“生态恶化”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进入新世纪后,青海开始探索一条开发资源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工业经济与防止环境污染并重的发展道路。其中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昭示着青海向科学发展的理性回归。  [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