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将出台

    [内容预览]

    | 2011/6/29 15:46:37
    近日,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透露,国家即将出台《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业界普遍预计,该办法的出台必将带动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国内自愿减排市场,推动自愿减排市场蓬勃发展。  2011年6月26日,中国企业自愿减排2010年度排行榜在北京发布,这也是国内首个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企业排行榜。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唐茂松在此次发布会上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

    [阅读全文]

  • 郑国光强调:坚持三个“围绕”谋划气象事业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6/29 8:43:23
    6月27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一行到湖北省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郑国光充分肯定湖北气象部门承担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一系列试点建设任务,要求湖北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大好发展机遇和良好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拓展试点范围和领域,为气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郑国光仔细询问了承担华中区域、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预测预报任务和气象服务对业务人员的需求,高度评价气候业务探索内容丰富

    [阅读全文]

  • 发展中国家气候代表:最需要有约束力的协议

    [内容预览]

    | 2011/6/29 8:41:44
    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二轮谈判刚刚在德国波恩结束,会议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给年底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17次气候大会蒙上一层阴影。  由于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在绝对数量方面越来越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无论是在国内的减排措施方面,还是在国际的气候谈判方面,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社会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政策与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研讨会”日前在北

    [阅读全文]

  • 我国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逾2000万亩

    [内容预览]

    | 2011/6/28 15:31:27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8日电(记者于嘉)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了解到,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已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推广应用,项目推广面积累计超过2000万亩。    项目主持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专家、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已纳入中国发展主流

    [内容预览]

    | 2011/6/28 12:01:51
    6月22日~24日,“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机构共同主办的这次会议,将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相结合。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十一五”期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效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有关部署,展示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决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国际合作

    [阅读全文]

  • 小冰河期正在到来?

    [内容预览]

    | 2011/6/27 10:18:48
     17世纪的小冰期时代,欧洲的海盗南下劫掠 资料图片在温暖的唐代,喜热喜湿的竹子在长安随处可见 资料图片  说到冰河,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望无际的冰川,猛犸象,剑齿虎,钻木取火的远古人类……这是美国电影《冰河世纪》中的镜头,讲述的是发生在2万年前“冰河世纪”的故事。不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于革研究员告诉记者,科学家最近关注的 “小冰河期”,不会带来《冰河世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助力西湖成功申遗

    [内容预览]

    | 2011/6/27 9:35:13
    中国环境报记者 钟兆盈 杭州报道 6月24日,正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成为中国第四十一处世界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成功申遗,与其综合保护工作尤其是生态保护成效密不可分。2001年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实施,先后出台了《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编制了《杭州西湖

    [阅读全文]

  • 中国大力推动生物技术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高度赞赏

    [内容预览]

    | 2011/6/27 9:00:36
    新华网天津6月26日电(记者孟华 张泽伟 周润健)在26日举行的2011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珀西?米斯卡表示,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改善全球水资源、自然资源和粮食资源等问题,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大力支持生物技术发展,并对中国大力推动生物技术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  珀西?米斯卡表示,随着世界对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价格不断

    [阅读全文]

  • 环保部部长谈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环保是开发的前提

    [内容预览]

    | 2011/6/27 8:30:39
    保护生态环境是开发的前提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谈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本报记者 武卫政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西藏在内的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日前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请您谈谈编制这一规

    [阅读全文]

  • 浙江迎接生态日:护林植树,绿满浙江

    [内容预览]

    | 2011/6/25 8:24:05
    花卉园艺进社区,杭州市民正在购买盆栽花。 蒙薇夙 摄  今天,随着“万人植树护林大行动”的开始,浙江迎接生态日的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从倡导植树造林开始,发展到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历届省委“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从倡导污染治理开始,发展到循环经济,历届省委“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绿色经济之路。  1

    [阅读全文]

  • 中国巨额投资保护沙漠绿洲生态力阻敦煌变楼兰

    [内容预览]

    | 2011/6/25 8:22:28
        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连振祥 张文静     中国国务院日前批准了一项耗资47.22亿元的生态保护规划,旨在2020年之前通过全面节水和调水的综合措施,初步遏制敦煌盆地土地沙化、绿洲边缘天然草地生态恶化的趋势。     敦煌位于中国西北省份甘肃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被沙漠、戈

    [阅读全文]

  • 中国将在10大方面采取措施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内容预览]

    | 2011/6/24 8:53:14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23日说,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将在10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宏观政策,组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全面深入开展低碳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低

    [阅读全文]

  • 多国代表在京探讨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6/23 15:12:14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来自10多个国家和30多家国际组织的代表自6月22日起在北京共同参加与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相关的研讨会。  该会议名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主要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现状与挑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管理与融资”三个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参加会议开幕式时表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阅读全文]

  • 秦大河:落实国家“十二五”减缓气候变化工作目标的建议

    [内容预览]

    | 2011/6/23 15:11:31
    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降低16%和17%。这一指标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重大机遇。  落实国家“十二五”减缓气候变化工作目标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将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与民生指标、GDP指标相结

    [阅读全文]

  • 中国倡议各国合力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6/23 9:21:26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2日在此间说,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应从本国国情出发确定适合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加强国际合作,把技术创新作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  解振华在22日晚开幕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上说,各国国情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应当尊重各国的选择,不应也难以实行统一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各国应立

    [阅读全文]

  •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 技术进步贡献超六成

    [内容预览]

    | 2011/6/22 8:16:42
    本报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李禾)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天正式揭牌。揭牌仪式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研究显示,在“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量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达66%。“十二五”时期,也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减排任务才能保证如期完成。   周生贤说,“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情况下,污染减排目标提前实现。其中,环境科技发挥了

    [阅读全文]

  • 为何叫好不叫座?节能产品进家庭还有几重槛

    [内容预览]

    | 2011/6/21 9:59:11
    在虹口区花园坊的节能园区,“节能超市”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采用新型材料的“通气隔音窗”,可以在消除噪音的同时,将新鲜空气通入室内;“太阳能充电器”,采用锂聚合物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5%以上……不过,对这些新颖实用的节能产品,看的人多,真正掏钱埋单的却寥寥无几。为啥?“太贵!”“用不着”。   今年的上海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几天来举行了近百场各种活动。虽然产品层

    [阅读全文]

  • 造林难解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6/21 9:33:59
        早在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京都议定书》时就“官方确认”造林可减缓全球变暖的理论,议定书当时呼吁各方通过植树造林等项目所产生的“碳汇额度”抵消其减排指标。    不过,一份19日发表的科学研究报告指出,造林减缓全球变暖的实际效用极其有限,造林不可替代减排。  &nbs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长:荒漠化仍是最严重生态问题

    [内容预览]

    | 2011/6/20 13:55:48
    为纪念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什么?  贾治邦: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这深刻揭示了森林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林木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积极保护和恢复林木及荒漠植被,有效消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带来的灾

    [阅读全文]

  • 共商发展大计 畅想绿色西南

    [内容预览]

    | 2011/6/20 9:13:42
    16日至17日,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第十九届会议在绵阳市召开,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广东和西藏等7个省(市、自治区)的37个成员城市政府领导和代表,围绕“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西南经济区大发展;西南经济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及促进本区域经贸文化旅游共同发展;低碳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守培,副市长黄剑东出席会议。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