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网上直播
[内容预览]
| 2005-4-13 10:47:58人民网http://av.people.com.cn/GB/14643/46619/index.htm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50413/zhibo.htm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代表名单(共73人) 序号代表单位备注1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李景奇等6人2国家文物局 1人3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1人4北京市规划局 1人5北京市文物局 1人6[阅读全文]
-
圆明园防渗听证会73人参加 年龄最小记者仅11岁
[内容预览]
| 2005-4-13 8:13:49本报讯 今天上午9点,“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将在国家环保总局二楼多功能厅举行。“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否破坏生态环境将是此次公众听证会的焦点!”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负责同志昨天这样告诉记者。昨天,在众人的期望中,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参加今天听证会的代表名单,73人最终获准参加听证会。 昨天,在仔细查看了环保总局公布的名单后,记者发现,吴良镛等著名专家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圆明园管[阅读全文]
-
圆明园听证会今举行 管理处称工程已经专家认证
[内容预览]
| 2005-4-13 8:11:332005年4月11日,圆明园西部遗址,一民工拖着一车断枝走过一片平坦的空地。记者浦峰摄 本报讯(记者马力)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公众听证会在今天上午召开,国家环保总局昨天公布的名单中,73人最终获准参加此次听证会,其中吴良镛等著名专家占到了三分之一,圆明园及北京相关部门也将参加,在市民代表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 &[阅读全文]
-
小学生能否为公众代言引关注
[内容预览]
| 2005-4-13 8:07:19昨天晚上高梦雯还在校长柏淑芳的指导下,准备听证会的发言材料-摄影/本报记者魏彤 11岁的高梦雯将作为正式代表在听证会上发言——— 今天上午获准参加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听证会的73名代表中,年龄最小的高梦雯是一名11岁的小学生,她将代表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的小村民参加听证会并在会上发言。在历次重大听证会中,如此低年龄的参与者也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11岁的高梦雯为什么被选中参加今天的环保听[阅读全文]
-
方舟子:寻找“原生态河流”
[内容预览]
| 2005-4-13 0:58:34方舟子快评 坦率地说,我以前对大坝建设持保留态度,就是因为认为大坝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此次怒江之行让我觉得在看待大坝与环境的关系上,不可过于简单化,也不能抱有偏见。 “原生态”不知是谁发明的新名词,究竟又有什么明确含义,但近年来却成了频频出现在“环保人士”笔下的一个时髦的漂亮词藻。 例如在推广转基因作物时,反对者吓唬大家说:“这东西一旦推广将无法回复原生态。” 最近该不该开发云南怒江[阅读全文]
-
周强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
[内容预览]
| 2005-4-13 0:00:04中青网4月12日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日在内罗毕宣布,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及其名誉主席周强获得首届“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周强在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保护环境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了3亿多人次中国青少年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首届“地球卫士奖”的其他获[阅读全文]
-
洪湖水域将展开有史来最大规模的治理行动
[内容预览]
| 2005-4-12 12:30:46洪湖核心保护区12.88万亩围网年内将被拆除,这是洪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治理行动。 昨日,荆州市洪湖渔业管理局负责人介绍,30多个工作组正下派到各乡镇,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的丈量、测算工作,洪湖处在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流域最下游,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我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 目前,面积53万多亩的洪湖水域,有70%[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出版环保科普三字经读物(组图)
[内容预览]
| 2005-4-12 12:22:26中华环保三字经 中华环保三字经 本报讯:一本依据“公民环保行为规范五十条”编写的《中华环保三字经》即将与北京市民见面。这本书利用三字经的传统形式,配以生动形象的卡通插图及注释,囊括了环保基础知识、重大事件、经典人物和日常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朗朗上口、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环保教育普及读物。 与此同时,“关爱环保、从我做起”暨《中华环保三字经》全国系列公益活动将在全国开展。此活动由人民日报[阅读全文]
-
50位中德专家话“湿地”
[内容预览]
| 2005-4-12 8:16:24本报讯昨日,“中德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德国美茵茨大学、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50位知名专家(含我国的4位院士)聚集一堂,为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会诊把脉。据悉,研讨会结束后,将形成“携手保护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生命活力”长沙宣言。 湿地分布在江河源头至入海河口各地,有[阅读全文]
-
循环经济破解东北资源难题
[内容预览]
| 2005-4-12 8:13:44开始探索集约化生产之路循环经济破解东北资源难题 新华社电 过去凭借资源优势一向生产粗放、污染较重、资源消耗较大的东北重工业,近年来开始探索集约化生产之路。尤其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工业企业在项目立项、企业改造、结构调整过程中同步推进节水、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改革举措,在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同时达到了节约、环保的良好效果。 粗放增长面临资源困境 东北地区历史上长[阅读全文]
