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生态文明之魂引领“幸福珠三角”

珠三角用全新发展理念构筑“幸福共同体”开创城市文明新形态
Eedu.org.cn 作者:何又华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5

   5月13日,“幸福美卷——— 珠三角十大景观评选报道活动”启动。这一在珠三角史无前例的评选活动,令世人瞩目。对于珠三角十大景观的评选,人们看重的不仅是景观本身,更是其所承载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幸福生活愿景。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珠三角的城市越来越“绿”。图为深圳市一角。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21世纪是人类由褐色工业走向绿色文明的新世纪。”省委书记汪洋去年1月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的话至今仍让人振聋发聩。在广东建设绿色文明的征程中,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以及众多新工业文明的珠三角,理应担当起先行军和主战场的角色。

    如果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原点,来考量珠三角的嬗变,人们会发现,这两年多来,珠三角变“绿”了——— 以绿道为脉络“打包”起来的绿色资源爆发出巨大的张力,以绿色文明为内涵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珠三角变“小”了——— 不仅是空间距离的拉近,更是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的共鸣;珠三角变“慢”了——— 慢并不是落后,而是一种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方式;珠三角变“新”了———绿色生活、绿色产业、绿色城市与转型升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了有机统一,开创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和城市文明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所呈现出来的多重维度,一起构成了“幸福珠三角”最动听的绿色交响曲。

    幸福之源理念转变:从褐色工业走向绿色文明

    珠三角更“绿”了。

    如果把珠三角比作一片大绿叶,那么,长达2372公里、串联成网的绿道网无疑是其中最分明的茎脉。经过200多天的日夜奋战,长达2372公里的绿色之路全线贯通。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幸福生活的强烈驱动下,“广东速度”又一次让世人惊叹。

    从褐色工业走向绿色文明,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东率先开始了生态文明启蒙,开启了一场奔向幸福生活的绿色革命。

    幸福是什么,人们解读各异。有人曾做过有趣的解读:“饥饿的人宁愿用宝石换馒头,对他来说不饥饿就是幸福。” 

    当下的珠三角显然已经不“饥饿”,但在工业化高速奔跑的30多年中,珠三角留下了众多的遗憾———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方式,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透支。而要扭转旧有发展模式的巨大惯性,显然不能依靠原有框架内的小修小补。珠三角需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颠覆性变革、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便是这一颠覆性变革的动力之源,也是珠三角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正是在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山海相间、风光秀美的珠三角正抹去“尘埃”,展露全新的神采。

    人们可以看到,在“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广州,在从“制造”转向“创造”的深圳,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发展模式的珠海,在建设“四化融合、智慧城市”的佛山,在加快“腾龙换鸟”转型升级的东莞,在“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做主”的惠州……珠三角城市生动诠释着追求发展质量的科学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理念、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理念、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人本理念。

    幸福之途绿色转型:生态建设与转型升级良性循环

    “真惬意,好羡慕”、“春色无边,真舒服”……一名佛山网友骑行南庄绿道后,将绿道照片发在博客上,引来一片赞美之声。

    一边是富有岭南水乡风情的自然村,一边是瓷海国际产业园,蓝天碧水、美不胜收……这样的景象在几年前的南庄简直无法想象。

    作为“中国建陶第一镇”,严重的污染曾经是南庄人心头之痛。从2007年开始,南庄启动产业优化升级行动,75家陶瓷企业只留下了13家,剩下的13家也已全部实现绿色制造。如今,陶都南庄成为一座生态之城。

    佛山全市范围内的铁腕治污行动更让人瞩目:8年关停了1200家重污染企业。

    用环保压力倒逼企业转型,用治污要求促使产业升级。佛山铁腕治污带来的是“浴火重生”:目前佛山排污总量仅为8年前的1/3,经济总量却增长3.4倍。

    广州的治水工程也堪称经典,在亚运前期投入惊人的350亿元,大手笔实施581项治水工程,让珠江水系水质全面改善。

    如果说佛山是生态建设与产业升级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那么广州则是生态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市民幸福提升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

