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获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本报讯 北京市通州区日前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相关部门正在开展编制海绵城市三年实施计划及重点工程规划方案工作,着力打造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点的海绵城市。
据悉,试点区域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两河片区,西南起北运河,东至规划的春宜路,北至运潮减河,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包括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防洪与排水防涝、管网建设、管控平台建设等七大类51项建设工程项目。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实现试点区域开发建设后水文过程基本与开发建设前保持一致,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同时,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雨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5%(雨水资源利用量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比值);生态岸线恢复率达到85%以上,天然水面控制率达到23.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五问“海绵城市”: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海绵城市建设需克服哪些困难? 南宁打造“有弹性”的城市 环保圈内哪些业务受资本青睐? 广西细化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福田生态环保智库”成立 海绵城市缺的不只是“东风”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形成生态平衡体系 南京南部新城打造“海绵城市” 增加土壤含水量 建设“海绵城市”改良申城土质 海绵城市建设要生态优先 护生态、为民生、稳增长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