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生态优先 绿满城南
城市植绿 彰显区域发展魅力
大力实施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既是提升城市品味、激活城市绿肺功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城市发展魅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的有力抓手。长安区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以加强道路绿化、公园绿地、立体绿化、园林创建等五大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打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态活力、绿意盎然的城市。目前,全区绿地面积达到180万平米,绿化覆盖面积285.7万平米,绿地率31.03%,园林绿化植物品种达113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大树大绿的景象已初步显现。
道路绿化,让城市景观更美丽。按照“道路绿化与市政建设同步”的原则,长安区先后实施西长安街、城南大道等44条道路绿化工程,增加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城市道路绿化为主的园林生态体系。同时,以大树栽植为主,以园林小品养护为辅,大力实施绿色走廊建设工程,做到一路一品、一街一景,进一步勾勒出了城市生态绿线。
公园绿地,让城市绿肺更有力。目前,长安区已有长安广场、金长安广场、桃源居广场等大小绿地广场27余处。在日常养护中,按照“色彩搭配,层次分明,一年常绿,三季有花”的标准,做好管养护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场所。
立体绿化,让城市未来更生态。针对城区内部分区域地面绿化日益成熟的局面,长安区实施了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先后共投资1300万元,在天都佳苑小区、春天花园小区、城南综合市场等5个区域屋顶绿化12857平方米;在长安二中、玉门油田小区等4个区域垂直绿化共计21700延米;完成拆墙透绿2500延米,将地面园林景观延伸到墙面和楼顶等立体空间,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增加了绿地面积。
园林式创建,让百姓生活更宜居。大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创建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创建政策,引导各界单位和居住区踊跃报名,参加创建工作,有效美化了区内一些单位和居住小区的环境,提升了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园林式单位25个,园林式居住区15个。
遍地铺绿 建设天然生态屏障
天然林保护工程披绿荒山。绿色生态建设是长安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长安区通过开展造林、管护、封山育林等措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8.3万亩,飞播造林8.08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82.38万立方米,新增森林覆盖率2.6个百分点,使荒山焕发出绿色的生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的羚牛、红腹锦鸡、斑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逐渐增多,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空气质量、蓝天指数和水源涵养等明显提升。
迎面坡绿化再添新绿。围绕绿色生态建设主题,长安区对秦岭北麓浅山直观坡面和四塬八水进行绿化,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日元贷款、大水大绿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针对各地段地形,对造林任务进行分解,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络协调,并派驻4名驻场监理,从定点、防线、挖坑,苗木质量、数量方面逐环节监督检查,确保苗木成活,全区共完成经济林1970.6亩,栽植优质核桃苗11万株,生态林1119.7亩,大部分荒芜的迎面山坡再添新绿。
大绿经济林实现双赢目标。“绿染千里路,花果满长安”是长安区实施生态兴区战略,全力建设绿色长安所描绘出的生动画卷。几年来,先后在东部塬区及沿山街道实施以核桃经济林为主的大绿二期绿化工程,建成核桃示范园1200亩、核桃基地12800亩,绿化道路2860亩,同时开展核桃经济林栽植和管理培训,培训林农2300余人次。沿山和塬坡经济林的实施,既有效增加绿化面积,又促进农民增收,使过去的荒坡变成了高效经济林区,一条条沟坡变成农民的绿色银行,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强化措施 全面提升造林质量
狠抓建设项目落实,增强造林质量技术是夯实生态强区建设的重要保障。长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程一线调研绿化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主干道绿化和农村绿化为重点,全面提升区域造林绿化整体水平的要求。区人大、政协每年视察造林绿化工作,及时对村庄绿化和四大塬畔绿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建立了各自绿化联系点。同时,为确保造林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长安区还与各部门和街道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质量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植树造林工作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制订并推行《营造林工程招投标制》、《营造林施工监理制》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工程造林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提高造林技术标准,长安区严把选地、育苗、整地、造林、抚育、经营等各环节质量关,提高各级业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升营造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此外,针对不同的林分状况和地类条件,把人工更新、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有机地结合,在绿化效果上力求创新,在树种选择上力求多样,做到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形成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色彩立体绿化格局。
如今放眼西安城南,生机勃发的长安区已形成融“林、水、城” 为一体的的绿色生态格局,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以“争创一流,跨越发展”的理念,朝着建设生态环境最强区的目标,长安人将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倾力打造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绿色新城富于魅力和特色的生态之都!
实施十大绿化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长安
2013年长安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建成区、新修交通道路、重点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及河流沿岸、塬畔荒坡为重点,抢抓春秋两季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作,确保全区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0000亩以上,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显著改善。
沿山百里绿化工程。修建子午街道至杨庄街道60公里长的森防隔离网,提高秦岭北麓森林覆盖率,构建大都市绿色生态屏障。
环山道路绿化工程。其中环山路两侧道路绿化38公里,绿化景观提升26.3公里,建设长安大道绿化景观林带8.1公里,着力打造绿色交通网络。
河片林营造工程。在神禾塬畔常宁宫段营造生态林500亩、改造 河片林500亩,着力优化常宁新区生态环境。
樊川秀美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1276.03亩,其中新造654.03亩,有林地改造622亩。
环山公路提升工程。该工程以户县边界为西边起点至东边蓝田县边界为终点,全长约44公里。
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建设任务1280亩,其中生态林720.8亩,经济林559.2亩。涉及杜曲、鸣犊等3个街道7个村。
台塬经济片林工程。该项目涉及魏寨、炮里、鸣犊、大兆、王曲等5个街道,绿化面积3000亩。
新型社区绿化工程。实施东大街道新联村、水磨村,黄良街道上北良村等8个新型社区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实施高阳四路、居安路南段、环南路东延伸段等6条新建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2500平方米。
绿地广场建设工程。建成靖宁广场、奥特莱斯广场等绿地广场13座。完成长安城市森林公园140000平米,新增绿地100000平米。
全民义务植树行动。2013年全民义务植树计划110万株,其中道路绿化栽植45万株,区直机关17万株,驻区单位28万株。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优先:江苏城乡建设的新模式 海南省拟立法管理海岸带 明确陆海统筹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云南 黑龙江省坚持生态优先投入保护并重 坚持生态优先 推进绿色发展 梧州:生态优先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 努力实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 生态优先依法保护努力实现湿地零净损失 生态优先 绿漫云南 我国草原牧区“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 长沙:空间布局坚持生态优先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