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开发荒山秃岭为“花果山”
“俺家这个60亩的小农场全部栽植了核桃树,3000棵核桃树后年就可以挂果了,到时候亩产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龟山这片荒山秃岭即将流出‘金子’来了!”近日,笔者来到赣榆县石桥镇龟山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采访,当谈到该镇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后的变化时,石桥村村民郭萍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在县农开局的支持下,镇里启动龟山、芦山万亩丘陵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新修8公里12米宽的环山道路,架设了3公里用电线路,打深眼井18口,实现了水电上山。同时,实施“百里环镇路、百亩小农场、百家农场主”科技小农场建设工程。沿线规划调整100个种植地块,引来新一轮承包开发热潮,使原来无人问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农民致富新平台。”随行的镇长李冬明介绍了该镇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概况。
边行进边聊,不一会采访的汽车经过王集村就进入了龟山丘陵山区开发项目区。沿途,一排排新栽植的核桃树,一畦畦青翠欲滴的茶树,一片片长势喜人的黄桃映入眼帘。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纵横交错,“U”型竹水沟、方型沉沙池排列有序。路西,韦有排家的100亩小农场里,其姐夫王其从一家4口人,正在为为新栽植的核桃树、黄桃、紫薇等树木浇水保苗。如今,龟山前的3000亩开发项目区一派山青水秀、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赏心悦目。
三分钟后,车辆停在了项目区主路东边的王集村村民王维福的芦阳春小农场。此时,赣榆县石桥镇山涧春茶业专业合作社院内呈现的是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王维福欣喜地说,“俺家2年前才开始生产茶业,往年都是委托日照等外地茶厂代加工茶业,成本高,效益低,龟山项目综合开发后,俺家又承包了180多亩山地种植了新茶树。如今山上通电了,我投资30多万兴建1000多平方米茶业加工车间,我家的60亩春茶今年多增加收入30万元有把握,自己有了茶厂还有助于自主茶业品牌的打造。”
目前,龟山、芦山农业开发项目区已建成3000亩绿色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果园旅游观光基地和1000亩中药材基地。王集、杨洼、滕官庄、范庄、大庄等七八个村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初步建立起了东渔、中蔬、西果药的四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龙头村已建成3000亩现代农业特色蔬菜品牌基地,年产值可达1600万元。北部已发展的中药材面积1000亩,可以带动农户3000多户,人均增收800元,亩均收入6000元。过去到龟山、芦山等周边的王集等村,10000亩光秃秃的荒山让人看着心里发堵,而如今,荒山不仅披了绿装,还成了周边村民的“摇钱树”。昔日的荒山就变成了聚宝盆,龟山、芦山也就成了花果山!(赣榆农开局)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柏林国际绿色周开展 全球最大农业和食品博览会 绿色赣鄱魅力无限 气温变暖旱区增多 中外专家共论旱区农业发展 未来的农业或无需太阳光 敦煌农业:如何突破水的“制约”? 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三化”是最大亮点 巴西农业革命或将缓解亚马逊困境 非洲呼吁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 水资源管理缺陷扼住云南农业命脉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为草原增绿 农业呼唤下一次“绿色革命” 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需坚持的原则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