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十二五”青藏高原着力解决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
该负责人说,《规划》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区)27个地区(市、州)179个县(市、区、行委)。2001年以来,规划区域内累计退牧还草约16万平方公里,退耕还林约42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大部分城镇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但由于自然环境复杂脆弱,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其生态建设和环保任务依然艰巨。
《规划》提出,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保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11—2015年)主要目标是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改善,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中期(2016—2020年)主要目标是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生态治理范围扩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要求;远期(2021—2030年)主要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实现《规划》目标,《规划》将青藏高原区域划分为生态安全保育区、城镇环境安全维护区、农牧业环境安全保障区和其他地区等四类环境功能区,并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即以三江源、祁连山等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强化草地、湿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优先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治理,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和城镇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严格辐射安全和土壤环境管理,完善农牧民聚居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建设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开展生态环保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快传统农牧业生态转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和水能资源,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传统能源替代,通过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该负责人说,地方六省区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应将《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工程等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等。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向国务院报告。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