    在“世界工厂”东莞,对生态亦是不吝投入,仅2006年至2009年,该市就累计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76亿元,并在去年获得“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拿到‘绿色城市’牌子,最幸福的肯定是在东莞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普通市民。”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傅崇兰评价说。

    珠三角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不仅没有冲突,反而是一对互为促进的“亲密伙伴”——— 生态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优美的环境引来更先进、附加值更高的生产要素,而更高级的产业形态又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可以说,以环境保护为抓手,珠三角正在探索一条生态文明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

    幸福之形城市升级:“绿实力”开创城市文明新形态

    珠三角变“慢”了。

    河流清澈了,天空变蓝了,绿树更多了,珠三角城市里的人们纷纷走出钢筋水泥的“丛林”,走进大自然的绿色怀抱;新能源汽车开始在马路上奔驰、骑车游绿道成为生活新时尚、环保节能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不少城市除了完成省立绿道任务外,还建了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并和省立绿道网相接,为民众提供低碳出行、户外运动休闲的绿色开敞空间。

    显而易见,低碳理念已经深深浸入珠三角城市的生活肌理。与此同时,一种源自欧洲的城市哲学——— 都市慢城生活也正在珠三角浮现,试图在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寻找平衡,营造一种更有规律、更健康的幸福生活。

    比如,佛山禅城将在“升平路北段”、“汾宁古道”等6条老街打造历史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慢行系统;东莞寮步定位休闲宜居城市,致力于打造“慢城”……“慢不是落后,而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省政府副秘书长谢鹏飞说。

    注重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化发展,珠三角已经先行了一步。锻造了经济神话的珠三角,在当下继续创造绿色传奇。而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的六个案例入选,数量之多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珠三角”的实力。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绿水青山、蓝天碧水为承载,以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的社会发展方式为重要组成,以群众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为支撑,珠三角地区正在开创一种全新的城市文明形态。

    幸福之享全民共享:协调发展构筑“幸福共同体”

    珠三角更“小”了。

    2000多公里的绿道网蜿蜒深入城市和乡村,如同一串美丽的珍珠链,将珠三角的美景“一网打尽”。散落在珠三角广袤大地的青山绿水、湖光山色,从未像今天这般“亲密”。

    珠三角的变“小”还来自于心理层面的拉近、价值层面的共鸣、发展理念的共振。共建珠江景观带、共建滨海景观长廊、共建珠江文化带、共建珠江绿色水系、共建爱心家园、共建文明生活引领区、共建乡村文明圈……在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共建”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词。

    “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是实现珠三角文明城市创建由点向面、由线向群的发展,继续发挥珠三角文明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新举措。”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的话,意味着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迈向更高的形态。

    在生态文明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珠三角作为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意味越发浓厚,资源、要素的流动更加紧密而合理,城与城、城与乡的“沟壑”越来越窄,“幸福共同体”逐渐浮现。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生态建设的渐进,珠三角的农村从灰暗的城市边缘凸现出来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绿道修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旅游区。”广州增城市副市长邬卫东说,绿道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非沿线村快53.6%。

    广州市官洲绿道的小洲村驿站,之前是一家环境脏乱的驾校。在改造为绿道驿站后,这里的水果特产销量大增,农家乐火爆,2010年村民增收300万元。

    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的肇庆,打出的“山水牌”颇受欢迎。在今年“五一”小黄金周,该市主要景区接待游客达156万人次,同比增长29.6%。

    据省有关部门预测,珠三角绿道网的建成,将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社会消费约450亿元。

    以绿道网为脉的生态资源整合,将让城市快速对接乡村,农村居民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而城市居民则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生态,享受健康生活。

    绿色文明的“魔水”,正在珠三角土地上浸润出神奇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的核心用两字足以概括:幸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