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和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发表一份报告称,如果全球气候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变暖,100年后日本海的海底附近就可能陷入无氧状态,成为“死海”。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北极熊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

美国地质勘探局13日发表报告说,由于全球变暖造成北极地区海冰不断融化,阿拉斯加州西北部海域上万头海象被迫爬上海岸。

据《自然》网站报道,气象学家日前在英国召开研讨会,讨论如何使原始气候数据向公众开放。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阮煜琳)“当前,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国际上,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备受关注,世界各国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排放空间的争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4日在第二届……

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会议期间,国际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她表示,中国需要气候立法,交易机制不是孤立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工具,不可能靠交易就把气候问题解决了。 第一财经日报:你怎么看商界影响联合国气候谈判? ……

海拔4200米的雪山青年论坛 人民网武汉9月11日电 9月11日,记者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日前包括该校在内的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一个主题为“2010长江冰川拯救行动——青年应对气候变化之未来”的论坛,该论坛在海拔5588米的……

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将面临一场生物大灭绝,而且这场大灭绝可能比给恐龙造成灭顶之灾的大灭绝更为严重。科学家们把这场大灭绝的动因归结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正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周”也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纳入了重点讨论的范畴,是否该将水问题列入国际气候谈判大会议题在与会人员中引发了辩论。

为期两天的“气候融资对话会议”9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45个国家的环境官员和专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展开了讨论。

极端气候事件,这种被定义为“一个地点或地区发生‘概率较小’的天气气候现象”为何频频出现?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全球陆地或特定区域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强度是否发生了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原因是什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n……

今年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 导致这些气候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频走极端的天气气候,如何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就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丁一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三个工作组的三位联合主席昨日现身北京,其中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古巴哈瓦那大学经济系高级教授马德鲁加带来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预期成果。 马德鲁加对记者表示,第三工作组提供给(AR5)的各种……

“冰体滑落海洋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亚洲、非洲和美洲面临着海平面日益上升的危险。”冰岛总统奥拉维尔·拉格纳·格里姆松,7日在厦门如是说。 当天,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在此间开幕。冰岛总统格里姆松出席开幕式致辞时指出,这或许是人类最大的安全担忧。……

英国政府7日宣布启动一个名为“资本市场气候倡议”的新项目,其目的是利用资本市场帮助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并将伦敦金融城打造成未来绿色金融市场的中心。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正式启动。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接受,一个来自发达国家的人在能源消耗上比我享受更多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不是空洞的口号。” 8月6日,刚刚卸任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之职的于庆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了以“气候变化谈判:回望与前瞻”为题的演……

9月3日上午的气候金融国际青年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高级气候变化顾问Goerild Heggelund女士同来自16个国家的38名青年气候大使共同探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以及对气候变化不做出反应的成本问题。 来……

冰岛火山喷发伴随闪电壮观景象 导读:据美国探索频道网站报道,今年春天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因其一系列的喷发,引发了媒体长达几周的关注。它喷发而出的大量烟尘,导致全球多数航班取消,数百万名乘客被滞留,这也成为全球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火山爆发……

由中科院寒旱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日前在兰启动。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