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建设绿色都市,南京精彩开篇

Eedu.org.cn 作者:刘远 刘蒙丹    资讯来源: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6

  1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绿色都市建设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以铁的决心、高的标准、严的措施和实的成效推进绿色发展,建成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绿色都市。

  思路一明,发展的路径倍加清晰。

  “铁律”保护生态:坚持生态为基,出台“2+10”文件为绿色都市建设“指南”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数条生态保护方面的“铁律”

  10月,《市委关于坚持生态为基、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见》出炉。

  一连串的目标数字中,最难的一项当属“2014年青奥会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这意味着,一年必须确保347个"蓝天"。”对照目标,环保部门负责人感言:“这是一场攻坚硬仗。”

  一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另一方面全城查灭污染源,今年,环保部门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截至11月,全市近2000家工地绝大多数落实扬尘防控措施,1.6万辆黄标车淘汰、转出,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7天。

  《意见》明确要求制定最严格的能源节约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生态绿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建章立制,形成了共建绿色都市的强大合力。

  12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三城”同创,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以及《南京绿色都市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打包”出台。两项决定、十项行动计划,系统地勾勒出绿色都市建设的路线图。

  其中,《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了一揽子“禁令”:江南绕城公路以内,不再新、扩建工业生产项目;除南京化工园和金陵石化外,原则上其他区域不得新、扩建化工项目;不再新增钢铁、水泥产能和新建燃煤电厂……关于项目环境准入,文件还设置了两条“硬杠杠”凡是国内投资项目,必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凡是外资投资项目,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三城”同创,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要求,构建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生态安全三大体系,提升生态绿化品质、实施生态创建细胞工程,加快把南京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南京绿色都市建设十大行动计划》则制定了蓝天行动、清水行动、绿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实现路径,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有了这些“铁律”,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经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铁腕”实施减排:实行“两个挂钩”限制增量,整治污染企业削减存量

  在南京市向江苏省立下的污染减排“军令状”上,全市“十二五”化学需氧量等4项主要污染物目标减排量,均为全国平均水平两倍以上。这对污染增量在攀升、减排空间在收窄的南京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前不久,全市污染减排工作会议明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排污总量平衡审核管理办法,实行“两个挂钩”将新建项目审批与所在地区减排完成情况挂钩,对不能完成减排任务的地区,一律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将总量指标落实情况与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挂钩,对超总量项目,无论大小一律暂缓验收。

  既要“消化”增量,也要做好“减法”。

  7月4日起,一场环保风暴席卷全城。全市首批173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三高两低”企业,列入停产整治名单,其中包括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中直企业。此前,因为酸气泄漏,南化公司已被市环保局暂停其11个新上项目的环保审批。

  与以往整治不同的是,这一次,市政府明确要求企业“先停产,再整改;逾期整改不力,一律关停”。

  整治启动时,曾有人说“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整治进展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到8月13日,40天过去,关停120家,日均关停3家;11月初,90%以上企业落实停产整治;截至目前,全市首批“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基本告竣。

  “没有"高位协调、高效联动、高频督查"的机制和铁的手腕,我们打不赢这一仗。”这是相关部门与区县负责人共同的体会。整治期间,市委、市政府、市纪委主要领导数次对整治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专项督查,协调解决整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市经信委、环保局会同区县督促企业“一厂一策”严格制定关停、验收节点,严格职工安置、设备拆除、相关证照注销或变更、原辅材料与产成品及危废物处置等标准,按日推进整治及善后工作。

  有外地媒体将这场“环保风暴”形容成“割肉”,单是南京龙溪化工有限公司一家,资产评估下来就有1.4亿元;对此,市环保局负责人打趣地回应:“我们割掉的是"腐肉"。”权威部门测算显示,去年全市工业废水化学耗氧量较2009年下降了2321吨,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9年下降了4000吨。今年173家“三高两低”企业停产整治完毕以后,化学耗氧量每年可减少30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可减少7500吨。这比去年全年工业污染削减量还多。

  “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成为南京铁腕实施减排的一个生动缩影。8月,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班赴无锡学习期间,杨卫泽表示:“今后3年,南京每年将再关100家污染企业。”

  资源环境的硬约束面前,南京选择的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一年实践下来,这条道路渐行渐宽。

  本报记者 刘远 刘蒙丹

  本报实习生 陈达 本报通讯员 徐小怗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