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我国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500万公顷

    [内容预览]

    | 2011/7/6 16:42:36
    日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介绍说,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已锐减至不足500万公顷,且分布不均衡,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徐绍史强调,当前,耕地保护工作要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转变,坚持数质并重,以建设促保护,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要加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保证

    [阅读全文]

  • 红树林倒下的是生态防线

    [内容预览]

    | 2011/7/6 10:22:53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许多用海项目相继在海南岛上兴建。在企业的开发热潮面前,已生长数百年的红树林或被成片砍伐,或遭人为移植,专家们频频呼唤:      在海南省万宁市石梅湾,随着华润集团石梅湾游艇会开发项目的进展,大批水椰红树林被砍伐。而目前海南岛东海岸300多公里的优质海岸线基本都处于开发建设之中。   陈祖洪 供图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孙秀

    [阅读全文]

  • 从生态保护向生态发展跨越

    [内容预览]

    | 2011/7/5 10:26:21
    万绿湖——— 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和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风光旖旎、如诗如画,四季皆绿、处处皆绿。投资4.8亿元开发建设蝴蝶岭工业城,已成为东源县承接“双转移”的主阵地、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和重要的财源基地。县域经济的增长,让东源有财力加大民生事业投入。2009年,东源投入4亿元建设的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是该县建县(区)20年来政府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是全县的民生样板工程。  东源县地处广东省

    [阅读全文]

  • 科学谋划“十二五”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内容预览]

    | 2011/7/5 10:18:19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晓星 7月4日北京报道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今日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李干杰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协力推进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保护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李干杰指出,土壤环境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米

    [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完成后备耕地调查 后备资源734.39公顷

    [内容预览]

    | 2011/7/5 9:34:10
    据新华社电 我国首次完成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状况调查显示,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为734.39万公顷。  国土资源部4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作为全面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我国基本查清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可开垦土地701.66万公顷,可复垦土地32.7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与此同时,项目还完成31个省(区、市)农用地分等和2

    [阅读全文]

  • 给“红色摇篮”绿色的未来

    [内容预览]

    | 2011/7/3 15:41:55
    用“火爆”来形容今年的江西旅游市场,毫不夸张。  在刚刚过去的5个月里,江西已接待海内外游客6405.16万人次,旅游收入455.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和35.17%。井冈山、庐山、三清山等景区几乎“一房难求”,有时连农户家中的床铺都不得不拿出来应急;各大旅游车队也是连轴转,旅行社提前半个月才能预订到车辆;而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导游一个月至少有25天以上在带团,有的旅行社经理不得不亲自上阵。

    [阅读全文]

  • “天路”为雪域高原带来吉祥

    [内容预览]

    | 2011/7/2 11:37:22
    本报记者 陈瑜  庭院式小楼错落有致,宽阔的道路两旁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整齐而立……当“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中央媒体重走进藏路”川藏(滇藏)线组记者见到眼前此景时,不少人感慨像走进了东部省份的别墅区。  其实,这是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  巴吉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0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75.66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目前村集体账户现金有1400万元。  桑杰从1984

    [阅读全文]

  • 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内容预览]

    | 2011/7/1 17:55:26
    2010年,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135万吨,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生产氧化铝3000万吨、电解铝1600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8%和40%。铜产品年消耗量超过300万吨,铝消耗量超过500万吨。有色金属产业是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任务重。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努力下,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一些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进的闪速熔炼、富氧熔池

    [阅读全文]

  • 科学发展 唱响时代主题

    [内容预览]

    | 2011/7/1 16:09:35
    江苏淮安徐淮盐高速公路上的五河口特大双锁斜拉桥。徐洪云 摄  辽宁沈阳市投资数千万元,确保了小学生安全饮水。沈洋洋 摄  安徽阜阳古西湖农业生态示范园的桃子喜获丰收。王彪 摄  河南三门峡市鹏飞电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节能灯。蓝山 摄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

    [阅读全文]

  • 杨善洲:倾尽生命能量 燃点生态文明之光

    [内容预览]

    | 2011/7/1 14:35:25
    中国绿色时报7月1日报道(记者:尹萍  杨劼)  “老书记的事迹令我们深受感动和激励,大亮山20多年的巨变就是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向老书记学习,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6月8日,在大亮山善洲林场的杨善洲纪念碑前,来自芒市税务局的几位刚刚进行入党宣誓的新党员纷纷激动地表示。  随着杨善洲事迹在全国的广泛传播,近3年来

