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长江流域水环境亟需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4-17 20:44:50中新社武汉四月十六日电(徐金波、孙军胜) “当前,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现象,流域内的水环境亟需保护。”今日,正在此间出席首届长江论坛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女士如此表示。 首届长江论坛由国家水利部、环境保护总局、科学院、西藏至上海长江沿线十一个省市等单位共同倡导,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旨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共有一百八十余名国内政[阅读全文]
-
中科院向全球招聘青藏高原研究顶尖人才
[内容预览]
| 2005-4-16 0:17:10新华社北京4月15日专电(记者俞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针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为了尽早在青藏高原区域研究中做出独创性、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决定在国内外招聘该领域顶尖科研人才。 青藏所主要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环境变化、大气与地表过程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阅读全文]
-
索丽生认为西部农村应因地制宜加强多种能源建设
[内容预览]
| 2005-4-16 0:14:30新华网贵阳4月15日电(记者周芙蓉、雷敏)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15日在贵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应因地制宜加强多种能源建设。 索丽生说,农村能源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农村能源是指在农村可以就近开发,并由农村消耗的能量资源,它包括薪柴、人畜粪便、风能、太阳能、沼 气能、地热能、小水电等[阅读全文]
-
国土资源部发布《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内容预览]
| 2005-4-16 0:12:18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张晓松)国土资源部15日发布了《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宏观调控与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国土资源调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科技与信息化、国土资源规划和区域开发、测绘管理与服务情况。 公报说,2004年,国土资源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批准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
[内容预览]
| 2005-4-15 17:01:25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国家环保总局网站消息,环保总局近日正式批准张家港、昆山、常熟、青岛、威海、中山和厦门等7座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这些城市成为首批通过复查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在正式批准张家港等7座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复查前,环保总局已经发布通告,并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对复查事宜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查要求受到了各地的普遍关注,对推[阅读全文]
-
圆明园湖底防渗对动植物影响极大(组图)
[内容预览]
| 2005-4-15 9:01:31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做过防渗后的湖中植物伤了元气,许多新叶长出时间不长便枯萎了。 薛野展示防渗试验前后对比照片 本报记者白强报道 镜头是不会说谎的。当“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争论还在人们耳边回响之际,一个来自“自然之友”的观测小组无意间见证了这段历史。昨天下午,自然之友向本报独家披露这一段历史镜头。 “自然之友”观鸟组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高武的指导和参与下,于2002[阅读全文]
-
绿色革命与企业竞争力
[内容预览]
| 2005-4-15 8:33:49印尼最大造纸企业APP毁林做法,遭到国际环保组织反对,一些国家已经拒绝从APP进口纸张和纸浆。其设在中国的下属企业金光集团,在云南圈地毁林事件被曝光后,不仅受到林业部门调查,还遭到不少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抵制。这些事件向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即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意识和能力飞速成长、公益组织(如绿色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适应全球绿色[阅读全文]
-
综述:社会热评圆明园环保听证会 多数高度赞赏
[内容预览]
| 2005-4-15 8:30:08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电(记者赵胜玉) 国家环保总局十三日举行的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对关注圆明园,更对国家环保总局举行的第一次听证会高度赞赏。参会代表以及公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加强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今后与公众关系密切的重大工程,还将举行环境影响听证会。 第一位向媒体揭露圆明园事件的张正春教授对这次听证会表示满意。他说[阅读全文]
-
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实力企业纷纷争食
[内容预览]
| 2005-4-15 1:43:47本报记者李村发自广州 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环保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胡庆新昨日(12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预计2004年广东省环保相关产业总产值将超过450亿元。 2003年广东省从事环保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有1732家,年产值超过385亿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29.6%,远远高于同期国内[阅读全文]
-
50个百分点是怎样降下来的 鸡西煤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内容预览]
