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提升城市高品质生态环境要抓好哪些关键点?

    [内容预览]

    | 2023/8/2 17:44:28
    纪荣婷 李海东 赵立君 张龙江 马伟波 相较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以人口、生产、生活等要素资源高度聚集为基本特征,是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依赖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本身的整体性、人工性、复杂性、开放性和脆弱性特征,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城市建设任务具有艰巨性。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类高强度开发建设,城市人口规模日益膨胀,空间持续扩张,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关系的复杂

    [阅读全文]

  • 美丽中国,有你有我

    [内容预览]

    | 2023/7/17 11:25:31
    陈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的发布,恰逢其时,将有力改进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引导

    [阅读全文]

  • 科学有序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内容预览]

    | 2023/7/14 16:20:19
    钟寰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了我

    [阅读全文]

  • 节能降碳需要用理解促进行动

    [内容预览]

    | 2023/7/12 10:15:30
    程维嘉 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也是全国节能周的第三天。今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为做好预热和宣传,生态环境、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各领域都开展了不少工作,健步走、模拟法庭、开放日等活动精彩纷呈。笔者与身边亲友也跃跃欲试,参与了多个节能降碳线上答题活动,然而竟没有一次是首次答题就能拿到满分

    [阅读全文]

  •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的意义与作用

    [内容预览]

    | 2023/7/11 15:55:50
    晋军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公民十条”)正式颁布了,这是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将会对我国环境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个体化的日常参与是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涉及面极广,会从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有效的环境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种主体的共同参与。而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又可以分为组织化的专

    [阅读全文]

  • 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

    [内容预览]

    | 2023/6/10 11:38:28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很遥远吗? 如今,“骑行热”持续升温,不少人热衷在社交平台上晒单车、分享骑行路线与沿途美景,自行车已从简单的代步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打开社交圈的新方式。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月活跃人数超过1亿,物尽其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理念。在北京、成都、南京,起大早、排长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已经变成一件寻常事,不少游客不仅能叫出每只熊猫的名字,甚至对它们的样貌、习性、族谱

    [阅读全文]

  • 立法保障青藏高原生态风险防控

    [内容预览]

    | 2023/5/22 16:37:17
    本报记者 陈媛媛 风险防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立法特别重视的内容。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文轩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在生态风险防控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提高了自然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等生态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 中国环境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在省级立法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协调保护,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于文轩:

    [阅读全文]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保护能力

    [内容预览]

    | 2023/5/22 16:33:24
    本报记者赵娜 近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作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中国方案。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 中国环境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阅读全文]

  • 用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

    [内容预览]

    | 2023/5/5 17:30:17
    殷明励 唐彬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发展绿色保险,按程序推动制订和修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为引导落实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然而,从近年来的试点情况看,生产企业的投保热情并不是很高。 笔者认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市场“火”不起来,反映出人们在相关的认知上还有偏差。与车辆交通强制险等其他险种一样,当事者往往认为自己谨慎小心,技

    [阅读全文]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把握好哪些环节?

    [内容预览]

    | 2023/4/4 16:28:13
    ◆翁伯琦 郑开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笔者认为,要把握4个重要环节: 一要保护耕地资源,提升土壤质量。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先。端牢中国饭碗,耕地是命根子。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耕地占补平衡、黑土地的保护、盐碱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责任等作出系统部署。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保护耕地数量,而且注重

    [阅读全文]

  • 要植树更要植好树

    [内容预览]

    | 2023/3/3 18:08:08
    ◆武泼泼 春天来了,又到了适宜植树的季节。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更为我国新时代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 当前,植树造林存在物种单一、品种随意、长势差、存活率低等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对此,笔者认为,在要植树的同时还要植好树。 遵循自然规律植好树。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地理位置是树木能够存活繁衍的先天条件。植树造林作为重要生态

    [阅读全文]

  • 乡村振兴要融合生物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23/2/27 15:22:43
    陶思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形象地说明了农业是生命产业的特点。乡村主体是农业,也会吸引其他物种来造访,成就了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相互支持、融合共进的关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生态强农、生态兴村的接力赛,也是保护恢复乡村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新机遇。 长期以来,为保障农产品生产需求,不少地方存在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大、农用化学物品投入大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他物种的分布。而为方便耕作,一些区域

    [阅读全文]

  • 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央生态环保资金作用?

    [内容预览]

    | 2023/2/7 10:58:30
    ◆本报记者李莹 近日,财政部对2023年的多项生态环保资金预算做出安排。涉及水、大气、土壤、农村、管网、生态修复、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总额达到2475.82亿元。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央资金作用,深入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本报今日特采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学术带头人阳平坚。 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央财政预算资金连年增加,在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引导、指向作用。

    [阅读全文]

  • 借EOD模式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内容预览]

    | 2023/1/27 18:45:26
    陈烨 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监管取得突出进展。然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统筹发展与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探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多元投入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深化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保障。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工作任务需求 我

    [阅读全文]

  • 打造绿色优美和谐宜人的高品质低碳公园

    [内容预览]

    | 2023/1/27 18:44:31
    胡清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公共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打造新时代的高品质低碳公园成为城市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及节能减排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高品质公园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建设城市公园,需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化城市公园用能效率、增强碳汇、维系城

    [阅读全文]

  • “限塑令”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亟须解决

    [内容预览]

    | 2023/1/16 9:57:51
    刘小丽 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限塑令)发布两年来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近期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开展的市场调查显示,限塑令在大型连锁商超落实较好,但菜市场、集贸市场、路边小摊、外卖餐饮店、水果店等场所还在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这些新问题亟须解决。 问题与挑战 根据调研,笔者总结出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是塑料制

    [阅读全文]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内容预览]

    | 2023/1/10 14:32:24
    沈满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笔者认为,只有准确理解并回答好何谓“积极稳妥推进”、如何“稳妥推进”、如何“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才能坚定不移更好地履行承诺。 警惕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错误论调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事务中许下庄严承诺,积极参与引领国际气候治理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有力地驳斥了个别学者所说的“碳达峰碳中和只是政治表态未必真正

    [阅读全文]

  • 推动城郊村绿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内容预览]

    | 2023/1/10 14:31:36
    王思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郊村作为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区域,应率先肩负起实现绿色发展的重任。同时,城郊村作为一种城乡间特殊的社会样态,矛盾与机遇并存。 城郊村实现绿色发展面临挑战 城郊村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征,社会环境呈现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院五个资源环境研究报告关注了哪些焦点?

    [内容预览]

    | 2023/1/4 10:37:47
    本报记者刘蔚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5个资源环境领域研究报告。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报告显示,我国各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有所增加。气候变化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发明显,必须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此外,依靠自然力恢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协

    [阅读全文]

  • 以系统观念谋划人工湿地建设

    [内容预览]

    | 2022/12/30 11:07:10
    徐立文 近年来,恢复和建设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地方的广泛重视。以山东省为例,经过多年建设和修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主要排污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等关键区域的人工湿地建设布局,在改善河流水质、塑造自然景观方面效果明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 但目前人工湿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其功能的发挥。 一是规划建设不合理。一些地方在人工湿地建设上存在盲目上马的

    [阅读全文]

255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