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森林拥抱绿色
在低碳与生态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森林面积的多与少,森林质量的高与低,或许将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好与差的重要决定因素。
然而,是就造林而造林,单纯提高森林覆盖率,还是在造林中拓展思路,提升内涵,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在“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向纵深推进之际,不断创新造林理念,成为全省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挥棒”,成为包括林农在内的社会各造林主体的重要“风向标”。本报从今日起,分上下篇报道我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新理念,敬请关注。
新理念催生新举措,新举措带来新成效,新成效孕育新希望。放眼今日赣鄱大地,一个个造林新理念,如坚定有力的舵手,引领着“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这艘航船,沿着又好又快的航线,劈波斩浪向前航行。
既造林又造“风景”,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新闻观点]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后劲。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先导、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巩固江西绿色生态优势、永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的战略之举。
立足江西看江西,尽管我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0.05%,居全国第二位,但也存在林分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林相不好、森林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跳出江西看江西,全国生态建设风起云涌,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进一步擦亮江西绿色生态品牌,时不我待。
造林既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又是一项最能体现生态建设成果的工作。既造林又造“风景”,可以使森林成为江西招商引资的一大品牌和窗口,可以使森林成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抓手和“卖点”,可以使森林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润滑剂”。
[新闻典型]走在樟树大街小巷,绿树成荫,草地青青,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魅力。
决战通道绿化精品工程,打造绿色景观长廊;决战园林城市创建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决战生态园区推进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园区;决战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打造环境优美乡村。樟树市决战“四大工程”,多栽树、栽大树、成片栽树,打造出一处处景色秀丽的新风景,“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综合排名列第二位,提高了城市品位,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了城市建设速度。
地处安远县版石镇的安(远)信(丰)公路两旁,一排排新栽的树木长势良好,香樟、广玉兰、罗汉松等竞相媲美,车在画中行,真是美不胜收。
创新造林模式,打造绿化精品。位于东江源头的安远县,明确提出“生态立县、打造珠江三角洲后花园”的战略,在山上造林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把通道绿化作为“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突破口来抓,按照“一路一品”的要求,重点对安信线等4条省道进行绿化设计,将公路沿线路沟两侧各10米范围的土地全部列入绿化用地,种植观花灌木乔木,形成了良好的绿化景观效应。一处处新景观,使该县不仅巩固了生态优势,而且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成为全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后进变先进”典型。
在319国道井冈山市茅坪景区入口处,红红的红叶石楠,绿绿的春季杜鹃,交错搭配,相映成趣,令人陶醉。在“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中,井冈山市将花海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精品工程来抓,按照服务井冈山的生态建设、旅游业发展等的要求,采取添花、增绿、造景等手段,大量引种杜鹃、山茶花、红枫、红叶石楠等红色花木,做出红旗、火炬、五角星等大型景观造型和成片映山红、枫林,景观色彩极为丰富。如今的井冈山,既是森林、翠竹的海洋,又是花的海洋。
既造林又造“经济”,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
[新闻观点]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商品林省份,国家赋予的这一定位,意味着江西要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同时意味着江西发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重点在山下,潜力也在山下,而山下是栽植经济林的最佳场所,比较效益比山上更加凸显。因此,“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经济效益的良好平台和载体。
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从何入手,怎样实现?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既造林又造“经济”,是政府得绿、社会添绿、包括林农在内的社会各造林主体得利的有效实现形式。
[新闻典型]“一亩雷竹十亩粮,两亩雷竹娶媳妇嫁姑娘,三亩雷竹送子女上学堂,四亩雷竹轻松造楼房。”这一顺口溜,正在万年县农村广为流传,广大农民的致富梦想也正在种植雷竹中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靠种植雷竹“发家”的大源镇大源村农民彭功书喜滋滋地说:“我有三个儿子,现在都成家了,每个儿子都盖了新房。”
去冬今春,万年县新造雷竹1.5万亩,预计到2012年,全县雷竹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超过浙江安吉,成为全国雷竹第一种植大县,雷竹产业正逐步成为该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兴产业。
夏日阳光下,鄱阳县广联农业泡桐丰产林基地内的泡桐排列有序,高大挺拔,树影婆娑,蔚为壮观,农民们正在林间或除草、或施肥、或打药,“播种”着丰收的希望。
针对丘陵、湖区资源丰富的特点,鄱阳县结合“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泡桐产业。目前,全县投资平原林业的农户达1.2万多户,造林面积达16.6万亩,造林树种主要是速生丰产林,一处处“绿色银行”,正星罗棋布地“成长”于鄱阳大地。
1万亩“楠木上山”,20万株“樟树护村”,6000亩“油茶富民”,4000亩“速生丰产林强农”。在泰和县,“四个特色工程”不仅将使这个重点林业县生态更优美,而且将使该县林农收入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