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五千平方公里沙漠变绿洲
“这儿比我们的内华达州好”
在国际沙漠论坛现场,一位美国环保专家对我说:“这儿比美国内华达州好。内华达人只会在沙漠里建赌场(拉斯韦加斯),中国人却能治沙,还让那么多穷人变富,令人佩服!”另一位不懂汉语的伊朗农业专家几次请我帮他,向主办方索取相关的英文材料,他希望将库布其模式引入同样受沙漠困扰的伊朗。当他得知治理这片沙漠不但能保护生态,还能消除贫困——每年创造超过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时,他连呼“unbelievable(难以置信)”,还反复向我确认说的是“billion(十亿)”,而不是“million(百万)”?
笔者给库布其模式简单算了几笔账:第一,“沙漠三宝”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10,且这还不算生态效益;第二,利用沙柳等生物质资源进行土壤改良与增肥,利用沙漠内的劣质煤生产乙二醇(又名“甘醇”)等清洁能源,利用沙漠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年产值潜力超过千亿元;第三,沙漠经济的附属产品如膜砂、涂料、沙漠艺术品等,投资潜力也不可限量。换句话说,库布其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地开创了某种“绿色银行”模式,而且是低投入、高回报的绿色产业金融模式。
联合国在推广库布其经验
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分布在110多个国家,并且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相当于每年损失掉一个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有10亿人口因荒漠化而吃不好饭,沙尘暴虐,田毁人亡,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相继实施三北(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大型生态工程,到2000年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才得以扭转,从整体上实现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实现了目前沙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植被退化、土壤沙化、沙尘飞扬仍然袭扰着我国大部分地区,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特别是土地荒漠化导致我国西部生态脆弱、人口贫困、经济滞后,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目前,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事业得到了国际组织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库布其生态文明被列为联合国“里约+20”峰会重要成果向世界推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据此,还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全球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
中国林业部门在《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全国5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沙化土地的一半以上得到治理”的目标。
这也是库布其的重大历史机会。目前,亿利资源集团已经提出到2020年,在巩固库布其沙漠现有5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的基础上,新增10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新目标。
库布其生态园里,有专门培育树苗的实验室,图为一名女工作人员在查看玻璃瓶子里的树苗。
沙漠可以成为绿色银行
笔者长期关注国际政治问题,所以又不禁畅想,库布其的治沙经验若能推而广之,甚至走出国门,那除了变废为宝,变沙为金,还有另一层深层意义。长期以来,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人,往东怕海,使得海洋开发迟迟滞后于国家需要;向西则惧沙,塞外、黄沙、边域、荒漠等概念图景桎梏着中国人的思维。于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生存空间就自我压缩,“蜗居”、“猫居”、“挤居”在狭小的东部几大平原地区,战略思维也随之变得狭窄。
现在,国家已经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这是重视海洋、向东拓展中国发展空间的重要部署;笔者以为,与此相应,在西边的战略方向上,也应进行“沙漠是高回报的绿色银行”的观念升级,若东、西两个战略方向的拓展都能成功,中华民族复兴自然前景开阔。所以,在这个战略层面上,有必要对库布其模式的价值加以再认识。
在库布其生态园里,培植有五彩石竹。五彩石竹又叫石菊、绣竹、剪绒花等,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而得名。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药。 本文摄影/杨清清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大漠边缘一个县城的守望 国家连续重大生态项目支持敦煌护卫绿洲 凉州大力实施绿洲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宁夏银川 沙漠中的绿洲 得生态赢未来 “里约+20”会议热议中国库布其治沙 不毛之地变绿洲 新疆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屏障建设技术获新突破 甘肃民勤构建绿洲防护体系 逐步实现治沙增收 新疆: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 民勤积极构建绿洲生态安全屏障 阿拉善盟再造天堂绿洲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