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应有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重点是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周生贤强调,从严打压“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优先解决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壤污染问题;深入推进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从燃煤电厂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入手,推进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
周生贤认为,“十一五”期间,环保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4.29%和12.45%,双双超额完成10%的减排任务。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截止到2010年底,重点流域跨省界的80.9%断面水质达标;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31.9%;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6.3%;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9.9%。
“2006年以来,我部对不符合要求的822个项目环评文件做出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等决定,涉及投资近3.2万亿元,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2万多家。”周生贤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