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1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正式实施
[内容预览]
| 2010/4/6 11:20:16今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这部条例是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之后,我国制定的第二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的气象行政法规。条例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了大风(沙尘暴)等所造成灾害的防御原则、机制,依法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大风(沙尘暴)、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阅读全文]
-
垃圾处理影无踪
[内容预览]
| 2010/4/5 9:26:15科技世博 上海世博会总接待人数将达7000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40万人次。若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28公斤垃圾计算,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约为150吨至160吨。这么多垃圾将如何处理呢?一套新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将展示它们的本领。 全封闭处理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高效、卫生的垃圾收集方式,即利用环保型抽风机制造气流,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真空管道网络,将各个垃圾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实[阅读全文]
-
2010年上海世博北京馆采用LED屏实现"变脸"
[内容预览]
| 2010/4/2 14:12:59在距离上海2010年世博会开幕只有一个月之际,国内馆中唯一外观造型可以变换的展馆——世博会北京馆今天竣工。天坛、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这些北京地标性建筑,通过展台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参观者走进世博会中国馆入口,首先看到的将是北京馆半月形的宏大主体结构,熟悉的“水立方”造型跃然眼前,而当观众走出展馆[阅读全文]
-
我国新型低碳照明系统问世
[内容预览]
| 2010/4/2 9:44:55本报讯(记者赵雪)记者从3月29日国家低碳照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获悉,作为国家低碳照明研究中心所属的研究机构之一,台湾强茂集团所属的新能源与新光源照明应用研究室,已经研发出适应城市道路、场馆建设、边远地区及新型开发区使用的新型低碳照明系统,这个系统第一次将太阳能、风能及锂蓄电池、LEO技术进行了集合利用。 据新能源与新光源照明应用研究室主任赵元宏介绍,新型低碳照明系统的原理是将太阳能、风能技术产[阅读全文]
-
中科院拟引进新西兰废气利用技术
[内容预览]
| 2010/4/2 9:34:14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近日组团访问了新西兰LanzaTech公司,代表团团长张知彬说:“作为引领中国研发的科研机构,我们对LanzaTech公司开发出来的创新清洁能源技术非常感兴趣,期望通过和LanzaTech的合作,将这一新技术引进中国。” 访问新西兰期间,中科院代表团与LanzaTech公司签署了在多个项目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的意向书。双方期望通过这一合作关系的建立,[阅读全文]
-
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10/4/1 10:53:372010年3月25-26日,“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专家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外交部亚洲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联合主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会议旨在共同探讨提高东亚峰会成员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行动和措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和机构建设,增进关于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框架相关议题的理解和共识,促进本地区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阅读全文]
-
园林废物可做成成型燃料
[内容预览]
| 2010/4/1 9:54:30利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复合供热提供采暖和洗浴用能,是在河北燕郊一些别墅使用的供热模式。据调查,此模式由一套全自动生物质锅炉与太阳能集热板组成,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燃油,可节约燃料成本一半以上。 据了解,此模式中的全自动生物质锅炉是由北京盛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实用型技术之一,主要销纳以秸秆、园林废物等为原料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成立于2006年的盛昌绿能主要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质成型燃料、成型[阅读全文]
-
"零能耗"的"未来小屋"在天津大学落成
[内容预览]
| 2010/3/26 14:30:03一座完全依靠太阳能作为能源,利用高科技自动调节控制而实现“零能耗”“恒温”“恒湿”的“未来小屋”25日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南侧落成。 这座取名为Sunflower(向日葵)的未来小屋将于今年6月出征西班牙马德里参加2010年“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与世界19所大学进行同场竞技。 &nb[阅读全文]
-
我国在世界第四大沙漠边缘建成风沙观测试验场
[内容预览]
| 2010/3/26 7:30:08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25日电(记者勿日汗)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日前在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拐子湖建成风沙观测试验场,从而确保为沙尘暴预报、预警服务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据了解,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风沙观测试验场。拐子湖风沙观测试验场安装有风蚀传感器、贴地集沙仪、沙尘通量监测系统等仪器,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些仪器测量的数据来判断巴丹吉林沙漠沙尘的起沙参数,以及沙尘随高度的空间分布情况,[阅读全文]
-
我国首台机械蒸汽再压缩低温蒸发系统研制成功
[内容预览]
| 2010/3/17 10:27:05我国首台机械蒸汽再压缩低温蒸发系统(MVR),近日由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制成功。这一新技术能够将工业生产中尚有余热的废弃蒸汽,经收集、压缩并实现能量持续循环,如能在我国广泛推广,将可使诸如牛奶、果汁、食盐、化工、废水浓缩等有大量废弃蒸汽排放的行业变废为宝,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负责这个项目研发的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源工程系副主任韩东副教授告诉记者,使用过的蒸汽由于温度降[阅读全文]
