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走进甘肃:武威生态治理与农民增收实现“双赢”

Eedu.org.cn 作者:冯志军 朱世强    资讯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31

  中新网兰州12月30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朱世强)近年来,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问题,甘肃武威举全市之力开展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并利用沙区光热资源优势,发展酿造葡萄、红枣、优质梨、枸杞等特色林果业,在大幅压缩农业用水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增收。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全流域涉及以甘肃武威市为主的8个县区,流域内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余倍。近年流域下游民勤县水资源短缺矛盾表现得尤为严重,其境内所有湿地湖泽干涸,北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势不可挡地向前推移,当地出现严重生态危机。

  对此,国家2007年底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规划总投资47.49亿元。为保卫民勤绿洲,石羊河流域百余万民众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令他们倍感欣慰的是,经初步治理,目前,民勤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较2003年的5.17亿方减少逾8成,基本实现中下游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减缓或停止下降,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同时,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并未因农业用水的“受限”而减少,反而是稳步增长。

  民勤在沙漠中起“死”回生

  作为中国最干旱和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武威市民勤县近年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坚持构建绿洲防护体系,目前森林覆盖率已由2006年的10.86%提高至去年的11.52%。“近三年大风天气和沙尘暴次数明显少于往年。”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形象地说,前几年每次沙尘暴过后,当地农民需用手推农用车将院里的积沙往外拉三四车,但现在只要三四簸箕就能清理干净。

  近几年,当地鼓励和扶持群众在承包的沙地上发展梭梭嫁接肉苁蓉等沙产业,并通过减地不减收来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以此实现农民增收。

  民勤县林业局局长路林平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试验区内群众人均政策性收入和基本生活收入由试验前的3800元提高至目前的4100元,而用水总量则节约了2/3,生态用水比例提高92.2%。地下水的配置比例由70%降为7%,农业水资源产出效益增加50%以上。

  古浪探索开发新型沙产业

  作为武威市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点的古浪县,近年在壮大现有沙产业规模时,还探索开发新型沙产业,营造以梭梭、白刺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发展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白刺人工接种锁阳等沙产业,逐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带,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

  “以前种植小麦,每亩地只有300至400元收入,但现在种植葡萄、土豆和玉米等耐旱作物后,每亩地能保持在1000元以上的收入。”该县泗水镇农民杨兴莲表示,这种“套种”模式不仅实现了节水,而且一年四季有“不停”收获的感觉,节水农业因效益较高且用水量减少,花费在地里的劳动力因此减少,“丈夫和儿子在农闲时还能去外面打工挣点钱添补家用。”

  天祝生态移民保护祁连山生态

  过去五年,针对祁连山冰川和生态退化趋势,天祝藏族自治县将分布于其境内的祁连山核心区、林缘区及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16555名农牧民相继移居至川区和小城镇安居,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该县地处甘肃中部、祁连山东端、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被誉为“绿色保姆”的该县水源涵养林是下游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构建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森林面积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的40%。

  天祝县林业局局长王振来表示,通过采取向川区集中、城镇定居、景区发展、沿路沿线安置、县外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种方式,有效减轻了祁连山生态压力,“这是天祝县连续五年,每年拿出4000至8000万元用于针对祁连山生态安全的移民项目。”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