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逻辑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3
![]() |
延绵起伏的群山、清澈潺流的河水、阴翳蔽日的梧桐、凉爽宜人的天气,这就是中国西南高原明珠贵阳。近日,主题为“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和挑战”的生态文明会议在此召开,包括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助理总干事道维勒、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在内的600多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2010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很高兴地看到,该会议为各方合作提供了一个极好平台,也被来自政府、企业、学界人士对绿色发展做出的承诺和付出的努力深深打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开幕式上的这段视频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贵州连续3年举办生态文明会议的初衷:大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寻求绿色崛起之道。的确,作为会议东道主,贵州在建设生态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壮志在胸。该省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它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突破口,实现绿色赶超。
对贵州实现绿色赶超的目标,会议秘书长章新胜表达了信心,他引用600多年前明朝宰相刘伯温的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在他看来,只要大胆革新发展方式、持之以恒地沿着生态文明目标努力,预言就可能实现。
贵州省长赵克志强调,必须把生态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统筹起来,他提出贵州要加速发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快转型,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推动跨越,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改善民生,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在致辞中希望贵阳会议加强综合研究,整合各方智力资源,为中国参加明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供准备;加强开展更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为中国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坚持不懈,把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教科研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演讲中介绍说,该校在绿色知识体系构建和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成立环境能源研究院,加大生态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在绿色实践方面,该校师生积极承担气候变化和区域污染治理,并承担了清洁生产与环境生物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在绿色知识传播方面,该校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相关宣传活动,扩大知识覆盖人群范围。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全球合作的角度来看待本次会议的积极意义,他在向会议发来的贺信中说:“今年的论坛,关注地方的行动,将会为各国及全世界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行动提供动力,同时也必将为明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周年峰会做好重要的准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