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2

  从2000年开始,上海滚动实施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苏州河综合治理、青草沙水源地建设、电厂脱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但是,伴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加之快速城市化进程和高强度开发累积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今年4月以来,市政协围绕本市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各类协商交流活动40余场,超过500余人次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为加强知情明政,提高建言质量,市政协就“改善上海环境空气质量”、“加大上海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本市土壤保护和修复”、“优化本市能源结构”等专题成立调研小组,广泛发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百余位常委、委员深入企业、社区、城镇、工业区等调研点视察,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座谈,详细了解情况,提出各类建议近百条,体现了委员们对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思考。委员们认为,上海正处于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环境问题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后劲,环境污染不治理,“四个中心”建设就没有条件,上海在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上应走在全国前列。

  在广泛动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市政协召开常委会,围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相关课题组、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盟上海市委、民建上海市委介绍了前期开展专题调研的成果,常委们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就生态文明制度建构、环境治理与保护、环保投入与社会参与等踊跃发言,多角度深层次剖析问题,对相关对策措施的研究制定表达各自观点。

  本地减排与区域共治双管齐下

  委员们在前期专题调研中发现,本市水环境、空气质量等领域的污染情况除了受到本地污染源影响,还与流域上游或者相邻省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上海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骨干河道均源于苏浙两地。近年来,上游加大治理,省界水体水质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连接黄浦江与东太湖的太浦河水质长期保持在-类。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重化工产业的大规模布局和兴建,严重威胁着下游段水质与水源地安全,部分省界上游河流水质为-劣类,影响了本市水环境改善效果。而在大气环境方面,上海也面临类似困扰。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呈现同步性特征,说明各城市污染排放都处于较高水平,一旦遭遇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形成区域性污染,并且随天气条件彼此影响,这是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委员建议,在强化本地减排的同时,还需实现跨区域合作共治。

  市政协关于“改善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专题调研报告建议,要突出治理源头,开展污染源“点”、“线”、“面”综合监管,加大流动源治理力度;搭建苏浙沪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平台,组建联防联控工作机构,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标准一体化、应急预警一体化。与此同时,还应加快建立大气污染治理长期规划,注重长期治理、综合治理、科学治理,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针对水环境的流域特性,委员建议,一方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本地污染减排,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和郊区污水处理率,持续推进截污治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协作,促进流域上下游共同保护。如,建立太浦河、淀山湖等省界区域的保护协商机制,进一步沟通上海本地河网与长江、太湖的联系,探索流域与区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加强水源区域联合治理力度,合力开展界河整治,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相邻区、上下游、左右岸联手治污治水,加快形成水环境共治共享新格局。

  因地制宜推进能源合理调整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都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必然选择。一些委员形象地比喻:开发新能源是做加法,节能减排是做减法。要解决能源问题,做好加减法是关键。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优化上海能源(600508,股吧)结构”专题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上海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不足8%,纽约、伦敦等地相应比重在30%以上;电力占上海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足35%,而世界发达地区普遍在45%-50%。调研报告建议,应提高优质、清洁能源比例,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降低能源强度、控制消费总量,逐步提高天然气、电力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如,增加天然气发电、推广分布式供能和交通领域以气代油;进一步提高工业领域的电气化水平,推广以电代煤,将燃煤机组发电比例由目前的超过60%,降低至50%以下。同时,加大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洁净煤发电等先进能源装备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油品以及燃油技术的提升。

  比起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加法”模式,有的委员更看好节能减排的“减法”效应。张立军常委认为,上海作为能源资源稀缺的特大型城市,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更应切实做好“减法”,可以运用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构筑完整的碳金融市场体系等方式,推进节能减排。他建议,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的评级制度,对注册的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进行年度考核,并以此作为银行放贷的基础;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开展节能减排专项业务,从政府节能专项资金中拨出一笔专用款项,帮助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解决小额贷款问题;充分发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平台作用,开发新的碳金融产业,丰富碳金融产品,鼓励以商业银行为发起人,设立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的碳基金。

  强化法律支撑完善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公布的《环境保护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首次明确了环保公益性诉讼相关条款,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国家层面的立法为环保诉讼开启了大门。胡光常委认为,国内环保法学理论、实践以及技术层面鉴定较缺乏,应率先探索公众、NGO组织参与立法、执法、公益诉讼的渠道,并以立法形式建立全民责任体系。他建议,上海针对环保诉讼的特点难点,在研究相应配套制度上先行一步。如,探索建立上海市环境保护基金,在公益组织、个人难以承担高昂诉讼成本时,可动用基金支付,所得赔偿款仍用于受害者;在环保诉讼案件中,可使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环境污染的责任者需证明其行为合法;建立专业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注重培养跨学科环保人才等。

  今年以来,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和风险被频繁曝出,推动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成为了很多委员的共识。王光贤常委认为,一些现行法律法规对土壤污染防治有所涉及,但既不成系统,又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制度设计,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他建议,上海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确立土壤调查制度,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确立土壤监测制度,跟踪各种污染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为修复和整治土壤提供基础信息;确立土壤整治与修复制度,包括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整治与修复目标;建立专门的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制度,并保留向污染者追偿的权利;建立土壤突发性污染应急制度。

  标准体系设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郑龙常委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设计要与发展阶段相适应,标准实施要有制度性安排和前瞻性评价的硬性指标,标准监督既要有政府执法机构,也要让社会机构参与。凤懋伦、陈宁委员则建议,环境标准要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制定和完善行业环保标准,加强环保监测管理,建立环保考核体系,将责任定位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调动公众环保积极性形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委员们认为,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将生态环境指标体现在城市规划、法规制定和部门考核过程中。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参与也很重要。企业有责任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普通市民也应树立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

  2011年证监会发布公告,要求污染严重的上市公司应该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规定,在年报“重大事项”部分披露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环保达标情况、环保问题及整改等信息。证监会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上市公司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满足投资人的知情权。但有些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相关披露信息却非常笼统,对存在的环保问题避重就轻。蒋颖常委建议,应有效落实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真正发挥企业的环境责任主体作用,促使企业将环保责任和股东价值密切联系起来,主动限制向高耗能、高污染领域投资。

  一些委员指出,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政府连年投入,也有很多激励办法,但离全民主动分类还有差距。戴建国常委建议,应鼓励动员小区物业、居委会、企业各方共同参与,以小区物业公司为落实垃圾分类回收的职能单位,小区居委会负责做好引导教育和监督。在垃圾分类回收成本分摊方面,除了居民缴纳的物业管理费承担部分外,还可以探索尝试引进企业参与。

  马驰常委认为,公众应树立正确看待生态问题的观念,不能离开历史具体规律性谈生态,“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进程仍非常漫长,用后现代的视野去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公平的,应该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而不是一味追求征服自然。”尹京苑常委坦言,大多数人习惯用看客的姿态面对环保问题,自己不付出,仅停留在希望他人不要破坏环境。其实,每个人的点滴行为都关乎环境质量。他建议,在传播环保知识过程中应多一些科学理性,在报道环境问题时尤其要注重实事求是,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屠海鸣常委则呼吁,在环保问题上,政府不能总是为民作主,而是要让民作主。一方面,政府要善于倾听民意,吸收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民环境素养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手段,增强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认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