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 新农村(牧区)建设日新月异

Eedu.org.cn 作者:寇俊山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8

  青海新闻网讯 2009年11月30日,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的牧民朝日杰高高兴兴地从偏远的游牧点搬进了位于县城附近的新定居点。按朝日杰的话说,能搬进县城住上这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他活了60多岁,说实话连做梦也未想过。在果洛藏贡麻村,像朝日杰这样搬进县城住上新房子的就有60户。这也是近4年来,我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4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累计投入资金218亿元,实施了生产设施建设、水电路话“四通”、农牧民转移培训、扶贫整村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更加宽裕,这也是每个新农村示范村的首要任务。台子乡下台一村是互助土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12月22日,当记者一行来到这个村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村主干道两边由南向北延伸的是农民的新宅和整齐划一的日光节能温棚,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四位一体”农业生态住宅区。新建村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坐落在离县城不远的黄河北岸,这里海拔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全村103户人家,616人口,2008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主要从事养殖业、餐饮业和种植线辣椒。去年该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了种植线辣椒面积,全村已种植线辣椒近700亩,并由县农业局、社会发展局等部门多次开展科普宣讲、技术培训、科技服务,每亩收入达5000元左右,不仅扩大了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而且为村里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大计,也是当务之急。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庄村,是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民俗旅游村。全村146户中92户是具有土族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接待户,95%的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和有关的服务。为突出土族民族特色、打造精品旅游产业,小庄村着力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上做文章。为了开阔视野、增加才干,村里在旅游淡季组织农民到省内外品牌旅游区参观、考察、学习。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举办烹饪班、刺绣班、舞蹈班,并在全村筛选能歌善舞的人员集中培训后组建了小庄村土族民俗舞蹈表演队。现在,全村从事刺绣、酿酒、食品加工等产业的人数已达到了500多人,为了推动民俗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通过村两委和协会,对其实行了“统一管理、明确标价、定点经营”的管理措施,杜绝了影响、阻碍民俗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持了民俗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几年来,我省坚持不懈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每年确定一批环境整治村,以净化、美化环境为目标,积极动员组织群众进行投工投劳,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农村积极开展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四乱”现象和改厕、改圈、改路、改灶的“四改”活动,下功夫治理脏、乱、差,并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活动,在村庄和庭院进行栽植花草树木。牧业村立足牧区特点,把环境整治活动的重点放在草原的保护和建设上,推平草场土筏墙,治理黑土滩,拆除废弃的畜棚畜圈,修建厕所,平整村道,填埋垃圾,切实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海北州以9个示范村和120个环境整治村为重点,并对村容村貌整治成效比较突出的门源县浩门镇小沙沟村、祁连县默勒镇扎沙村、刚察县沙柳河镇红山村和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村作为先进村进行了“以奖代补”奖励,将其列入全省“百村示范”行列,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海东地区结合区情,以城中村、城郊村、公路、铁路沿线、试点示范村、旅游景点所在地的近400个村为整治重点,着力解决“六乱”(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问题。

  与此同时,我省各地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突出特色、尊重民意、注重长远、保护生态、量力而行”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建设规划,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农业村和牧业村实际,针对地理地貌、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民族风格等特点,着力在规划中突出产业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从而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10年来,尽管在新农村(牧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我们相信,只要积极努力,就一定会把蓝图变为辉煌灿烂的现实。(作者:寇俊山)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