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水上漂浮房 水上漂浮房 水上漂浮房 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关于“水上容器”(Waterpod)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n……

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推出了年度最佳气候类图片,虽然图片的画面唯美,但为人们敲响了生存的警钟。希望每个人都能增强环保意识,善待地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1月31日,约旦首都安曼两名男子在雪中戏耍。当月约旦发生罕见的雪灾。2月2日,中国广东,……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维系我国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热量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这固然对粮食生产有利,但另一方面,与气候变暖相伴发生的气候变率的增大则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日前在京联合举办以“中国农业气象科研55年回顾与展望、全球气候变暖与农业减灾和农业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第二次农业环境科学峰会。 55年来,我国科学家研究了若干重大气象灾……

阿拉斯加州哈得孙湾,美国科学家正在记录一只北极熊的身高、体重资料。科学家事先给它注射了镇静剂,在它安静时,才能完成此事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给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重要影响。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也不例外,它们也遭到全球变暖的危害。2008年的……

欧盟各国领导人于近日宣布,在对欧洲重工业高空气污染企业做出让步之后,各国最终敲定气候变化妥协方案,引领世界向低碳的未来迈进。 本月初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落下帷幕。据英国《卫报》报道,本次会议结束了欧洲为达成强制减排长达两年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日前举行的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各国提出新的命题,即如何将经济发展和保护地球共同家园相协调。潘基文激励全球各国进行“哥白尼式的低碳革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双赢。 当下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抑制世界各国节能减排……

一项由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气温升高很可能意味着植物将释放出更多二氧化碳。 所有的植物在呼吸时都会呼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估计可达到600亿吨。到目前为止,气候模型预测都显示高气温将导致植物的碳排放量……

本报讯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明确的证据表明,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超过世界上其他地区,北极融化超过了极限点,该趋势出现的时间比预期提前了10年,北极在未来20年内可能出现无冰的夏季。 在18日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度会议……

本报讯(记者白晓威) 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双重危机会议上表示,各国正迎来气候变化与经济双重挑战的契机。 “绿色新政”被称为各国在2009年实施的新策略,联大指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行投资,能促进绿色增长和就……

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出台2009年工作计划 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13日电(记者刘秀荣)欧盟委员会13日发表公报,对刚刚在波兰波兹南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 欧盟委员会指出,这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其中包括旨在推动国……

12日在波兰城市波兹南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马拉松式的谈判后,通过了2009年工作计划,决定启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基金”,但是大会进程难以令人满意。少数发达国家在大会上发出的不和谐声音令人遗憾。 一年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

新华社波兰波兹南12月13日电(记者刘向 魏建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在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发表演讲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刚一提到中国,就赢得现场听众长时间的掌声。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随后高度评价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作用。 戈尔在12……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本着对人民、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已经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回应。在1991到2005年的15年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要努力建……

中新网12月12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在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部分致开幕词时表示,中国等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示范性作用。他同时还呼吁各国实施“绿色新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行投资,促进绿色增长和就业。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

中新网12月12日电 综合报道,在11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墨西哥宣布该国减排目标,并敦促其它国家采取行动,共同实现全球减排。 会议上,墨西哥环境大臣宣布墨西哥计划在2050年实现减排50%。计划在未来建立减排交易机制,限制水泥、……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社报道,12月11日联合国在波兰波兹南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由各国2000名科学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改变研究机构在此次大会上散发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2007年完成的。报告……

盛宴未散,宾朋已意兴阑珊。 当地时间12月1日启幕,13日行将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并没有在波兰重镇波兹南取得实质性进展:发达国家称没有能力完成2012年以后的减排义务,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一同减排。而发展中……

据新华社波兰波兹南12月9日电(记者刘向魏建华)正在这里出席气候变化大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9日说,明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需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和雄心勃勃的政策框架”,为未来全球应对……

12月1日,在波兰波兹南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开幕。为期12天的本次会议将为未来一年完成“巴厘岛路线图”确立的谈判进程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将主要讨论一些共同设想,包括二氧化碳和其……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