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贵州 >> 正文

生态贵州:“赶”与“转”中的绿色思考

Eedu.org.cn 作者:苏江元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6
  作为中国西部快速发展的省区之一,贵州在“赶”与“转”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把科学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战略和发展实践之中,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为出发点和抓手,结合贵州实际,探索特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贵阳避暑胜地花溪公园。贺培全摄
贵阳避暑胜地花溪公园。贺培全摄


  “走在西部前列”的生态实践

  在“美丽中国”的布局和远景中,贵州是启动“生态文明”实践最早的省区之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更坚定了贵州“生态文明”和“美丽贵州”建设的决心。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贵州是我国西南多民族聚居的山区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能矿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发展潜力很大。“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增强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在项目规划中的统领和落地。他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贵安新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新区规划建设各方面,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城市,立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时代要求,在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建材运用上彰显贵州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多样的文化元素。

  而多年来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并致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贵阳,则在五个方面对未来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进行了规划,分别是绿色经济崛起、老百姓幸福指数更高、城乡环境宜人、生态文化普及和生态文明制度完善。

  贵州的绿色和生态保障战略,一方面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精神,同时也是贵州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面是追赶,一面是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从近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看,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双重约束特征在贵州同样存在,特别是面对山多地少的地貌特征。

  但在重重压力和约束下,贵州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央纪委驻环境保护部纪检组负责同志2012年在贵州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贵州通过实施污染减排,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了西部地区前列。

  清晰可见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

  最近传来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外交部批复同意连续举办了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的国际性论坛,这是国内唯一的高规格生态会议。

  同时,《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去年12月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发展上,贵阳已经成为全国创新区和示范区。规划在国家层面获得通过,也拉开了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系统和规范之路。

  早在2007年开始,贵阳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思路。强化对百花湖、红枫湖等“两湖一库”的保护,撤除清镇电厂等高污染企业,拒绝高污染企业落地,规划引进和布局新型生态企业。创建环保法庭和审判庭,以法制为保障对生态保护进行固化。并通过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以及一系列的城市规划,逐渐形成生态文明体系。

  与此同时,贵阳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增长。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00.3亿元,增长17%。贵阳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理念和经济发展不但不冲突,还具有互相推进作用,贵阳并没有因为保护生态而放缓经济发展,还因为生态和绿色经济理念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入驻。

  除了贵阳,毕节市也同样选择走生态文明强市之路。《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刚刚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在规划中,毕节将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率先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建设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安全体系。

  另外,贵州都匀等区域城市的绿色实践也同样获得了认可。2012年,都匀在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获“全球绿色城市”称号,成为贵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四在农家”描绘“美丽乡村”

  做了一天农活,开着小轿车回到自家小洋楼,打开热水器,洗去一天的乏意,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喝着桶装矿泉水。这是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村民孙流祥的幸福生活。

  孙流祥说:“田坝村是典型的绿色经济村,生态环境优良,漫山遍野的茶叶种植,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同时,也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我们这里地势干旱,以前种什么都不见效益,多亏这些年搞"四在农家",调整了产业结构,好田好土都用来种茶,才算走上了致富路。”

  以遵义实践获得成功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目前已经在贵州各地铺开。走在毕节的大方、贵阳的乌当、六盘水的水城等县的广大农村,具有贵州特色的“小青瓦、白粉墙、雕花窗”民居一片片、一寨寨地呈现眼前。

  在“美丽乡村”打造过程中,贵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引入现代农业体系,规划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依托旅游、特色产业和文化等,建设了许多具有各自特色和内涵的新乡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