| 2005-4-15 1:41:01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黑龙江省鸡西市,长期依靠煤炭资源生存。近年来,鸡西市跳出靠煤吃饭、就煤抓煤的传统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构筑起了以绿色食品、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工商业为主的城市经济格局。目前,鸡西市煤炭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由80%降到30%,下降了50个百分点。 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深入,几年来鸡西市先后有4个生产规模曾达到百万吨以上的国有煤矿实[阅读全文]
-
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 92万公顷生态环境改善
[内容预览]
| 2005-4-15 1:36:42中新网4月14日电 来自水利部的消息,经过10年建设,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万公顷,每年累计减少水土流失6000万吨。 光明日报的消息说,10年来,中国总投资42亿元人民币用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亿美元。这一项目的实施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设基本农田、经济果林、乔木林等71万公顷,种草16万公顷,同时修建了大[阅读全文]
-
人与自然 融洽共处——六论建设和谐四川
[内容预览]
| 2005-4-14 9:22:5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正确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充分地利用自然,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四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区位特别重要。我省人多地少,资[阅读全文]
-
经济时评:生态和经济双赢之举
[内容预览]
| 2005-4-14 9:20:33生态江西凸显六大经济优势,令多少外地人称羡不已。 “希望在山”道出了江西做好生态和经济并重山文章的内涵。 笔者的家乡山不高却很多,改革开放后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山更绿了。全省其它地方也是满目葱茏。赣鄱大地之所以山清水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的“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实施了长防林等一批国家生态林业工程。一[阅读全文]
-
评论:防渗听证会能否决定圆明园命运
[内容预览]
| 2005-4-14 9:16:23备受社会关注的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昨天在北京举行。与以往一些旨在为某种公共行为(如涨价)增强“合法性”的听证会相比,这次会议无论是提起动议和确定代表名单,还是现场组织及公共关系的处理,很多方面都体现了相当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听证会。 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对听证会的现场直播,人们欣赏到了预料中的争执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争辩的精彩场面,有的代表发言火药味十足,矛头直指对方[阅读全文]
-
“圆明园防渗”的象征意义
[内容预览]
| 2005-4-14 9:11:38承载着一段悲怆耻辱的历史,圆明园是我们这个民族挥之不去的心中之痛。那“残山剩水”中蕴藏的象征意义,超过了任何墨书纸写的典籍文献。这就是今天我们难以释怀的情结:一个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到如此地步才有这样的关注和讨论? 事情发展到今天,圆明园工程已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在这件个案中,集中了我们这个时代经常面对的各种主题:公众知情权、科学民主决策、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涉及体制、法制[阅读全文]
-
圆明园听证·现场——工程停不停 俩月后才知
[内容预览]
| 2005-4-14 9:09:20尽管圆明园管理处及少数专家坚持认为,防渗工程是一项保护生态的节水工程,但主张拆除湖底防渗膜的声音更加强大。 环保总局昨天举行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上,湖底防渗膜是否拆除的争论颇为激烈,由于发言代表多,会议不得不延长了一个半小时,结果仍然是无定论。但持续20多天的“铺膜”风波至此总算是对公众有了一个交代。 据悉,圆明园管理处将在近期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然后报至国家环[阅读全文]
-
一个城市对环保的觉醒
[内容预览]
| 2005-4-14 9:06:36本报记者 张思凯 本报通讯员 常传金 淄博工业门类全、历史长,淄博人曾因工业而骄傲。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项目如化工、建材、医药、陶瓷等,在给这个城市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增添了烦恼:环境污染。得财富不能以损害蓝蓝的天、清清的水、清爽的空气为代价。淄博人有了觉醒,也有了行动。 污水厂的涡轮转起来 全长139公里的孝妇河流经淄博四区一县,被誉为淄博的“母亲河”。[阅读全文]
-
膜可揭,愚何移?——圆明园听证会有感
[内容预览]
| 2005-4-13 23:45:47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开得很好,这是有史以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大规模、最大影响的环境问题听证会,也是一次生态知识普及的社会大讲堂。有人认为这是舆论炒作、小题大做。其实,这种舆论有利于生态知识的普及和全民族生态意识的提高,应大炒特炒;这类小题关系到规划管理、体制法规、山形水系、国计民生,越辩越清,越大越好。 在万里外的维也纳观网,悲喜交加、百感涌集。高兴,是由于国家环保总局和[阅读全文]
-
高效绿色生态观光“火”了黄河口
[内容预览]
| 2005-4-13 15:09:51中国环境生态网讯 离4月16日举办的“黄河口第三届桃花节”虽还有几天的时间,但垦利县的万亩桃园从4月初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赏桃花者。特别是星期天、节假日,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 地处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垦利县结合实际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建立起了万亩优质蜜桃园,万亩冬枣园、万亩莲藕园、万亩河蟹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效绿色生态观光园,不仅大大提高[阅读全文]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文字直播)
[内容预览]
| 2005-4-13 14:45:36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听证会马上开始。本次听证会将由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祝兴祥主持。 [08:57] 听证会开始。听证员正在宣读注意事项。 [08:59] [主持人]:各位听证会参加人,各位专家,同志们,出席今天听证会的有圆明园管理处等八个单位的代表,有各方面的专家和社会上关心环境、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各界人士,以及新闻界的同志有120多人。听证参加者73人,名单详见国家[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