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内蒙古 >> 正文

和林格尔向生态宜居渐行渐近

Eedu.org.cn 作者:刘文玉  吴志强    资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4
  中国绿色时报8月3日报道(作者:刘文玉  吴志强)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北距黄河45公里,地理位置、生态区位较为重要。全县土地总面积515.5万亩,其中丘陵山区约占4/5,林业发展空间较大。
  和林格尔县历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和林格尔造林绿化工作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
  截至2010年底,全县有林面积达到2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通道、河渠绿化率以及农田林网化程度均超过80%,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群众爱林、护林意识越来越强。2004年和林格尔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在呼和浩特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绩综合考评中,和林格尔连续5年名列全市第一。
  回顾多年来和林格尔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做法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林业工作
  县委、县政府将林业工作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大基础工程来抓,使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组织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议,对造林绿化、护林防火等林业主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将造林绿化目标列为重要经济指标,年终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落实和全面完成。2008年初,县委、县政府站在生态立县的高度,根据当地生态建设实际,提出了“造林提速、生态提质、利用八年时间消灭宜林荒山荒地”的决策,得到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和林格尔成为全区率先提出“灭荒”的县,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科学合理规划,分区实施生态工程
  和林格尔县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地区自然特点,将全县划分为六大区域进行治理。在东部山区,通过人工造林结合封山育林,建设涵养水源的针叶林基地;中部黄土丘陵区,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配套的办法,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南部风沙区,以播种柠条为主,有效防止沙化蔓延;在西北部滩川区,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以杨柳大苗为主营造农防林;在县城区、经济开发区及条件较好的村庄,本着高标准、高档次的原则,建设城市森林工程和村屯绿化示范点;在道路、河渠两侧,建设多树种、多层次、高盖度的绿色长廊。几年来,通过六大区域治理,全县形成了带、网、片和谐协调的绿化布局。
  三、调动社会力量,全员参与生态建设
  我们本着面、点、线兼顾,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建设思路,一方面坚持将国家林业工程作为生态治理的主要依托工程,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近10年来,在山丘区和风沙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5万亩、模拟飞播造林45.8万亩、封山育林60多万亩,解决了生态建设“面”上的问题。在实施好国家林业工程的同时,我们始终将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作为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形式,在人群居住密集和生产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通过义务植树整地、地方投入和部门绿化填补资金缺口,建成了东十万亩、西十万亩、环城十万亩生态工程和大南山旅游区绿化、经济开发区及周边绿化、主要通道绿化等高质量的典型示范工程,有效解决生态治理“点”和“线”上的问题。近20年来,每年都要下达2-3次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任务,平均每人每年完成3亩以上整地任务,这一举措一方面带动了全县义务植树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
  四、发展林业产业,推动林业结构转变
  和林格尔地处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林木生长慢,林业产业是一个弱项。为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着力培育沙棘和柠条产业、生态旅游业、育苗产业。我们立足当地林业实际,先后引进了生产沙棘饮品、沙棘化妆品等为主的宇航人公司,以柠条为主要原料的丰华生物质能热点联产项目和万科绿野饲料生产项目,推动了沙棘、柠条等林草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沙棘柠条种植面积分别达40万亩、120多万亩,农民人均来自林产业收入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达到1300元。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快,建成了占地40多平方公里的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先后种植各类树木200多万株,形成了人在景中、景在绿中、以绿色为主基调的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成为自治区首府的“南花园”,并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第三产业5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育苗产业走出了一条国营、集体、个体相结合的新路子,特别是樟子松苗的培育已成为西部地区种苗业的亮点,全县每年苗木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促使林业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也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五、强化资源保护,有效巩固建设成果
  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保护好建设成果。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林业执法工作。从人员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森林公安、森防、种苗等单位的执法水平,严厉查处盗伐滥伐林木、牲畜毁林、非法征占用林地、违规用火、毁林草开垦开采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依法严把森林植物检疫、种苗质量检验关,推进依法治林进程,有效保障了全县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限额采伐制度,依法控制林地资源流失;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林业工作动态管理,准确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强化护林防火工作。我们紧紧抓住幼林地保护这一重点和牲畜毁林这一难点,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大力禁牧,严防牲畜毁林;森林防火工作紧紧围绕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火源管理、值班调度、督促检查以及设备设施和防扑火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20年来从未发生森林火灾。
  六、着力推进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我们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重要措施。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从2009年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工作中,认真落实“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管理体制。目前全县商品林的主体改革已经完成,公益林的确权划分正在大规模展开,计划在2011年10月底前将全县182万亩集体林全部明晰产权,2012年6月前把林权证全部发放到权利人手中,同时逐步将各项配套政策落到实处,为兴林富民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进一步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使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造林绿化领域。本着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和经营实体承包造林,同时积极与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合作造林。今年美国大自然协会与老牛基金会计划在和林格尔实施4万亩碳汇造林工程,目前已完成0.8万亩的建设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和林格尔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是:5年新增有林面积20万亩,通过封育和抚育改造改善低质低效林50万亩,完成义务、四旁植树500万株。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有林面积达到248万亩,使所有宜林地和大部分弃耕地得以造林,滩川区农田、县级以上及乡村主要公路和主要河流山系基本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40%,如期实现“灭荒”目标,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作者刘文玉系和林格尔县委书记,吴志强系和林格尔县委副书记、县长)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