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贵州 >> 正文

"红色"之都"绿色"交响 遵义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Eedu.org.cn 作者:景林飞    资讯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7

  在实施“退耕还竹”及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中,以赤水市为重点,共造竹560403亩,使赤水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生产原料基地达80万亩;同时,以桐梓、正安和绥阳三县重点营造的方竹达到30万亩,使全市方竹基地达到76万亩,竹产值20亿元。

  在实施“退耕还茶”及巩固耕地还林过程中,以湄潭、凤冈、正安等县为重点,共造茶8.1万亩,产值达到4亿元。

  在实施“退耕还药”及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中,以习水、绥阳等县为重点营造厚朴、黄柏、杜仲、金银花等中药材14.5万亩,林下种植石斛1.5万亩,其总产值达到3亿元。

  在实施“退耕还果”及巩固退耕还林过程中,以正安、道真、务川和遵义等县(自治县)为主,种植野木、核桃、猕猴桃等地方特色经果林12.3万亩,产值达到2.8亿元。

  实施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不但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打造了特色产业基地,也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促进了我市“四在农家”的建设,为建设我市“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做出了显著贡献。

  绿色文化梦

  遵义市,绿色文明和红色文化相互穿插,水乳交融。

  近年来,该市各类生态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每年该市利用植树节、爱鸟周、湿地日和科技活动周开展生态科普活动100余次。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国酒文化博览会;2009年举办的中国贵州绿茶博览会、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展示了遵义原生态酒文化、茶文化。广泛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以保护森林、保护生态、保护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物、节约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37.2万余人次,植树600余万株……,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城市森林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文化支撑,植绿护绿爱绿蔚然成风。

  同时,“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张张生态绿化城市名片也为这座“红色”的城市挂上了“绿色”的标签。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该市还展现出红色文化的城市性格和特征,将红色文化贯穿于绿色文明,将绿色文明渗透于红色文化,让历史的重彩与绿色的浓郁交相辉映,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化、个性化、独特化的城市森林建设之路。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