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文化 >> 人文生态
  • 2006/8/28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导
  • 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等“和谐意识”是中国古代先哲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突出表现。在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徐晨光点击:1329
  • 2006/8/12百年绿色之声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莽莽大地,亘古如斯,承载并守护着生命的奥秘,绿色是她静默无言的承诺。在宁静而又悠远的岁月里,绿色作为蔽护者隐而不显。正如没有黑暗光明便不开显,只是在黑色的东西涌来时,绿色才变得这样醒目;只是在无穷无尽[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1998年第5期作者:吴国盛点击:1004
  • 2006/8/12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
  • [摘要]本文叙述了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学术思想,并介绍了他对“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这一个学术领域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在他的思想里,“科技生态”(ecology of technics)既是作为[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传媒报告作者:兰斯·斯瑞特点击:2716
  • 2006/7/5《周易》生态美意蕴解读
  • 摘  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周易》文本可以解读出丰富的生态美内核,其中主要包括“生生不息”的生态生命美、“天人合一”的生态存在美、“生稚养终”的生态节律美、“辨物居方”的生态环境美、“保合太和”的生态和谐美、“曲成万物”的生态创[阅读全文]
  • 来源:博客中国作者:彭松乔点击:1742
  • 2006/6/26多元·均衡·和谐
  • 日前,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特点”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新世纪中国文明发展的特点是多元、均衡、和谐,必须关注并调整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不和谐现象,在全面[阅读全文]
  •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蔡爱平点击:1084
  • 2006/6/15青藏铁路环保 人文精神的体现
  •     在中国的西部,青藏铁路宛若一条巨龙,自北向南蜿蜒在世界屋脊,它穿越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高山大漠,在沉寂万年的荒原上,绘画出了一个醒目的现代化符号。5年前,青藏铁路刚刚开始修建时,人们[阅读全文]
  • 来源:青藏铁路网作者:佚名点击:1447
  • 2006/5/16佛教中的生态智慧
  •    中国现在大力倡导保护生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佛教中关于生态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得到传播与实践。  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释宗舜点击:1233
  • 2006/5/16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   作为一种刚刚兴起不久、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日 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其它西方政治思潮一样,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复杂的成分,表现出多重的品格,集真理与悖谬、洞见与迷误于一身。下面就[阅读全文]
  • 来源:学术研究200408作者:韩兆柱点击:3660
  • 2006/5/12告别生态野蛮 践行生态文明
  •      草木茂盛,山川苍翠,方可保持水土,碧水长流。唯此生态系统才能有最大生产力、物产富饶。这样人类才能丰衣足食、繁荣昌盛;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而人类的过度垦牧、采伐和捕猎[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收集作者:钮旺春点击:1253
  • 2006/5/12斯诺现代生态观的分层检析
  • 摘要:    与备受关注并深得好评的新闻学和报告文学研究相比,埃德加·斯诺独特的生态思想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观念尚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因此,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严重误读的今天,重新发掘并认真检析[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收集作者:龚举善点击:1862
  • 2006/4/27东方宗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
  • 本文对如何整治当前存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问题提出看法,认为在东方思想中一直存在着与生态保护有关系的丰富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以及珍视生命的权利等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生态学意义。解决环境与生态的问题,除了必[阅读全文]
  •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06 年第1 期作者:梁晓俭点击:8765
  • 2006/4/21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 提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本章从世界范围介绍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定律。古埃及、古巴比伦、中美洲玛雅文明等古文明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其根[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姜春云点击:9643
  • 2006/4/21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
  • 文化研究是本世纪中国学术的热门话题,随着新世纪即将来临,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走向,备受海内外学人的关注。今天。我们在香港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召开“中华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挖掘其精华与现代价值,对[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欧 初点击:1986
  • 2006/4/21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观察
  • 三峡考古是一项抢救中华文化遗产的世纪工程,如何最大限度地从考古资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峡区独特的文化发展轨迹又与其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研究三峡的古文化,人地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环境考古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陈 淳 潘 艳点击:1455
  • 2006/4/18儒家文化与生态文明
  • 一   每次回老家,车进河南,心跳都会加速,一股热潮周身奔涌。是那种就要到家的激动,也是对历史和文明的感慨,还有对大地的深深的感念。历史、文明、大地、伟人……不可名状地交织在一起。是的,走在轩辕氏黄帝、大禹等无数伟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上,由不 [阅读全文]
  • 来源:中华读书报作者:乔清举点击:1837
  • 2006/4/18儒学与生态伦理
  • 编者按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造福了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是使环境和资源遭受惨重破坏,沙尘暴一年比一年严重,空气污染令人窒息,水资源相当短缺,植被日渐减少,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今 天,生态问题作为一[阅读全文]
  • 来源:中华读书报作者:鹅湖人点击:1000
  • 2006/4/17论生态文明
  •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李景源 杨通进 余涌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景源等点击:1659
  • 2006/4/17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 【内容提要】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对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从蒙古族的游牧技术传统、居住格局、[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麻国庆点击:1552
  • 2006/4/4论生态哲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
  •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从经济发展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方面,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从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方面,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性认识,使人类觉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作者:牛国元点击:7592
135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