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节水型社会建设永远是大连的要务
天健网消息(记者 韩晓菲)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记者从大连市水务部门了解到,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65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的四分之一,因此节水型社会建设永远是大连面临的要务。虽然长期不懈坚持节水工作,我市也获得“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但仍面临传统节水措施落后、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水资源无效浪费、水环境安全等问题。
我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属低山丘陵地区。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3条,多为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降水量675.6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65立方米,不足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的四分之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较为封闭的水文单元,导致水资源短缺,并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我市先后投资100多亿元,实施了“引碧入连”、“引英入连”、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等远距离调水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目前,我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无大中型蓄引提水工程建设项目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新增淡水供水能力0.7亿立方米/年;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解决了50余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用水效率与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9座,污水处理设计总能力达到113.8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中心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2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75.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然而,传统的节水措施偏重于工程技术手段和微观用水效率的提高、侧重于末端用水环节和城市地区的节水,而缺乏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注重区域各类水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依然存在: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用水效率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管理环节还存在水资源无效浪费的现象,以及水环境安全等问题不容忽视。
【新闻链接】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