-
圆明园灌木被大面积砍伐 管理处称为清理垃圾
[内容预览]
| 2005-4-12 8:11:06昨日,圆明园遗址一小沟内横七竖八躺满了一个个大树桩。专家认为,灌木被伐比防渗工程更具破坏性。本报记者浦峰摄 本报讯 (记者刘建宏 张伟娜)昨日,北大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在本报A03版发表评论指出,圆明园林灌木正被大肆砍伐。昨天,记者赶到圆明园进行调查发现,福海西侧大面积的灌木和树木遭到砍伐,不少高大的树木被系上绿色塑料绳待伐或者准备移走。 砍伐现场 裸露的树桩上清晰地留下被锯过的痕迹 昨[阅读全文]
-
绿色沙龙:依法维护环境信息发布权
[内容预览]
| 2005-4-12 8:09:16据《人民网》报道,4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就淮河水利委员会发布所谓“第一个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淮河水利委员会无视国家法律规定,违背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擅自发布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扰乱视听,干扰了国家排污总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笔者看到这则新闻后,颇有些感触,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不是一条鸡毛蒜皮的社会新闻,而是事关发展[阅读全文]
-
环保权威就该这样强势树立
[内容预览]
| 2005-4-12 8:03:51针对4月5日淮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10日指出,淮河水利委员会无视国家法律规定,违背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擅自发布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扰乱视听,干扰了国家排污总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据《新京报》4月11日报道)。 根据相关法规,涉及环境数据的信息应当由环保部门发布,淮河水利委却绕过了这个程序。从环保总局对该委员会不[阅读全文]
-
北京青年报:国家环保总局的敏感事关重大
[内容预览]
| 2005-4-11 20:52:20昨天,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对淮河水利委员会提出公开批评,认为该委员会几天前擅自发布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违背了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扰乱了公众视听,干扰了国家排污总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近一段时间,国家环保总局连续掀起“环保风暴”,开始在公众中树立起比较强势的形象。无论是对三峡总公司所属的三个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电站工程亮[阅读全文]
-
时代人物周报:水务中的无奈
[内容预览]
| 2005-4-11 20:47:37黄晓军笑言自己老了,算得上威立雅水务集团在中国的元老级人物了。40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黄晓军直言自己很幸运,军人家庭出身的他和所有的大院弟子一样,“生活、学习、事业业的起点都比人家高。” 1986年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以后,黄晓军去了外交部工作,期间在非洲、法国工作过很长时间。 最终,想要新的突破的黄晓军放弃了许多人羡慕不已的“铁饭碗”,开始了自己的外企生涯。 威[阅读全文]
-
圆明园地形被毁 比防渗工程更具破坏性
[内容预览]
| 2005-4-11 15:20:23中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 正当全国各界对圆明园防渗工程提出质疑,而呼吁停止园林修复和改造工程时,北京大学教授、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 却痛心地看到,大肆砍伐园中林灌和肆意改造地形地貌的工程,仍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据新京报报道,这个改造工程几乎用“三光”的方式,将西部圆明园遗址上的大量灌木和地被,以及足有20厘米直径的乡土乔木(包括[阅读全文]
-
保护濒危藏药资源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05-4-11 8:54:47被誉为甘肃"绿色宝库"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已初步鉴定整理出常见中草药及藏药材850多种,隶属于135科。但目前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许多野生藏药资源已濒临灭绝,保护濒危藏药材资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甘南藏药研究所所长楞本加认为,保护藏药材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退[阅读全文]
-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缺资金
[内容预览]
| 2005-4-11 8:50:25整治试点工作经费总共只有120万元,而一个吴忠市金积镇就需292万元——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缺资金 去年10月,我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然而由于资金缺乏且筹集困难,目前,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我区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人尿粪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的面[阅读全文]
-
电力环保:不能不做的大文章
[内容预览]
| 2005-4-11 8:45:38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及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1%,产生的灰渣约占全国的70%,火电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40%,烟尘排放占工业排放的33%——— 电力行业是排放大户 电力短缺是当前一大社会热点。其实,电力对环境的压力同样是需要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近20年来,我国在电力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从1980年到2003年的23年间,尽管火电装机[阅读全文]
-
“军事环保”建奇功
[内容预览]
| 2005-4-11 8:44:26环境保护是一个热门话题,当我们把它与战斗力联系在一起时,也许人们还感到很生疏。其实不难理解,环境与战争密切相关,小到利用土堆来隐蔽、观察和射击,大到选择战略性的海外基地和核弹通道。就连官兵所处环境中的饮食住宿、温度湿度、空气品质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20多年来,先后编写出20多部教材,在防护工程空气环境保障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与规划[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