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广东省今年民生支出5367亿元 助推广东“幸福”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努力的方向。民生工作领跑全局,推动广东整体幸福指数的全面跃升。反映到数据上,今年广东将继续确保民生支出,全年全省民生支出536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1%,比2012年完成数提高5.2个百分点。而在制度方面,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正从“纸上”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守住底线

  让群众生活有保障心中“有底”

  截至1月30日,广东的困难群众已全部领到了春节前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其中最高的可领到510元。这是广东第四次运用省级价格调节基金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这一价格补贴惠及276万低收入群体及困难群众。

  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广东省始终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惠民生”贯穿于工作全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在“底线民生”上下了大力气。

  3月1日起,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600元,继续领先全国。而从5月1日起全省各地都将陆续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2013年,全省各县(市、区)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平均补贴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242元、109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同时,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将享受到医疗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的住房将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

  今年起,广东省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从55元提高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10%左右……

  上学问题决定着粤东西北农村儿童的出路。今年广东省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农村户籍全日制在校生,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由550元提至750元、初中由750元提至1150元。

  今年初举行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传来喜讯:去年农民收入大增,预计全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增长12.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83:1.更令人振奋的是去年全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028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连续上调最低工资、低保补助标准、基本养老金……近年来,广东省采取诸多措施,不断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千方百计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省统计局年报显示,受工资水平稳步提高、政府大幅上调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等拉动,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2.5%,双双跑赢GDP.

  为困难群众“守住底线”,保障他们起码的生活条件,一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突出重点

  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十件民生实事”在广东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显现出厚重的分量。这也是广东“突出重点”抓民生的集中体现。

  ——促进创业1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万人。

  ——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78388套、新增租赁补贴5028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15931套。

  ——扶持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或完善设施设备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0个。

  ……

  从2011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承诺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当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195亿元;2012年投入资金逾1649亿元;今年省财政计划投入592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57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随着政府民生投入的逐年增加,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实实在在惠及民生。自2009年后,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再度双双跑赢GDP,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医疗是民生之需。广东省将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比例达40%以上。所有三级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建1家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资源达5%以上,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平价药包。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

  灰霾天气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刺痛公众的神经。按照省政府的部署,今年广东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要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发布PM2.5等实时监测数据和灰霾等空气质量预报,完成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3000个。

  广东有3667万异地务工人员,改善异地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一环。对60万异地务工人员实行减免费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问题。

  “让农民喝上干净水”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呼吁的热点。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广东省级计划投123亿元用于民生水利建设,将完成150.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6个村村通自来水示范县建设,争取完成2.04万户9.21万人的移民住房改造和1500个移民村文化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

  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解决呼声较高的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

  完善制度

  长效惠民机制使全民共享幸福

  每人每月补助750元,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紧急呼叫装置,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每人每年1万元的特病扶助……

  当远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正呼吁加大对失独家庭关怀、保障其老有所依时,深圳市福田区稍早前已经出台实施了《福田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办法》,解决福田区独生子女死亡、伤病残家庭的实际困难。

  在真金白银的民生投入背后,是近年来广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机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2008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将公共教育、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并提出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去年,广东又出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并在惠州展开试点。

  五年来,广东全省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65万人、8420万人、1990万人、2943万人、2483万人,分别增长6.3%、24.4%、7.1%、4%和6.2%.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中山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去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年收入19300元,增长12.7%,增幅分别超过年初目标4.4个、3.7个百分点,首次出现两者同步高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速的势头。至此,中山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为1.6:1,达到全省最小水平。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广东的民生工作并没有“打折扣”,而是出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局面。2013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广东省还将继续确保民生支出,全年全省民生支出536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1%,比2012年完成数提高5.2个百分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省委、省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