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中新网11月1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联合国气候科学家发表报告,指出全球暖化令气候变得更极端,气旋、热浪、暴雨以至干旱等天灾会不定期侵袭世界各地,现时全球平均温度较上世纪50年代上升近摄氏1度,预计2100年会再上升……

广东省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气候处近日透露,广东将作为中国南方地区唯一一个省级代表参加将于本月底召开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 据相关官员表示,这将成为我国此次国际气候谈判的一个支撑点,广东作为案例正好就能说明中国各个地方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

在德班会议即将召开之际,11月11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正式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该书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急速融化的北极冰川将使北极熊的生存受到威胁 《每日电讯报》报道,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海洋学专家PeterWadhams教授声称,到2015年夏天,北极海域的冰块可能会完全融化,这将会导致北极熊等动物无栖身之所。 Wadhams教授表示,依……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报告称,如果各国不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到2050年可能停滞或倒退。 据《纽约时报》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年的年度报告从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角度研究了气候变化及环境退化问题。 ……

德班气候大会会标:是长在地球上的一颗猴面包树(Baobab Tree)。猴面包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烧毁,剥掉树皮,也能长出新树皮并继续生长。标识上的地球有被破坏的样子,暗示着德班大会取得积极成果的紧迫性。 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

新华网西宁11月5日电(记者张进林 何伟)科学考察表明,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的大量冰川正在逐年萎缩,当地雪山也在快速消融,这对青藏高原及江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将带来长期负面影响,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也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

当地时间10月1日到7日,来自世界各国的气候问题特使在巴拿马召开气候变化谈判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希望各国抓住这次机会,为德班会议取得一致性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哥本哈根到巴拿马,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将于本月底在南非德班召开。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即将于2012年到期,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是形成针对第二承诺期的国际法律协议的最后一次机会。曾亲身参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法律框架制定工作、……

在德班(Durban)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之前,拖着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增速低迷、失业高企不下的疲惫身躯,欧盟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民调数据新鲜出炉。“民意胜于雄辩”,通过调查数据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影响政策制定者的决策、便于各成员国……

北京11月3日电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四国代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全力支持南非政府今年年底在德班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履行承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

“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11月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当天晚间,“基础四国”发布了联合声明。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本次会议对德班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有关问题如第二承……

据法新社消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近日警告说,今后数十年里北极熊的栖息地将大幅萎缩,该组织敦促国际社会立即采取行动,拯救生活在北极的各种动物。 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一项研究预测,今后10到50年里北极熊的栖息地将大幅减少……

南非总统祖马1日表示,南非将尽最大努力促使绿色气候基金在即将召开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启动。 祖马当天在此间召开的世界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绿色气候基金是即将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南非……

日前,一项旨在引导城市规划和投资的全球性调查显示,非洲和亚洲快速成长起来的特大城市在面临海平面上升、洪水和其他气候变化影响时经受的风险最高。 在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即将达到70亿,以及洪水淹没了泰国的大片区域和首都曼谷之际,风险评估及测绘公……

本报讯(记者潘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主办的“国际气候变化科学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云集了多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和领军……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是国际气候谈判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国际社会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会议之前有关国家就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多边和双边斡旋等方式给会议预热、通气。 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已先后在曼谷……

日前,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联合起来“紧急呼吁”各国政府行动起来,在即将举行的德班联合国年度气候峰会上针对气候变化达成“稳健、公平和有效的协议”。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峰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 据环境新闻服务网(ENS)报道……

本报讯(记者赵路)坏消息或许只会变得更糟: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实现及时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避免严重改变地球气候的愿景,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极其困难的。这项研究表明,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远远少于保持全球变暖低于危险水平所需的数量。为了……

2010年4月24日的伊斯塔西瓦脱(Iztaccihuatl)火山照片显示气候正在变暖。该火山位于墨西哥城以东100公里处。图片来源:路透社 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警告称,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加,地球上某些地区的气温上……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