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向纵深推进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祁连草原全覆盖、牧民全惠及、资金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项牧区惠民政策,祁连县对全县四季草场承包工作进行整理,全县有天然草场1679.29万亩,可利用草场1552.05万亩,承包草场1552.05万亩(其中冬春草场700.34万亩,夏秋草场851.71万亩)。冬春草场全部承包到户,夏秋草场中的406.13万亩承包到户,445.58万亩未承包到户,涉及牧户1860户13276人。该县在核定乡、村草原面积、农牧民人口和牧户等数据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开展夏秋草场承包工作,以各村按实际核定的人口平均分摊草原面积,各户以家庭人口数确定该户承包面积。目标是通过5年时间,使祁连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实施牧民定居及牲畜标准化小区建设,使祁连以天然草原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转向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现代养殖方式。
据祁连县农畜牧局负责人介绍,草原是祁连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牧民们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祁连对风景名胜核心区草场实施常年禁牧,保护草原景观,确保游客能看到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景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旺季过去了,牧民们还可把草割回去作为牲畜冬季食用。各地将引导牧民转产从事旅游服务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在阿柔、峨堡等地的风景区,许多牧民家庭实现了集中定居,他们在景区开设的牧家乐接待点的收入是单纯放牧牛羊收入的数倍。
祁连县根据标准结合全县草原禁牧面积和草畜平衡面积数确定补奖资金,并根据各地实施情况划拨资金。同时按照本地实际结合本地草原载畜能力,牧民承包草场面积等情况,在与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资金标准合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对牧民的具体实施标准以及封顶保底政策。
祁连综合考虑本地草原禁牧面积、涉及牧户数量、禁牧补贴资金数额等因素,以资金不超发,不剩余,不影响牧民生产生活为准,科学制定上封顶、下保底的奖补标准,做到奖补政策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防止因补贴额度过高“垒大户”,拉大贫富差距或补贴标准太低影响牧民生活。
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661.728万亩夏秋草场划为禁牧区,剩余890.322万亩草原划为草畜平衡区。并结合实际将放牧草地,割草地,人工草地、改良草地以及种草基地,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按照县级1∶10万、乡级1∶5万比例尺全部转绘上图,对禁牧、草畜平衡区域等内容做详细的标注和说明。经初步核定,该县草原理论载畜量108.11万个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折169.12万个羊单位,与其相比,全县超载51.84万个羊单位。以各乡镇为主体,村为单位,户为基础,进行统计核实,目前已完成乡、村两级的统计、核定工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