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筑建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家为保护草原、增加牧民收入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内蒙古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列入国家补助奖励范围,其中:禁牧4.04亿亩,平均每亩补助6元,计24.24亿元;草畜平衡6.16亿亩,平均每亩奖励1.5元,计9.24亿元;牧草良种补贴4522万亩,每亩补贴10元,计4.52亿元;牧民综合生产资料补贴48万户,每户补贴500元,计2.4亿元。此外,中央财政还在畜牧良种补贴、对牧民培训、绩效考评奖励等方面加大对内蒙古的支持力度,以逐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在中央财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同时,内蒙古也加大了对牧区的投入。2011年内蒙古财政本级预算将安排8.7亿元,用于对牲畜良种补贴、牧机具购置补贴、人畜饮水工程等以及与中央财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配套等支出。
为了科学、合理分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保护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内蒙古提出了“标准亩”的概念,即在对各盟市分配资金时,按照各盟市草原产草量不同,将自然亩换算成标准亩,按照禁牧每标准亩6元、草畜平衡每标准亩1.5元给予补助奖励。
据了解,为规范补助奖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内蒙古财政厅将会同农牧业厅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并要求各盟市财政部门设立补助奖励资金专账,按照“对象明确、补助合理、发放准确、符合实际”的原则,实行分项核算,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将在保证现有“三牧”投入的规模上,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盟市财政应承担的配套,继续加大对“三牧”的投入,各地还将整合现有涉牧资金,统筹资金安排,健全草原监理监测体系,提高畜牧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此外,补助奖励资金的发放实行村级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补助奖励资金将发放到户、减畜任务明确到户、服务指导落实到户、监督管理跟踪到户、建档立卡细化到户。补助资金全部采用“一卡通”发放,由旗(县)财政部门通过银行卡直接将补贴资金发到牧户手中,避免中间环节截留、挪用,加快资金发放进度。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