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日本政府将在全球加快推行能源保障战略[06-04]
        经济参考报2007年6月4日报道  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最近不断加大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能源的力度,大力推进多元化、多渠道的能源保障战略,并与许多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有关能源合作的协议,为确保日本今后稳……

    普通资讯 欧美为何争做“气候秀”[06-04]
    光明日报2007年6月4日消息:自美国总统布什5月31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长期战略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环境委员季马斯、轮值主席国德国气候问题谈判代表伯尔尼等纷纷发表讲话,高调批评美国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的立场。欧美之间围绕气候和减排……

    普通资讯 控制全球暖化花费几何?[05-30]
        科技日报2007年5月30日讯  拯救地球的代价是什么?是否会拖垮各国的经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第三阶段最新报告给出的答案是:遏止全球暖化的经济代价是每年只需付出0.12……

    普通资讯 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不及发达国家三分之一[05-30]
    据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李忠发、侯丽军)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9日说,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不及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中国依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推荐资讯 气候变化研究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05-30]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金振蓉)“关于气候变化,也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议论的气候变暖问题,中国科学家需要有自己的声音,现在,由于研究的分散,研究资源缺乏整合,因此,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这是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专……

    推荐资讯 姜瑜:中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05-29]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九日电 (记者 余湛奕 王岩)在中国外交部今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积极和重视的态度以及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姜瑜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应……

    普通资讯 美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 全球大气层二氧化碳增长仍[05-29]
        科技日报2007年5月29日讯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从2000年到2004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比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3倍。当时的排放增长率是1.1……

    推荐资讯 日本呼吁制定后《京都议定书》并说服美国和中国[05-28]
    据法新社2007年5月25日报道,日本于5月24日晚呼吁全世界在2050年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日本同时还提议制定“后京都议定书”并希望能够争取原《京都议定书》的两个主要违反国美国和中国参与其中。日本首相安倍普三是在八国集团德国海利……

    推荐资讯 酝酿气候变化法案 美国政坛集体新动向?[05-26]
    英国《卫报》:现在是2010年,由于制造商及购买者享有鼓励机制,美国10辆车中就有1辆是混合型车;按照法律规定,加州每个家庭及花园都使用低耗能灯泡照明;总统发表声明,控制气候变化是国家安全首要事项,与对抗恐怖组织同样紧急;联邦碳排放总量控制……

    推荐资讯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提速[05-24]
        科学时报2007年5月24日讯    如今,全球碳排放这匹脱缰野马的努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难——这是一项针对全世界碳排放进行的最新分析得出的结论。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全球……

    普通资讯 森林与热带雨林均能遏制气候变暖 多国科学家呼吁[05-22]
        科技日报2007年5月22日讯   来自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科学家日前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加强保护加拿大北部正面临人类开发活动破坏严重的森林资源。科学家们认为,森林可以吸……

    普通资讯 气温变暖让植物逐渐褪色[05-22]
    南京市民丁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每年南京鸡鸣寺附近樱花盛放的时候,他都会去拍照。对比近十年的照片,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樱花颜色越来越白了。而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气候变暖的一种征兆。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推荐资讯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生态[05-21]
    本报北京5月20日讯 记者郄建荣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日前,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开幕的“2007大学生生态电影周”上,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

    推荐资讯 WWF:全球需5年内做出遏制气候变化决定[05-18]
        人民网2007年5月18日讯  世界自然基金会5月15日表示,各国政府需要在5年之内做出遏制气候变化的主要决定,以解决预期的未来50年中能源需求增倍的问题。   ……

    推荐资讯 [组图]谁来为碳排放付费?[05-16]
     目前中国虽然人均排放量很少,但总量越来越大,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每个行业都应该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都要积极向着建设节约型、低能耗、低排放社会的目标努力。本报记者 潘希/摄 科学时……

    推荐资讯 制止森林砍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05-15]
        科学与发展网2007年5月11日报道  一组森林和气候专家说,减少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砍伐可能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关键战略。昨天(5月10日)他们在《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

    普通资讯 气候变化威胁印度尼西亚农业[05-15]
        科学与发展网2007年5月9日报道  一项发表在5月2日的《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论文显示,印度尼西亚的水稻种植可能会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显著伤害。    印尼的农业……

    普通资讯 “绿色水坝”可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05-15]
        科学与发展网2007年5月11日报道  巴西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技术,可以减少大型水电工程释放的温室气体。    来自巴西国立空间研究院的这个研究组研究了防止水库中……

    普通资讯 不能不救这个地球[05-15]
    看网上新闻,联合国相关机构报告:因全球暖化效应,自然景观面临摧毁,情况较过去严重得多。如果趋势不改善,就可能导致地球上三分之一的物种逐渐灭绝。冰川和冰壳融化,十亿人会受到用水短缺的威胁,靠近海岸线的地区势将面临更多的洪水灾害。百分之六十的亚……

    推荐资讯 中国科学家揭秘全球变暖报告谈判内幕[05-09]
    广州日报5月9日报道,10多年前就被世界高度关注的气候变暖问题,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全球媒体的视野中,并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   5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三部分《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