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深圳 >> 正文

绿色出行:城市文明新高度

Eedu.org.cn 作者:赵新明 黄付平    资讯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3
绿色出行:城市文明新高度
  一个多月以来,深圳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活动,停用、少用私家车。图为市人居委在人居委大楼停车场,举行“绿色出行,环保接力”活动,号召单位干部职工用绿色环保方式出行。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通讯员 罗斌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黄付平

  8月23日夜,深圳大运会精彩落幕,深圳“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志愿行动亦获得圆满成功。市交警局科技部门的停驶申报系统随之正式关闭,自愿申报停驶机动车数量定格在了431170辆。

  “绿色出行”,是对深圳社会公民意识测试,城市文明水平的一次丈量。7月15日到活动结束,历时40余天。在这场无人监考的“考试”中,深圳人用自己志愿、文明、礼让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向世人诠释了深圳这座城市文明志愿的特质。

  大运会结束后,可爱的深圳人,纷纷表达了在“后大运”时代延续绿色出行方式的心声。交警部门也在考虑,建立一套良性的奖励机制,以便将“绿色出行”作为一项长期的交通管理措施固定下来。

  绿色大运,感谢有你。绿色出行,精彩还将继续!

  信任创造奇迹

  文明,体现在自愿停驶上。

  大型赛事活动当前,深圳对市民寄予充分信任。7月13日,在大运会倒计时30天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向深圳185万车主发出倡议:自觉参与“绿色出行”志愿行动,主动停用、少用机动车。

  7月15日,“绿色出行,少用停用,给力大运”志愿申报活动拉开序幕。行动开展以后,广大车主及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纷纷申报停驶。义工加入了,明星行动了,企业老板参与了,香港同胞响应了,甚至连在深的外地牌车主与外国友人也申报行驶。

  自愿申报停驶车辆的数字,从1到1万,到10万,到30多万……数字不断刷新,展现着深圳人绿色出行、给力大运的热情。

  短短28天,便有超过41万辆汽车申报停驶。由于市民绿色出行热情潮涌,原计划在8月11日截止的申报活动,延长至大运会结束。

  截至8月23日大运会闭幕当天,全市逾43万辆汽车申报自愿停驶,接近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4。虽然有许多市民没有申报,但也把爱车封存,以自愿自觉的行动默默给力大运。

  从统计数据来看,自“绿色出行”行动启动以来,平均每日申报停驶的车辆都超过1万辆,而其中九成以上为私家车。全市申报停驶的机动车逾43万辆,加上禁行的30万辆黄标车,大运期间停驶的机动车总量超过70万。这一数据,大大超出了交警部门的预期,达到了削减交通流量的效果。

  行动兑现承诺

  文明,体现在信守承诺里。

  没有任何行政处罚,自愿停驶贵在自觉。可爱的深圳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对世界的承诺,向世人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明风采。

  大运会期间,税务系统公务员陈小姐每天都是乘坐地铁公交车上班,按照她本人的说法:“申报停驶是一种志愿行为,诚信守诺更是一种光荣。何况深圳的公交系统越来越发达,绿色出行的方式反倒更方便。”

  申报停驶的志愿者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封存座驾兑现承诺,以实际行动给力大运。据交警部门监测显示,自8月7日“绿色出行”志愿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几乎百分之百的市民信守承诺。

  大运期间,公交车司机的感受是,路上的车少了,不那么堵了;管理处保安员的感受是,停在小区的车多了,空车位更少了;更多的深圳市民的感受则是,天更蓝,云更白,心情也更舒畅了。

  作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交警部门的感受同样真切。据统计,进入7、8月份,全市主干道交通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自8月12日大运会开幕以来,全市主干道交通流量较7月份下降18.8%,行车速度则提高了17.3%,与此同时,全市道路拥堵、事故警情大幅下降。8月4日零时至8月23日24时,市交警局指挥中心共接报拥堵警情4863宗,与上月同期14125宗相比,减少9262宗,下降65.57%;与去年同期19892宗相比,减少15029宗,下降75.55%。8月4日零时至8月23日24时,市交警局指挥中心共接报事故警情49645宗,与上月同期63533宗相比,减少13888宗,下降21.86%;与去年同期73948宗相比,减少24303宗,下降32.86%。

  在未采取强制单双号限行的情况下,却取得了与前者同样的效果,这也让大运会交通保障指挥部副主任、副局长徐炜激动不已。“深圳在全国首创的‘绿色出行’志愿停驶活动效果超出预期,与采取行政措施实施单双号限行相比毫不逊色,达到了有效削减赛事交通流的预期目标。”

  礼让彰显文明

  文明,体现在互相谦让中。

  为保障赛事交通,深圳交警部门在大运期间专设了77公里的大运专用道。根据赛事需要,专用道平均车速需达每小时60公里,以满足1小时内送达运动员的要求。

  据交警部门统计,8月4日大运专用道启动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占用敬告执法3812宗,其中81%属外地车辆。启动首日早高峰近95%以上的社会车辆主动避让大运专用道。随着赛程的深入,占用大运专用道的情况直线下降。大运赛程过半后,连续几天违法占用的查处率几乎为零。

  大运会期间,大运专用道平均车速达每小时60公里,完全满足了60分钟内送达运动员的要求。另一组数据显示,自8月4日第一批运动员抵达深圳以来到8月24日,交警执行带道任务3514趟次,总里程达182680公里,运送运动员65290人次,全部安全准时到达,实现了带道“零事故、零差错、零延误和零投诉”。开赛至今场馆内外均未发生交通事故和拥堵现象,所有场馆比赛期间内外交通均实现了“人车分流,各行其道,秩序优良”的良好效果。

  如此多的“零”,彰显了深圳人的礼让谦和。在路上,深圳人的文明素质无处不在。正是在市民践行绿色出行、积极文明礼让的前提下,全市77公里的大运专用道,才得以在赛事保障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精彩还将继续

  志愿、守诺、礼让,这三大主题词助力深圳大运会,期间成功实现了大运赛事交通不一样的精彩,奏响了文明交通华美的乐章。在后大运时代,这样的精彩,还将继续。

  昨天,是“绿色出行”交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天,但这枚“绿色的种子”却已深深植入深圳市民的心中。“‘绿色出行’真的很好,我们已经爱上了这种出行方式。真的,不单单是这次大运会,以后的生活中,我还会把它继续下去。”昨日,作为我市第一个自愿申报停驶的市民,周玮女士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深圳市民,也纷纷表达了停用少用机动车,延续绿色出行方式的愿望。可爱的深圳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座城市的公共精神作出了深刻的注解,更成就了深圳城市文明的全新高度。

  目前,市交警部门正在考虑,将“绿色出行”作为一项长期的交通管理措施固定下来,并建立一套良性的奖励机制加以完善。

  深圳将对“绿色出行”活动进行总结,力争形成新时期社会自我调节的新机制,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