    [阅读全文]

  • “十二五”环保部提出220亿环保科技预算需求

    [内容预览]

    | 2011/7/1 9:33:04
    环保部称,“十二五”期间预计需要国家在环境保护科技领域投入经费约220亿元。这一估算并不包括地方配套、企业投入和国际合作资金。  6月28日,环保部网站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该规划称,“十二五”期间重点领域科研业务费需要210亿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野外观测研究站等能力建设经费需要10亿元。   在210亿元重点领域科研业务费估算中,规划专门为“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

    [阅读全文]

  • 生态环保30年:从环保概念到建设“两型社会”

    [内容预览]

    | 2011/7/1 9:27:16
    一则名为《环境经济学》的消息1981年12月7日刊登于刚刚创刊的《经济参考报》,短短234字的内容介绍了环境经济学的概念,“环境”与“经济”这两个关键词进入了读者的视野。  早在1981年,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生产了产品,创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污染环境。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时并行,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我国在经济发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力度大 林果满山惠民生

    [内容预览]

    | 2011/7/1 9:02:39
    已近晌午,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一处农家果园里,正在给果树施肥的京兆乡安善村村民陈军礼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对记者说,“是苹果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好政策,让我这样一个‘泥腿子’成为了企业家。”如今,陈军礼经营的鸿运苹果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已是一个总资产达750万元、年销售苹果800多吨的企业。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曾是陕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今,记者站在山顶上瞭望四周,满目苍翠,郁郁葱葱。山

    [阅读全文]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农村新貌

    [内容预览]

    | 2011/7/1 8:56:5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正在自发排练庆祝节目的村民纷纷围拢过来,举着反映该村由过去出了名的穷村到如今成为北京山区建设示范样板村的照片自豪地展示。挂甲峪村146户、460口人,目前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2500元。  四川都江堰向峨新村全景。经过3年灾后重建,如今的向峨乡风景如画,产业兴旺。  福建省莆田市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完善文化站室、文化大院等文体设施,丰富群

    [阅读全文]

  • 我国开展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

    [内容预览]

    | 2011/7/1 8:52:04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刘羊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目前正在共同开展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将填补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评估的空白。    这是记者30日从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了解到的。该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卢琦表示,这一科研项目以

    [阅读全文]

  • 中国启动调水工程挽救国际重要湿地

    [内容预览]

    | 2011/7/1 8:50:53
        新华网长春6月30日电(记者齐海山)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国际重要湿地——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连年干旱,导致湿地面积剧减,生态面临毁灭性灾难。中国于6月中下旬启动应急调水工程,从200公里以外调水,以满足向海湿地生态用水需要。    6月30日上午,在引洮工程渠首龙华吐引水闸前面,不少当地群众自发地围在闸门

    [阅读全文]

  • 解好生态产业发展这道难题

    [内容预览]

    | 2011/6/30 9:39:24
    “生态产业的发展是一道难答的题,却是一道必答的题,更是一道必须答好的题。”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在省政协生态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上直陈要义。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资源大省,四川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解好生态产业发展这道难题?专题协商会上,政府、政协、企业、专家四方互动互议,共同求解。  □本报记者 王小玲 王欢  如何从源头防治工业污染?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工作启动

    [内容预览]

    | 2011/6/30 9:17:55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李丽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并选定北京、深圳、重庆、杭州、长沙、贵阳、吉林、新余等8个城市作为首批示范城市。  通知提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二是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是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四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面

    [阅读全文]

  • 勾画"十二五"环境宣传新蓝图

    [内容预览]

    | 2011/6/30 8:57:49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黎  编者按  由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一经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纲要》提振了环境宣教发展的信心,成为指引航道的灯塔。此次出台的《纲要》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色和不同?实施《纲要》中的内容又有哪些保障措施?今天的教育版为读者一一解读。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

    [阅读全文]

  • 环保十二五规划出炉 战略性新兴环保业获科技支撑

    [内容预览]

    | 2011/6/29 16:22:49
    环保部近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该规划通过依托重大专项建立产业化平台、支持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与环境服务业支撑技术研究等多项措施,加强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的科技支撑。未来,环保部还将通过“水专项”及其他各类科技专项、科技计划的实施,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引导和培育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依托重大专项建立产业化平台包括:通过实施“水专项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