-
新材料来自固化的二氧化碳
[内容预览]
| 2010/3/17 10:22:39刚刚闭幕的“两会”,低碳成为热点话题。蒋建华等10位人大代表联合呈递了“加大对低碳新材料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提出我国政府能否将二氧化碳固化制备新材料产业,作为低碳经济的示范性产业给予政策扶持,使其得以快速发展。与减排的治标手段不同,固化二氧化碳并变废为宝是一种真正的低碳治本手段。 蒋建华表示,在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如江苏泰兴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金龙)能够回收电力、化肥、水泥[阅读全文]
-
中国地质碳汇监测计划启动
[内容预览]
| 2010/3/1 9:44:05袁道先院士在野外取样 中国岩溶碳汇效应显著,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在国家二氧化碳增汇减排和缓解温室气体效应的计划中,加强地质碳汇监测研究已经是不容回避的重大科学命题。 1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的研究与调查工作,建立我国地质碳汇监测网络,开展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启动二氧化碳储存示范工程。开展全国地热资[阅读全文]
-
青海致力于解决“可燃冰”开发等关键技术难题
[内容预览]
| 2010/2/22 9:32:37新华社西宁2月21日电(记者王大千)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依靠丰富的水能、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以科技为支撑,建立绿色经济示范区,实现青海高原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矿产资源、新能源等自然资源富集区,长期以来,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阅读全文]
-
工业炉窑节能减排技术获突破
[内容预览]
| 2010/2/20 11:35:40近日获悉,由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33000千伏安密闭电石炉节能减排系统技术”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我国工业窑炉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工业能耗高,工业炉窑的能耗占工业总能耗60%;同时,大型焦炉的节能减排、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多为国外垄断。天立环保公司在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和优[阅读全文]
-
武汉植物园与非洲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进入实质阶段
[内容预览]
| 2010/2/8 14:52:552009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亚非处陈维平研究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李良千研究员、陈之端研究员、张志耘研究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王青锋研究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植物资源考察代表团成功访问了南非和肯尼亚,考察了有关植物资源,访问了相关研究机构,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代表团在访问南非期间,与南非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生物系统学研究和采集部主任Gideon Francois Smith教授进行了[阅读全文]
-
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在兰州化物所研发成功
[内容预览]
| 2010/1/29 11:07:54装置图 化学实验室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理难度高。实验室固体废弃物不能作为垃圾进行常规填埋,否则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继研发成功化学实验室液体废气物处理装置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又研发成功化学实验室固体废气物无害化处理设备。该设备利用液体废气物燃烧产生的反应热,将固体废弃物预分解,而后进入二段催化氧化反应器,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的气体[阅读全文]
-
勘探院廊坊分院天然气科研成果喜获丰收
[内容预览]
| 2010/1/26 22:03:26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009年天然气科研成果喜获丰收,4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形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新技术。充实后的气源对比系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天然气勘探领域的拓展提出新方向。 廊坊分院科研人员瞄准勘探开发难点,组织攻关,将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建立天然气生成模拟实验体系,实验体系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改进实验方[阅读全文]
-
第二十六次南极测绘科考取得重大成果
[内容预览]
| 2010/1/22 11:48:20新华社南极内陆格罗夫山电 广袤的南极大陆被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的冰雪覆盖,冰雪之下的南极大陆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地貌形态,一直是科学界探寻的奥秘之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日前首次探测出格罗夫山局部地区的冰下地形,初步揭开了这一冰原岛峰地貌形态的神秘面纱,并首次测定格罗夫山最高峰梅森峰高程为2365米。 通过使用专业地质雷达探[阅读全文]
-
香港城市大学研发新照明管理系统 可降四成耗电量
[内容预览]
| 2010/1/20 20:39:01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城市大学1月18日启动“绿灯运动”,推出该校研发的可减低高达四成照明装置耗电量的“照明管理系统”。 “照明管理系统”并于当日获得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主办的“2009香港工商奖”中的机器及机械工具设计组别大奖。 该系统的开发者、城市大学科学及工程学院副院长钟树鸿表示,该系统一般可节省耗电量二至三成,个别情况下更可高达四成。越来越多香港公共屋村以及香港本地、中[阅读全文]
-
"上海光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获得高度评价
[内容预览]
| 2010/1/20 9:50:061月19日,专家们在“上海光源”内考察。当日,我国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的能力,每天可容纳几百名科研人员在各自的实验站上,使用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新华社发[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