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生态“铁律”,催生城市转型新境界

Eedu.org.cn 作者:内详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9

  5月中旬,记者漫步太湖新城深入湖面、宽敞漂亮的百米生态亲水木道,但见岸上林木森森,姹紫嫣红;湖面波光粼粼,水质清澈。省旅游局的领导同志近日来此调研时不禁感叹:“‘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在吴江恰到好处。”

  “拥抱”太湖之梦,吴江人期盼已久。

  “东太湖边5年前还是个封闭经营的农场,百姓抱怨说,吴江紧靠太湖难见湖。而现在,我们把太湖送到了大家面前。”苏州太湖新城吴江管委会主任朱建文告诉记者,这是不惜将寸金寸地的湖岸线纵深几百米做成了开放式公共生态产品。记者发现,因为开阔,坡形舒展,本来很突兀的防洪大堤“消弭”于无形,成为和太湖水系互通、亲和交融、绵延几十里的巨型贴水绿廊。

  太湖新城得以获批建设,源于吴江保护太湖的良苦用心。

  早在2005年,吴江就端出《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这份未雨绸缪的规划价值得以彰显。2008年起,吴江通过退渔还湖、退垦还湖把20万亩水面还给太湖。

  “‘零排放’、‘零污染’,是太湖新城规划的立足点。”吴江区副区长、太湖新城党工委书记李卫珍说,宁可在规划设计等前期多花功夫,也不能埋下任何污染隐患。“我们有一条‘铁律’,新城20公里太湖岸线,不放一根排水管,同时确保周边50平方公里内没有一家工厂,彻底排除污染东太湖的可能性。”

  “五年磨一剑”!珍爱太湖带来的不仅是美景,更使吴江城市转型发展抓住了重大机遇。

  此前,吴江城市空间是沿大运河两侧南北布局。吴江顺势提出,结合东太湖整治,城市向西挺进,打造太湖新城,从“运河时代”跨向“太湖时代”。滨湖造城,尤其是敏感的太湖,国家慎之又慎,但吴江以国际一流的规划和生态布局、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定位,赢得“一路绿灯”。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梁一波说:“世界许多著名城市都是邻水而建,我们绝不能辜负这块‘风水宝地’,一定要把太湖新城建成展示生态文明、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城。”

  记者看到,在17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核心区,马路已成网、绿树早成荫,但地面建筑依然不多。原来,这5年,新城做的全是“地下”文章、生态文章,已投的180多亿元资金,用于生态的就高达70亿元。地下雨污分流管线与道路、水系和景观工程同步实施。截至去年,新城绿化310万平方米,相当于吴江前10年绿化总量,新城生态绿化率达到50%。

  做了5年地下“慢文章”后,太湖新城迎来发展“快节奏”。这块镶嵌在东太湖边的“生态绿洲”,开始展露强劲“磁力”。 2012年以来,总投资295亿元的实体大都是高端旅游、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项目。投资20多亿元的苏州新世纪文化标志性工程——苏州大剧院,也已确定落户太湖新城。

  和许多城市的新城远离主城不同,太湖新城与苏州主城、吴江主城实现无缝衔接,是一座顺势“生长”的新城。今年5月1日起免费开放的东太湖生态园,每个节假日成千上万人来休闲观光看太湖。穿越太湖新城、从苏州主城而来的轻轨4号线已于去年开建,加上多条快速连接线,十几分钟就到苏州主城。

  苏州市副市长、吴江区委书记徐明说,伴随苏州市提出“一核四城”重点打造南部新城的新定位,太湖新城作为苏州“南北通廊”上的重要节点,已纳入苏州城市发展战略,“将打造成21世纪苏州城市建设最大的亮点”。

  本报记者 庾康 仲勋 文龙

  本报通讯员 吕剑 顾涌 娟美 秀红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