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2011年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舞台上,中国代表们往来繁忙。 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短短三个月内,密集地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欧盟、英国、联合国等气候变化负责人会见、会谈。与此同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首席谈判……

本报讯(记者王小龙)7月22日,第三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青年代表,围绕当前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等议题,同与会的政府、学……

庞杰5月参加不吃鱼翅集会。 中新网7月22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由40位尖端科学家与世界各地60名对环保有热诚的学生组成之北极科学考察探险队,将于7月23日从加拿大多伦多出发,到北极进行为期两周的科考活动。17岁香港少年庞杰获选为北极学生……

新华网联合国7月20日电(记者白洁 危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20日在这里说,气候变化可能有安全方面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讲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

近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发展中国家在联合提交的关于绿色气候基金建立操作细节的文件中重申,该基金应当“管理一个拥有多方资金来源的大规模的财政资源,并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提供资金”。 其中,“该基金应考虑各项同气候融资有关的承诺,这其中就包括发达……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林晖 张辛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5名气候变化专家18日汇聚北京,为近140名学员讲授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进展。  ……

日前,《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刊物发表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逐步下降。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剂载体,海洋大约吸收了人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延缓了气候变化。但对于如今的海洋是否还能以同样的效率……

650年前的一场气候突变可能导致了格陵兰岛古挪威人聚居地的消失。 日前一项新的科学证据近日出现,有力地支持了一个长期以来的理论证明,即650年前的一场气候突变导致了格陵兰岛古挪威人聚居地的消失,同时也解释了今天的加拿大人为何不讲丹麦语。 ……

人民网贵阳7月16日电(弋利佳) 15日,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论坛举行,与会的200多位嘉宾围绕极端天气与灾害预防、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演讲和互动交流。 “我国从90年代初期以来因气象灾害引起的年经济损失逐年上升,从过去年损失……

【路透社新加坡7月14日电】湿地、森林和草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意味着,这些“碳总汇”抑制气候变化的能力可能减弱。 科学家说,陆地生态系统对抑制气候变化的速度至关重要,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

青海新闻网讯7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PRC-C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中央项目执行办、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青海省林业厅主办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召开。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

据7月4日英国《卫报》报道,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二氧化硫的排放掩盖了全球气候变暖在区域范围内的效应。 该报道称,根据新的研究成果,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气候变暖而言,具有“冷却效果”,所以过去十年中由于火电厂增加而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放……

春天被誉为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如果它来得过早,则可能对植物不利。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去70年的气候变化已经促使该省的一些本土野花及树木提前进入开花期,使得它们更容易遭受霜害,最终威胁到它们的繁殖。 阿尔伯塔大学可再生资源系……

青海新闻网讯 7月12日上午,为期两天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开幕。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副省长邓本太、省政协副主席李忠保出席会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主持了会议。……

今日视点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最近几年,极端气候、水资源短缺导致粮食产量不断减少,也使其“身价”持续看涨。专家学者们警告称,人口不断增加……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何亚非11日在日内瓦表示,发达国家应尽快向发展中国家兑现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的“绿色气候基金”。 何亚非当天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创新与气候变化国际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为会议主席发……

美国日前发表研究称,尽管1998年至2008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但由于亚洲经济快速增长,其排放的大量含硫烟雾产生了冷却效应,某种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的进程。而新兴经济体对污染的最终治理反而可能加速气候变化。 据路透社报道,&nbs……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0日报道,喜欢到意大利“黄金沙滩”度假的人们,会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海滩正在急剧缩水甚至消失。环境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毫无节制的海滩开发建设,正在侵蚀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度假海滩。 环境专家称,人类没有节制的海滩开……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的冰川融化流入海洋,多出来的水流向赤道地区,因此地球的“腰围”正在变粗。 2万年前冰河时期结束时,地球的“腰围”曾一度比较“苗条”,并且以每年一毫米左右的速度“……

中国环境报记者 文雯 6月17日,德国波恩气候变化谈判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结束。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在谈判中明确表示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做任何减排承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第二承诺期的承诺目标将无法按期确定。《……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