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组图]全球气候变暖将致澳大利亚大堡礁20年后消[08-12]
    大堡礁可谓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奇迹天然结构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些美轮美奂的图片展现的是澳大利亚大堡礁。这种天然结构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其边缘镶嵌着绿色和深蓝色绿松石,令人目不暇接并心生震撼,可谓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奇迹。然而……

    普通资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08-11]
    新华网德国波恩8月10日电(记者郇公弟 李萍)  联合国2009年第三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8月10日至1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本次谈判虽为非正式磋商,但对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能否达成新的减排协议却至关重要。   ……

    普通资讯 英国报告认为气候变化会影响粮食安全[08-11]
    新华网伦敦8月10日电(记者 黄堃)英国政府10日发布首份粮食安全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会对粮食作物的种类、种植方式和种植地区等造成影响,强调应该准备应对可能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  由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名为《英国粮食安全评……

    普通资讯 [图文]北极今夏融冰"嗖嗖快" 每天化掉三个比利时[08-11]
     资料图片    美国有关机构研究显示,过去百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摄氏度,而北极气温则骤增了2倍多,今年7月底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0℃,几乎全因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所致。 &n……

    普通资讯 法国探险家夏尔·埃德里克:在北极感受气候变暖[08-11]
        浮冰融化、鱼类消失……这是法国探险家夏尔·埃德里克今年春天在北极看到的景象。探险归来之后,埃德里克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埃德里克从2002年开始……

    普通资讯 北极海冰仍在加速融化[08-11]
    据新华社洛杉矶8月9日电(记者高原)曾有研究预测,30年内北极夏季将可能很难再见海冰。从今年夏季的情形看,这个预测并非杞人忧天。美国有关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夏季,北极海冰仍在加速融化。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到……

    普通资讯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谈气候变化问题[08-10]
    8月9号到14号,巴厘路线图气候变化谈判本年度第三轮磋商即将在波恩举行,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将代表中国参加此轮磋商,于大使昨天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等问题。  ……

    普通资讯 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工作进展和协调会举行[08-10]
    8月3日,由中国林科院承担并主办的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林业适应对策研究”工作进展和协调会在中国林科院举行。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科技司司长魏殿生、资源司司长汪绚,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

    普通资讯 [图文]科学家计划研制"造云船" 用来对抗全球变暖[08-10]
     科学家计划研制造云船对抗全球变暖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为了应对灾难性的全球变暖问题,许多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创意方案为地球降温。丹麦哥本哈根一家智库通过比较各种方案的花费、效果,认为“造云船”……

    普通资讯 “光合作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生物燃料[08-09]
    据美国《技术评论》杂志报道,一家新兴的美国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生物燃料的方法,使用该方法,每英亩每年可以制造2万加仑生物燃料,如果该方法可行,在美国交通领域,用生物燃料取代化石燃料将成为可能,而且,生物燃料的售价也将同化石燃……

    普通资讯 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15%资金将用于应对气候变化[08-09]
    英文《中国日报》8月6日报道: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昨天透露,去年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中,有5800亿用于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其比例占到了整个计划的15%左右。   他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

    普通资讯 我国首次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监测调查黄河源区湖泊[08-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行14人近日结束对黄河源区湖泊水深、水质等情况的监测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对这一地区湖泊进行高密度、高精度实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说,这项调查属于科技部“十一五”项目……

    普通资讯 太平洋岛国正遭受气候变化严重威胁[08-08]
    □呼吁国际社会帮助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  □敦促发达经济体立即采取行动实现减排目标  □有代表建议在太平洋岛国地区设立“海墙”  人民网澳大利亚凯恩斯8月6日电 (记者李渊)为期两天的第四十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6日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

    普通资讯 [图文]研究表明:火灾将加剧气候变化[08-06]
    2007年阿拉斯加布鲁克斯山脉北部发生的那场大火,致使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变为焦土,超过了1950年以来阿拉斯加北坡所有火灾受灾面积的总和。  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科学家最近在对这次火灾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后发现,火灾向大气中倾泻了13……

    普通资讯 [图文]北极熊啃噬十米长须鲸尸 疑与气候变暖有关[08-06]
    北极熊啃食鲸鱼尸 林伟生 摄本报讯 广东北极科普旅游团昨天离开北极安全返回挪威。考察期间,广东科普团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西北部北纬79度50分附近的麦格彭林纳峡湾发现一具身长十多米的须鲸尸骸漂浮于冰海中,一只饥饿的北极熊爬到鲸鱼的尸骸上啃食,这……

    普通资讯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实效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08-06]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熊争艳、侯丽军)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5日表示,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效方面,中国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于庆泰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中国已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10%,……

    普通资讯 太平洋小岛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08-05]
    新华网澳大利亚凯恩斯8月4日电(记者黄兴伟 江亚平)太平洋小岛国峰会4日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凯恩斯举行。与会领导人呼吁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来自库克群岛、基里巴斯、瑙鲁、纽埃、马绍尔群岛、帕劳……

    普通资讯 新研究支持联合国关于海平面上升一米的说法[08-04]
    一些科学家曾担心,由于气候变化,到本世纪末,海平面的升高将会以米来计算。但据法新社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联合国气候专家提出的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将不会超过一米的估计是正确的。  但是,该报告的作者也警告说,如果对海平面上升的估计是正确的……

    普通资讯 冰川融化,不容忽视的信号[08-03]
    美国政府近日公开了部分北冰洋冰层的间谍卫星图像,这些图像清晰的反映了北冰洋冰层面积的减少和冰雪的融化现象,再次为全球变暖提供了佐证。  依据这些图像,地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比之前人们所预计的速度还要快。而高纬地区气候的变化,必定会给……

    普通资讯 气候变暖或让苏格兰绵羊颜色越来越浅[08-03]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过去20年来,苏格兰圣基尔达群岛寒冷多风的冬季正逐步转暖,不断升高的气温让岛上深色绵羊的数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毛色浅淡的绵羊。  据探索频道网站报道,1930年,圣基尔达群岛最后一批定居者离开时留下了自己家养的绵……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