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初显成效
新华网西宁2月14日电(记者张曦)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厅了解到,利用日元贷款实施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主体项目目前已完工,青海湖流域周边环境初步改善。
据青海省林业厅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学元介绍,项目实施5年来,通过草地治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等建设项目,青海湖流域周边土地退化趋势有所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监测显示,青海湖水位连续5年上涨,这对青海湖基础生态“水-鱼-鸟”生态系统意义重大。“水位上涨,鱼类更丰富了,迁走的鸟类又逐年回归青海湖。”青海省林业厅项目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刘天柱说。
刘天柱告诉记者,青海湖生态改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普氏原羚繁育数量的增长。普氏原羚属全球濒危动物,只生存在青海湖周边。由于环境改变和人为活动,普氏原羚的数量一度不足300只。“如今经过水土保持加上限制人为活动,普氏原羚的数量已达到600余只。”刘天柱说。
据悉,这是青海省首次利用外国贷款治理生态项目,项目建设从2008年起历时5年,总投资为五亿四千万人民币。建设面积涉及青海湖及周边共10个县(市),共计987.27万公顷。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河北 坚持科技创新 建设美好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河北 公众希望政府对生态环境真投入、真作为 珠峰的守护神:用实际行动保护珠峰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滨海新区加紧绿化建设 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成都生态环境正改善 清水河又现娃娃鱼 青海湖畔义务守护候鸟 青海湖再现“天鹅湖”景观 生态环境: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 江西省强力推动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